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貞
摘 要:在低年級課堂上,對于語言文字,教師更多的注重它的書寫應用,傾向于書面語言的教學。而語言文字的表達運用,學生們在日常活動中無時無刻都在應用的這類語言文字知識,卻在教學過程中受到忽視。因此,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全面做好語言文字運用教學,讓能夠運用語言文字,正確、合理的進行表達。
關鍵詞:語言文字;合理運用;低年級;課堂教學。
一、引言
有很多學生在語言文字運用上都存在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時常運用錯誤的詞匯,無法對一個事情做出準確、精煉的描述等。這是由于學生們最初在學習語言表達時,是依靠對他人的模仿,并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培訓過程。因此,在低年級課堂上做好語言文字教學,能夠有效改善這一問題,真正做到綜合培養(yǎng)學生個人素質,讓他們能夠學有所用,學有所益。那么,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教師具體應如何進行語言文字教學,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呢?
二、利用看圖寫話,訓練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看圖寫話是一種有效訓練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方式,它不僅能訓練學生語言文字的書面運用,教師合理設計課堂內(nèi)容,看圖寫話模塊在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運用中也會起到良好效果。
語言文字運用并不僅僅是單一的表達過程,在其表達之前的觀察、分析也尤為重要。只有在觀察過程中正確提取了有效信息,而后又對這些信息進行了合理的分析,學生才能最終知道要表達什么。而如何去表達,則要教師進一步對其進行培訓。
看圖寫話中的圖片信息就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信息提取與分析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出圖片信息,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圖片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并講述出來。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將自己代入圖片的人物角色中去,說出人物有說的話或進行人物間對話。
例如,教師在教授小學二年級看圖寫話《愛護花草》時,除了讓同學寫出圖片中的主要內(nèi)容,“伯伯在用除草機除草,叔叔在釘愛護花草的牌子時攔住了踩踏草坪的女孩”之外,教師可以讓男同學代入叔叔的身份,提出“如果你是這個叔叔,你會和女同學說什么呢?”這樣的問題,同時也讓女同學代入女孩的身份,向她們提出“如果你是女孩,你要和這位叔叔怎樣說呢?”此類問題。在留給同學們一定的思考時間后,教師可以安排一組男女同學進行對話,這樣不僅考察了她們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語言文字表達運用能力,還考察了她們在不同問題條件下的應變能力。
三、創(chuàng)設豐富的環(huán)境情景,用更真實的對話訓練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有趣的課堂模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良好的學習情緒在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學習中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教師也要善于運用不用的課堂模式,例如有變化的環(huán)境情景模擬,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樂于投入到其中去,從而更有效率的進行語言文字運用學習。
環(huán)境情景創(chuàng)設是一種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運用一些小道具,以及多媒體設備來達到情景創(chuàng)設的目的。例如用喜慶的音樂背景來營造新年的氛圍,用綠植裝飾以及小鳥鳴叫的聲音打造春游的場景等等。
這些場景能夠讓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也會將更準確的情緒代入到語言文字表達中去。因此,在環(huán)境情景創(chuàng)設結束后,教師要緊接著給出問題信息,讓學生能夠在保持當前情緒情況下,進行語言文字運用練習。
在初步的環(huán)境情景練習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將信息與情景正確融合,繼而進行準確的情景分析。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枯樹枝等道具,配合多媒體設備播放雪景以及風聲,打造一個下雪的冬日場景。這時教師向同學們說“把手伸出來,能感覺到?jīng)鰶龅难┹p飄飄的落在手掌上,要不我們來堆雪人吧”。當學生們在回答的時候會更多的將重點放在堆雪人這件事上,給出的答案一般是“好啊,我們來堆一個漂亮的雪人吧”等等。這時,學生雖然給出了回答,但并不是最佳的表達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教師的情緒,從教師喜悅的語言中感受到教師對雪的喜歡。而后學生根據(jù)這些條件信息,就能夠給出“是啊,下雪天可真美啊,我們來一起堆個大雪人吧”這樣更優(yōu)質的答案。
在初步的利用環(huán)境情景進行語言文字運用練習時,學生可能還無法將場景與人物融合,很好的進行信息處理,這時教師應及時的加以引導。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單次訓練效果更好,還能夠通過引導,讓學生學會在環(huán)境情景中進行語言文字運用訓練,從而更順利的完成接下來的訓練。
教師利用道具以及多媒體設備進行情景模擬,讓學生能夠融入其中,最終目的依舊是為學生提供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因此,情景中的對話才是訓練的關鍵部分。教師可以在情景中設計師與生的對話,這種對話模式是由教師進行把控,能夠較好的進行引導與提示。還有就是讓生與生之間進行對話,這種對話模式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學生參與,對話過程完全由學生主導,能反應出學生在語言文字運用中的更多問題,在后期訓練中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
因此,當學生在掌握利用環(huán)境情景進行語言文字運用訓練的方法后,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生與生之間的情景練習。并且,這種情景練習不需要單獨隔離出來,可以直接融入語文課本內(nèi)容的教學過程中。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們講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動物王國開大會》時,就可以在結束后進行一次“動物王國又開大會了”的情景模擬,將環(huán)境情景設定為深林,為學生們分配動物角色。為保證學生們能夠順利的進行練習,教師可以首先為“狗熊”設計部分劇本,規(guī)定其通知內(nèi)容,但當其他動物指出他的錯誤時,如何回答則由“狗熊”自由發(fā)揮。這樣既保證了訓練能夠順利進行,又讓所有的學生達到了訓練目的。
四、利用有趣的動畫,訓練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動畫對每一個處于低年級的學生都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將動畫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們主動的投入到課堂中去。這時,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們這份積極性,利用動畫對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進行訓練。很多的低年級課文都有對應的視頻素材,尤其是其中的故事類課文,更是以精彩的動畫形式被呈現(xiàn)了出來,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動畫,代替課文內(nèi)容講解。并且學生在觀看動畫時更為專注,也能夠記憶更多的細節(jié)問題。教師在學生觀看完動畫后,對其中的一些事情進行提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更能鍛煉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一年級下冊語文中的《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就可以找出一些動畫視頻讓學生們觀看。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小蝌蚪的卵是什么樣子的”,“小蝌蚪幾次認錯了媽媽”,“小蝌蚪最后見到青蛙媽媽的時候認出她了嗎,為什么”這樣的問題,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多的提問,一些開放性問題可以選多名學生進行回答。這樣,能夠盡可能的讓更多的同學進行訓練,并且能夠調(diào)動她們的學習積極性。
新課標中規(guī)定,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全面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觀察、分析以及表達能力。讓學生通過學習不僅僅能夠做到“寫好”,同時也要能夠“說好”。鑒于低年級學生自律性不強等特點,教師可以利用看圖寫話,情景創(chuàng)設,動畫等豐富的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進行訓練。讓學生在學會識字、讀字、寫字的基礎之上,更學會根據(jù)不同的情景條件,正確的分析文字,靈活的運用文字進行語言表達。
參考文獻:
[1]許寶惜.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加強文字訓練的幾點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6):71-72
[2]王怡.關注言語表達 提高語用能力——低年級“語用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華人時刊(校長)》,2016(11):62-63
[3]田靜.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具體方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