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倩 唐瑩
【摘要】本文以筆者的教學實踐出發(fā),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少數(shù)民族預科班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進而探究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并反思教學,總結出預科英語教學的五項準則。
【關鍵詞】英語教學;少數(shù)民族;教學經(jīng)驗
【作者簡介】谷倩(1986.10-),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唐瑩(1982.08-),女,漢族,四川資中人,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基金項目】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教學研究項目:(少數(shù)民族預科班《英語》課程建設,基金編號:A201840)。
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特殊層次,少數(shù)民族預科教育是國家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優(yōu)秀人才的重要途經(jīng),為少數(shù)民族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前提供了很好的過度和銜接準備,并為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人才發(fā)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2018年9月,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響應國家民族政策,由計算機學院牽頭,開設了第一個少數(shù)民族預科班。班級共招收40名預科生,其中維吾爾族20人,蒙古族5人,俄羅斯族2人,哈薩克族9人,錫伯族3人,藏族1人。2018年11月1名哈薩克族學生和一名維吾爾族學生因違紀退學,班級人數(shù)變?yōu)?8人(注:本文中以下學生分析均以38人為依據(jù))。
預科班學生入學英語水平差異較大。以其英語高考成績?yōu)槔?50分滿分),最高分115分,最低分36分;90分以上人數(shù)為12人,占比31.58%;70-90分數(shù)段為13人,占比34.21%;70分一下為13人,占比34.21%。為更好的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困難和學習需求,筆者在開課前對班級進行了“預科班英語課程學習調查問卷”,并對問卷的調查結果做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結果如下:
1.87.18%人對英語學習有興趣;
2.89.74%人日常主要通過看電影、聽音樂的方式接觸英語;
3.43.59%人認為說是英語學習中最薄弱環(huán)節(jié),30.77%人認為是翻譯;
4.38.46%人認為最擅長英語閱讀,而分別20.51%的人認為最擅長口語或翻譯;
5.56.41%人最想了解關于口語部分的英語學習方法;
6.就預科班英語學習起點問題,46.15%人選擇“已有最基本的語法基礎,從簡單的文章開始”,35.9%人選擇“已了解發(fā)音,從基礎語法和簡單的詞匯開始”,而17.95%人則希望“從頭開始(字母發(fā)音)”開始。
7.就“對英語課程學習的擔憂”的回答,總結為“零基礎、口語差、聽不懂。”
8.就“對英語課堂教學的建議及想法”的回答,總結為“希望課堂有趣、講解細致、多播放音樂和電影、多進行課堂互動?!?/p>
9.除問卷問題外,學生還普遍對“是否有外教上課?”, “擔心自己的口音問題”,“是否能夠跟上教師的講課節(jié)奏”等表示憂慮。
通過調查問卷,可得知預科班學生在開課前普遍對英語學習充滿期待,有迫切的愿望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但同時又擔心自己的口音問題和英語薄弱的基礎會影響到英語課堂學習。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預科班教材選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基礎英語教程上/下》及配套的《基礎英語同步測試上/下》。筆者在調查問卷結果的指導下,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側重英語基礎知識的講練的同時,擴展單元主題相關的詞匯及表達方式,并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較多的閱讀、背誦及口語表達的機會,努力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愉快、互助的學習氛圍。經(jīng)過筆者近一學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并總結出以下幾點教學問題。
1.課堂紀律性不強。筆者發(fā)現(xiàn),民族預科班學生較其他學生們相比,課堂紀律比較散漫。英語課被安排在周一和周三的1-2節(jié),在第一學期的近前一個月,課堂普遍比較散漫,經(jīng)和學生交流得知,他們對作息時間差一時較難適應。8點30分開始的1-2節(jié),困意難消,導致課堂反應較慢,難以集中精神,甚至有睡覺的情況。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監(jiān)督和鼓勵,盡力縮短調整的時間。
另外,預科班學生課前請假情況較為普遍,且較為隨意。教學中,往往在上課前的1小時會接到多名學生的請假短信,后經(jīng)了解和與輔導員溝通,發(fā)現(xiàn)其中大部分學生確實是因為身體一時無法適應環(huán)境和飲食的改變而經(jīng)常生病,對這部分學生加強了請銷假制的教育,從而規(guī)范了課堂前請銷假情況。并對極少數(shù)以各種理由無故缺勤的學生予以警告,從而大大規(guī)范了課堂的出勤情況。
2.課堂上的交流頗有局限性。學生傾向于和同寢室、同民族的學生坐在一起,在課堂活動和交流中,同民族的學生交流較多,但不同民族間學生的交流比較生硬。在要求以英語為語言交流遇到困難時,學生們往往使用自己民族的語言進行交流,更增加了教師對學生活動情況的了解,也增加了不同民族學生間交流的困難。因此,筆者課前經(jīng)常隨機調換學生作為,并規(guī)定課堂上只能使用普通話和英語,并鼓勵學生以不定的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堂討論和活動。
3.課堂表現(xiàn)積極性差異較大。教學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特別喜歡與教師互動,但往往有時發(fā)散或離題太遠,另一部分學生則十分沉默?;钴S的學生時常打斷講課的內容,并依照自己的想法不假思索的發(fā)表意見,進而引發(fā)其他同學的附和或討論,甚至會影響到教學的節(jié)奏和重點。而沉默的學生因為缺少及時的反饋,對其課上的專注性較難把握,只有在針對個別學生的單獨提問中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
4.課后作業(yè)中基礎錯誤較多。在課后的作業(yè)或測試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最基礎的語法或詞匯的知識點掌握程度較差。大部分學生可以聽或說出一些語句,但無法正確的書寫出來,而單詞的拼寫和基本句子結構的錯誤情況更是十分嚴重。但在試題講解時,學生對細節(jié)問題不夠重視,缺乏認真的改錯和反省的能力,導致講解后仍反復出現(xiàn)相同的錯誤,收效甚微。
通過反思教學實踐中的問題,總結教學中行之較為有效的方法,筆者發(fā)現(xiàn)對預科班的英語教學要更好的踐行以下幾點準則。
1.以尊重關愛學生為前提。教師應首先意識到預科班內學生的特殊性,在遇到和以往不同的狀況時,不要一味的以經(jīng)驗論之,而應該多深入學生中,傾聽他們的想法(如作息時間差問題,飲食變化問題),并予以尊重和理解。本著關愛學生的原則,多多體諒他們可能需要克服的困難,進行適當?shù)囊?guī)范性教育和鼓勵督促。同時,多和輔導員溝通和配合,視班級為家庭,給學生以關愛,寬嚴并濟,引領快樂學習。
2.以調動學生興趣為關鍵。預科班學生來自6個不同少數(shù)民族,之前的教學背景和經(jīng)歷差異較大,因此學生們的基礎和薄弱點不盡相同。在集中的課堂教學階段,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不同主題的學習反應不一、較難保持長時間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并保持其專注性是關鍵。
經(jīng)過筆者近以學期的實踐和摸索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上應減少長時間集中的知識講解,多安排課堂活動,讓學生們多多的動起來。邀請學生限時分組完成小組活動、角色扮演并朗讀對話、開展繞口令比賽、講練背靠緊密結合、設置教室獎懲區(qū)域并根據(jù)課堂表現(xiàn)時時調整座位等。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有效的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專注性。
3.以講授基礎知識為重點。預科班學生的英語結構基礎較薄弱,相比較而言,聽說反饋略好于拼寫造句。因此,課堂的教學重點應以夯實學生的英語語法、詞匯基本知識,加強對其掌握程度的考察,耐心糾正細節(jié)的錯誤,注重考察其對句型、篇章掌握的準確性。以講練為主要手段,循序漸進地學習英語語法;同時結合單元的話題討論,擴充主題相關的詞匯及用法,幫助其一步一步地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4.以培養(yǎng)學習習慣為手段。課堂教學不僅限于知識的傳播,應更注重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語言學習不同于其他的科目,課堂時間側重于難點的解析和師生、學生間的交流互動,對語言的熟練和語感的培養(yǎng)則需要課下大量的練習和持續(xù)不斷的有效輸入。因此,教師應該引領和指導學生在課前和課下的學習方法,并予以一定的監(jiān)督和效果管理如,領讀跟讀、線上互動、布置預習和復習任務并予以示范和講解,通過平時的訓練,漸漸形成相對固定的學習步驟,幫助學生循序漸進的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課前充分預習—課中認真思考—課后積極鞏固和拓展。另外,啟發(fā)學生培養(yǎng)探究式自學的學習方法。推薦課外拓展英文閱讀書籍并交流讀書體會,分享實用的多媒體教學資源,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課下的調研和研究,激勵學生善于利用豐富的多媒體和網(wǎng)絡資源增加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機會。
5.以銜接大學課堂為目的。預科的階段性決定了其教學的目的是為更好的過渡到大學教育,幫助學生們順利的接受大學階段的學習。因此,課堂上在講解系統(tǒng)講解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應根據(jù)學生的接受程度,慢慢加入一些基本技能的訓練,如聽、說、寫、譯。在課堂上慢慢增加英文講解的比例,以幫助其適應大學全英文教學環(huán)境;開展個人話題陳述環(huán)節(jié)等多種課堂活動,培養(yǎng)其用英語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定期增加寫作和翻譯的講練,為其積累必要的書面表達方式和寫作、翻譯的技巧;練習的題型可參考部分大學英語四、六級題型,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必要的考試技能等,盡可能的縮短預科英語課堂和大學英語課堂的差距,為學生順利過渡到大學階段的學習做充分的準備和演練。
綜上所述,預科班英語教學因其階段的特殊性、學生的特殊性需要教師多觀察、多溝通、多思考、多嘗試、多總結,以期形成一套適用于授課班級的高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李貞.少數(shù)民族預科生英語學習障礙分析及對策[J].才智,2019 (08):58-59.
[2]艾細珍.新疆籍少數(shù)民族預科生英語學習狀況與對策[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9,3(06):131-132.
[3]薩如拉,蔡天宜,岳永杰.高等學校少數(shù)民族預科班教學模式與學風建設研究[J].高教學刊,2019(04):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