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興 李占君 劉繼云 杜帛霖 王 剛
(1伊春林業(yè)科學院,黑龍江伊春153000;2黑龍江北貨郎森林食品有限公司,黑龍江伊春153000)
近幾年黑龍江伊春黑木耳產業(yè)已成為林區(qū)職工再就業(yè)、脫貧致富的好項目。但每年產生的幾億袋黑木耳菌糠對當?shù)丨h(huán)境和城鎮(zhèn)景觀造成一定影響。《伊春市廢棄食用菌包污染環(huán)境防治條例》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意味著食用菌生產產生的菌糠必須進行合理化處理。
黑木耳菌糠的再利用,既避免了對環(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又能變廢為寶解決食用菌代料生產原料緊缺的問題。菌糠結構疏松,透氣性好,含有大量的未被吸收利用的營養(yǎng)物質及豐富的菌絲體[1-2]。元蘑(Hohenbuehelia serotina),別名黃蘑、凍蘑,是我國東北地區(qū)著名野生食用菌之一[3]。為充分利用黑木耳菌糠資源,筆者進行了黑木耳菌糠栽培元蘑配方比較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宜栽培元蘑菌糠料配方。
供試菌種:元蘑母種采購于敦化市明星特產科技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菌糠:黑木耳菌糠來自黑龍江北貨郎森林食品有限公司。選擇無污染無霉變菌糠,脫袋碾碎,陽光下暴曬,并用粉碎機粉碎至鋸末狀,裝袋置于干燥陰涼處保存?zhèn)溆谩D阜N培養(yǎng)基:馬鈴薯(去皮)200 g,葡萄糖20 g,瓊脂20 g,加水1000 mL,pH自然。原種培養(yǎng)基:木屑78%,麩皮20%,蔗糖1%,石膏1%。培養(yǎng)料水65%。
以黑木耳菌糠替代部分木屑設置試驗配方,以純木屑為對照,試驗共5個配方,具體如下:配方①(對照)木屑80%;配方②菌糠15%,木屑65%;配方③菌糠25%,木屑55%;配方④菌糠35%,木屑45%。以上配方均加麩皮15%,玉米粉2%,豆粉、石灰、石膏各1%。
1.3.1 培養(yǎng)料裝袋與滅菌
按配方拌料后裝袋機裝袋,栽培袋規(guī)格為16.2 cm×37 cm,每袋裝濕料重為1.25 kg。料袋口朝下裝筐內滅菌。要做到當天裝料當天滅菌,料袋不能放置過夜,以免酸敗。培養(yǎng)料滅菌要求126℃、1.37×105Pa保持2 h。
1.3.2 接種與菌絲培養(yǎng)
無菌操作接種后,將料袋轉入培養(yǎng)室發(fā)菌。發(fā)菌室要求避光、溫度20~25℃。培養(yǎng)室要保持通風,發(fā)菌期經常觀察菌絲生長狀況,及時挑出被污染袋。
1.3.3 出菇管理
菌絲長滿袋后,割口,原基開始分化,可見白色尖頭菇蕾。此期間空氣相對濕度要保持在85%~95%為佳,菇蕾期不能直接向菌袋噴水,否則造成菇蕾萎縮、腐爛和死亡。待菇蕾逐漸變成黃色,漸變?yōu)辄S褐色,伴隨著菇蕾的生長,可以少量噴霧狀水。此后菌蓋變大,色澤變淡,菇體生長最快,要求加大噴水量,增加噴水次數(shù),同時子實體生長耗氧量大,每天應增加通風次數(shù)。
元蘑子實體發(fā)育成熟,菌蓋平展,邊緣由內卷伸平至反卷,菌蓋呈現(xiàn)黃色,表面有白色孢子。子實體八分熟時采收,采收前一天停止噴水。
1.4.1 菌絲滿袋時間
接種之日起,從每個配方中隨機抽取20袋。觀察記錄菌絲長滿袋所需時間,取平均值。
圖1 供試配方元蘑菌絲生長情況
圖2 元蘑子實體
1.4.2 產量及生物學效率
每個配方隨機選20袋統(tǒng)計產量,稱量子實體鮮重,取平均值。并計算生物學效率。
1.4.3 元蘑營養(yǎng)成分測定
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灰分、水分、多糖含量分別參照 GB∕T 5009.5―2016、GB∕T 5009.6―2016、GB ∕T 5009.85―2014、GB ∕T 5009.4―2016、GB 5009.3―2016、蒽酮硫酸法測定。
供試配方中的菌絲生長狀態(tài)和生長速度最好、最快的是配方③(添加菌糠25%),且比對照菌絲更粗壯、濃密,菌絲長滿袋早3 d。
表1 供試配方元蘑菌絲生長情況
由表1可見,培養(yǎng)料中黑木耳菌糠添加量越多,元蘑菌絲越發(fā)粗壯、濃密,其原因是菌糠的氮含量高于木屑,所以添加菌糠比例高的培養(yǎng)料其氮含量較高,有利于菌絲生長;但菌糠添加到一定比例時,菌絲生長反而變弱,可能是因為菌糠的添加比例過高導致培養(yǎng)料營養(yǎng)失衡。
由表2可見,元蘑培養(yǎng)料中黑木耳菌糠添加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超過一定比例會造成元蘑產量及生物學效率下降,由此可見菌糠不能全部取代木屑。試驗配方②③元蘑子實體產量、生物學效率略高于對照,綜合菌絲生長情況配方③為試驗最佳配方。
從表3中可以看出,元蘑培養(yǎng)料添加黑木耳菌糠采收元蘑子實體與對照子實體營養(yǎng)成分含量相當。元蘑子實體粗蛋白含量隨著培養(yǎng)料中菌糠比例的上升而上升,而粗纖維、灰分含量逐漸降低;粗脂肪、多糖含量隨菌糠添加比例均是先升高后降低,菌糠添加25%(配方③),兩者含量最高。
表2 供試配方元蘑袋產量及生物學效率比較
表3 供試配方采收元蘑子實體營養(yǎng)成分測定結果 %
試驗初步確定了利用黑木耳菌糠栽培元蘑的適宜配方,元蘑的產量及子實體主要營養(yǎng)成分含量也與對照相當,表明元蘑培養(yǎng)料添加適量的黑木耳菌糠不會對其產量品質造成影響,用黑木耳菌糠栽培元蘑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