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莉
打開朋友圈,看見做菜達人更新了一條美食信息,讓我眼睛清亮,蠢蠢欲動。
她是這么寫的:買了一只西瓜,中間最甜的部分直接吃掉,剩余的部分打成果汁,西瓜皮去囊去花皮清炒了吃,涼拌了吃,做成餡包餃子吃,花皮切成細丁炒毛豆吃……結(jié)論:西瓜是最不用擔(dān)心垃圾分類的水果。
垃圾分類果真好,逼著大家自覺減少垃圾的產(chǎn)生,插播一句,連酷愛點外賣的“90后”同事都已經(jīng)戒掉外賣,她說因為垃圾分類太麻煩,還不送一次性餐具,怎么吃,難道要用手抓嗎?
回頭再說西瓜六吃的做菜達人,曬出的西瓜宴照片,畫面風(fēng)格清奇,滿滿的夏日消暑氣息撲面而來,令人隔屏垂涎欲滴。
我家里正好也有一只西瓜,西瓜皮可以涼拌、清炒和做餃子餡呀。我做事喜歡趁著一股沖動勁兒,說做就做,錯過今天明天就沒激情了。
涼拌西瓜皮早就做過,清脆酸甜,早晨就著白米粥吃,是真正的清口小菜,有韓國泡菜的風(fēng)味。清炒應(yīng)該不難,關(guān)鍵是我今年忽然愛上了北方的面食——餃子。在家包餃子,韭菜餡、芹菜餡、白菜餡、豇豆餡等等,都嘗試過,且越包越自信,覺得味道比外面的好吃一百倍,再也不買什么速凍水餃了。不過,西瓜皮做餡的餃子還沒包過,聽上去酷酷的。于是,問做菜達人要西瓜皮餡的調(diào)法。她說,為了不破壞西瓜皮的清香口感,所以她做素餡,加了粉條與雞蛋,粉條是為了吸收西瓜皮的水分。嘖嘖,這水平夠米其林大廚級別了吧,高手果然在民間。
當天晚上,我們家也吃了一頓西瓜宴。餐前水果是一盤西瓜,熬了一鍋白米粥,一碟清炒西瓜皮,包好三十幾只西瓜皮餡的餃子用油鍋煎了,外焦里嫩,香噴噴的誘人。吃完這頓西瓜宴,也許是心理暗示作用,感覺暑氣消褪了一半,通體舒暢,吐氣也清新了許多。
西瓜皮的格調(diào)是從素,與素食搭配才能還其神韻,但蘇幫名菜中的“西瓜雞”卻是地道的葷菜。錢鐘書是江南人,應(yīng)該喜歡這道菜,我懷疑錢先生借《圍城》里的方鴻漸之口,寫出了自己愛吃的幾道菜,其中“西瓜煨雞”就赫然在列。西瓜雞其實是以雕花的西瓜皮為器皿裝雞湯,很難想象翠衣紅兜、小清新氣質(zhì)的西瓜,肚子里裝著飄著油花的雞肉,總有一種小家碧玉嫁給油膩大叔的違和感。
西瓜的外表也許是因為過于樸實憨厚“土肥圓”了,因此不得詩人們的青睞,印象中古人詠它的詩極少,只記得范成大的《西瓜園》里有一句“碧蔓凌霜臥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讀來也是平淡無奇。
然而西瓜可是夏天水果的流量擔(dān)當,而能把西瓜吃到連瓜皮都不剩的,唯有吾友達人也。我常想,一個對食材如此用心的女人該有著怎樣一顆玲瓏智慧心。我認識的很多女人都有化平淡生活為神奇的本領(lǐng),她們藏起自己的機鋒,甘愿在廚房的江湖里消磨時光,讓光芒照亮瑣碎的現(xiàn)實。想起歌德的那句詩:“永恒之女性,引領(lǐng)我們上升?!?/p>
(摘自《濱海時報》2019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