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芳
【關鍵詞】 幼兒;游戲;計劃;時間;安全;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1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6—0105—01
一、做好材料準備并有計劃地組織游戲活動
幼兒園的游戲是教育活動,因此應該在有計劃的指導下進行。本質上游戲的主體性與教育的計劃性并無矛盾,游戲的計劃并不是現(xiàn)場執(zhí)行的計劃,而是置于頭腦中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靈活指導的參考計劃。它來源于觀察與研究,關注和尊重個別差異,努力使每個幼兒都得到滿足。因此,教師要將幼兒的需求、教育的要求體現(xiàn)在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之中。
材料準備是組織游戲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提供材料將教育意圖與教師期望達到的行為通過材料來展現(xiàn)給幼兒;游戲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游戲的質量,只有在充足的時間里幼兒才能尋找伙伴、選擇角色、計劃游戲等;游戲空間的大小、密度及場地結構等對幼兒游戲都會產生影響,因此在游戲前教師要考慮這些因素是否有利于游戲的開展。經驗的準備就是要為幼兒提供多種途徑,豐富和完善幼兒的知識經驗,并在游戲之前以多種方式來刺激、激活幼兒已有的經驗,為游戲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
二、保證充足的游戲時間
游戲以其內在趣味性誘發(fā)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它能調動幼兒主動求知的積極性。有些幼兒從小班讀到大班,游戲的水平還很低,游戲時間不足是其主要原因。多年的實踐觀察表明:在短時間的游戲中,幼兒更多地表現(xiàn)為旁觀行為、閑散行為、過渡性行為及一些實物游戲和模仿表演游戲,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很難發(fā)揮,因而影響了幼兒游戲的質量。因此,教師每天宜為幼兒提供60分鐘以上的游戲時間。另外,室內游戲時間不能代替戶外活動時間,這兩種活動會促進幼兒不同方面的發(fā)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在游戲時要關注弱勢幼兒
隨著幼兒從小班升入中、大班,角色游戲也要從平行游戲向聯(lián)合游戲、合作游戲過渡發(fā)展,期間能力強的幼兒會在游戲中顯出自己的優(yōu)勢,不管是輪換角色還是輪換區(qū)域,他們都能處于主角地位。有些幼兒還喜歡支配別人配合他們游戲,如果習慣于這種局面而不加以改變,一些幼兒就會產生“驕氣”與“霸道”,另一些幼兒也會失去主見而聽從于別人的支使,少數(shù)幼兒還會失去游戲的機會。
游戲的過程不是放任自流的過程,也不是坐等幼兒自我發(fā)展的過程,教師應隨幼兒游戲中不同的進展情況成為他們的“玩伴”“支持者”“引導者”等等適合于當時情景中的不同角色。所以遇到上述事例教師首先應該干預幼兒的游戲,給能力弱的幼兒提供援助,既可以是物質上的支持,讓水平相差不多的幼兒重組游戲玩伴;也可以參與到游戲中擔任游戲中的“配角”,用語言等形式協(xié)調、平衡幼兒之間的差異,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帶動能力弱的幼兒進行游戲??傊?,教師既要觀察幼兒的游戲情況,也要觀察幼兒之間的差異,特別要關注弱勢幼兒,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游戲帶來的歡樂,在游戲中成長起來。
四、游戲時注意幼兒安全
1. 調整戶外活動時間,減少戶外活動人數(shù)。根據(jù)幼兒的班數(shù)、活動場地的大小、幼兒的年齡特點,對戶外活動作息時間應進行整體調整、統(tǒng)一安排、分別活動。這樣,同一段時間內的活動人數(shù)減少,幼兒有充足的場地可以進行活動。教師還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小型體育活動進行各種體能鍛煉,增加幼兒的活動量,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2. 合理安排安全的活動場地。教師應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運動量的大小合理劃分各班的活動場地。大班的幼兒活動項目多,活動量大,內容豐富,可以根據(jù)班級的人數(shù)提供面積大的活動場地;中小班可以適當減少。同時,設立園舍安全員,每天對戶外場地、活動器械進行安全晨檢,消除不安全隱患,保證幼兒戶外活動正常開展。通過調整作息時間、合理安排場地,讓幼兒擁有充足的時間與空間活動。
五、及時評價
在游戲結束時,教師要引導幼兒就開展游戲情況進行討論,以幫助幼兒整理游戲經驗,找出存在的問題,并分享成功的經驗。這種評價不是指結束時的講評,而是指對幼兒游戲行為表現(xiàn)做分析、研究,以了解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狀況。對幼兒游戲做出評價,是對幼兒已有經驗的提升,也是下一次游戲計劃的依據(jù)。它不僅可以豐富幼兒游戲的內容,而且有助于幼兒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是教師組織游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此外,對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組織指導工作做出自我評價,可以改善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游戲組織工作,進一步提高素質。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