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炯靈
410006湖南省人民醫(yī)院老年三科,湖南 長沙
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胃潰瘍患者89例,分別采取鋁碳酸鎂聯(lián)合艾司奧美拉唑治療和單純用艾司奧美拉唑治療,然后對患者情況進行對比,旨在探究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胃潰瘍患者89例,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齡21~65歲,平均(36.85±2.19)歲;病程6 個月~8年,平均(3.28±1.03)年。試驗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齡22~64歲,平均(36.76±2.13)歲;病程8 個月~7年,平均(3.21±0.9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均確診為胃潰瘍;②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嚴重臟器疾??;②用藥禁忌;③不能配合本次研究。
研究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相應檢查,確保符合用藥標準;同時做好常規(guī)治療,包括調節(jié)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①對照組接受艾司奧美拉唑治療,用法用量:藥片應和液體一起整片吞服,對于存在吞咽困難患者,可將片劑溶于半杯不含碳酸鹽的水中攪拌,直至片劑完全溶解,立即或在30 min 內服用,再加入半杯水漂洗后飲用;40 mg,1次/d,連服4周。②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鋁碳酸鎂治療,用法用量:成人在飯后1~2 h,睡前或胃部不適時嚼服,2 片/次,4 次/d,連服4周。4周后,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胃潰瘍直徑,各項指標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其中各項指標主要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環(huán)氧合酶-2(COX-2)、表皮生長因子(EGF)等;不良反應包括腹瀉、失眠、便秘、胃脹氣、皮疹等[2]。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6.0 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潰瘍直徑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胃潰瘍直徑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后胃潰瘍直徑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水平比較:試驗組VEGF、EGF、COX-2等指標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胃潰瘍是臨床上發(fā)病率比較高的疾病,可發(fā)于各個年齡階段,隨著年齡的增加,發(fā)病率隨之增加[3]。藥物治療是臨床的主要治療方式,鋁碳酸鎂與艾司奧美拉唑均為治療胃潰瘍常見治療藥物。其中,艾司奧美拉唑屬于奧美拉唑的S-異構體,能夠通過特異性的靶向作用機制減少胃酸分泌,為壁細胞中質子泵的特異性抑制劑[4]。但是單純采取艾司奧美拉唑治療效果不顯著,且不良反應相對較多。鋁碳酸鎂屬于抗酸劑,能夠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不吸收進入血液,因此該藥物能迅速、持久地中和胃酸,同時可逆性、選擇性結合膽酸,持續(xù)阻止胃蛋白酶對胃的損傷,并有增強胃黏膜保護因子的作用。不過,鋁碳酸鎂服用后由于鋁在胃腸存在,而與其他藥物結合可能影響其他藥物的吸收及攝取,故不能在服藥后1~2 h 內再服用其他藥物。將鋁碳酸鎂聯(lián)合艾司奧美拉唑運用于胃潰瘍治療中,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潰瘍直徑比較(±s,mm)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潰瘍直徑比較(±s,mm)
組別 n 胃潰瘍直徑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45 14.65±5.63 2.44±1.33對照組 44 14.24±4.47 5.71±2.87 t 0.380 6.921 P 0.705 0.000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水平比較(±s)
組別 n VEGF(ng/L) EGF(ng/L) COX-2(U/L)試驗組 45 126.61±21.41 288.37±20.12 36.13±14.37對照組 44 109.29±20.06 255.29±23.14 24.16±11.09 t 3.936 7.202 4.392 P 0.000 0.000 0.000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綜上所述,采用鋁碳酸鎂聯(lián)合艾司奧美拉唑治療胃潰瘍,能夠有效促進胃黏膜愈合,降低胃潰瘍復發(fā)率,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