曹煒
英美文學的閱讀與欣賞是英語專業(yè)課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多方位地訓練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幫助學生通過英美文學的窗口更深入地了解英美國家的歷史、文化與藝術,進而在跨語言文化的交際中達到更深層次的溝通效果。戴桂玉編寫的《新編英美文學欣賞教程》(2001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選編了英美文學中的散文、詩歌、小說與戲曲等作品,對英美文學的基礎要素、理論框架、文學批評理論進行了綜合,該書有效拓展并加深了學生對英美文學的認知與理解,提高了學生跨語言文化的文學欣賞水平和文學閱讀能力。
該書共包括緒論與四章:緒論奠定了英美文學欣賞的理論基礎,從專業(yè)規(guī)范的角度闡明了文學的功能與作用,以及我們該如何欣賞文學作品,為學生進一步閱讀與欣賞打開了思路;第一章的主題是“散文”,介紹了弗朗西斯·培根、塞繆爾·約翰遜、愛默生等英美作家及其散文作品;第二章的主題是“詩歌”,介紹了莎士比亞、華茲華斯、拜倫、雪萊、惠特曼等英美詩人及其代表詩作;第三章的主題是“小說”,介紹了亨利·菲爾丁、華盛頓·歐文、狄更斯、勃朗特等英美作家及其代表小說;第四章的主題是“戲劇”,介紹了王爾德、奧尼爾等英美戲劇家及代表作品。
筆者認為,要想進一步提升學生英美文學欣賞的整體質量與水平,激發(fā)學生在課堂內外的英美文學欣賞興趣,高校及教師可以引進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比如微課、翻轉課堂等。
一、微課在英美文學欣賞課程中的應用
“互聯網+”時代,微課是新課程改革與互聯網科技相結合的新興產物,它以視頻為形式,以課程重難點知識為內容,創(chuàng)新性地聯結了課堂內外的教學與互動。微課在英美文學欣賞課程中的應用至少有以下幾大優(yōu)勢:其一,微課通常短小精悍,可以在碎片化的教學視頻觀賞中,更好更快地掌握英美文學欣賞中的重難點知識,提高英美文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其二,微課的形式多樣且靈活,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課后復習、創(chuàng)新拓展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插入微課的學習與傳播,提高英美文學課程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對英美文學的學習與閱讀興趣,提高英美文學欣賞閱讀的實際效果;其三,微課的互動性強,許多提問講授、合作探究類的微課視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與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形成真實化、生動化的信息化教學互動關系。
二、翻轉課堂在英美文學欣賞課程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是在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中構建了新的聯結模式,將學習的場景拓展到課堂之外和網絡之中,同時還將學習的自主權轉移到學生手中,鼓勵學生在課堂之外展開隨時隨地的閱讀、學習與思考,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提高課堂的效率與質量。
一方面,翻轉課堂重新架構了學生在英美文學欣賞課程中的學習流程。在傳統(tǒng)的英美文學欣賞課程中,從教師到學生的信息傳遞是主要環(huán)節(jié),學生需要對教師所傳達的知識與能力進行學習與消化,但是這個學習與消化的過程因人而異,受課堂時間的限制,許多學生需要在課后繼續(xù)補充完成,但由于基礎差、自覺性不足且缺乏教師的指導,學生很難在課后保持持續(xù)性和有效性的學習,影響了學生對英美文學欣賞的閱讀與學習效果。而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讓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貫穿于課堂教學始終,也培養(yǎng)了學生長期閱讀與欣賞英美文學作品的良好習慣。
另一方面,翻轉課堂重新架構了英美文學欣賞課程中“教”與“學”的互動關系。在傳統(tǒng)的英美文學欣賞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教學關系主要停留在課堂之中,教師進行單方面的目標設定、內容設計與評價考核,學生的學習較為被動,學習的效果不佳。而翻轉課堂讓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體,學生的基礎、需求、興趣、思維拓展和能力培養(yǎng)成為英美文學欣賞翻轉課堂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而對學生來說,教師的指導作用也得到了拓展和豐富,學生可以突破課時的限制,在課外借助網絡向教師請教,并及時解惑,提高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微課、翻轉課堂在英美文學欣賞課程中的應用有助于創(chuàng)新傳統(tǒng)課程教學的技術、手段與策略,滿足英美文學課程教學信息化發(fā)展的時代需求,并切實解決英美文學欣賞課程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英美文學欣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微課、翻轉課堂的應用并不廣泛、深入,教師還需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通過經驗的積累和總結,促進信息技術與英美文學欣賞課程教學的深度結合,全面提升英美文學欣賞課程教學的效率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