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觀察組干預后的HAMA、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消極應對評分較對照組低,積極應對"/>
楊紅映 鄭艷芳
【摘 要】目的:探討同伴支持護理對慢性宮頸炎患者負性情緒及依從性的影響。方法:從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慢性宮頸炎患者中選取8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同伴支持護理,對兩組患者干預前負性情緒及依從性、應對方式進行觀察。結果:兩組干預前的HAMA、HAMD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HAMA、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依從率為97.67%,較對照組83.72%高(P<0.05);兩組干預前的應對方式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消極應對評分較對照組低,積極應對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同伴支持護理能減輕慢性宮頸炎患者負性情緒,也能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使其積極應對疾病,值得推廣。
【關鍵詞】同伴支持護理;慢性宮頸炎;負性情緒;依從性
慢性宮頸炎是婦科十分常見的一種慢性炎癥,該病多發(fā)于育齡期女性,主要因葡萄球菌、大腸埃希桿菌、鏈球菌等細菌感染發(fā)病,常伴有白帶增多、下腹疼痛等癥狀,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繼發(fā)性尿路感染,甚至誘發(fā)宮頸癌[1]。慢性宮頸炎治療方式較多,不過由于治療效果容易受到患者負面情緒、依從性的影響,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預方式改善其負面情緒,提高依從性,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分析同伴支持護理對慢性宮頸炎患者負性情緒及依從性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慢性宮頸炎患者中選取86例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以隨機數字表法將86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3例。觀察組:年齡22~58歲,平均年齡(36.51±7.62)歲;病程5個月~5年,平均(2.86±0.65)年;物理治療21例,保守治療20例,手術治療2例。對照組:年齡21~57歲,平均年齡(35.94±7.21)歲;病程7個月~5年,平均(2.91±0.74)年;物理治療23例,保守治療19例,手術治療1例。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確診為慢性宮頸炎;②接受物理、保守或手術治療;③簽署知情同意書;④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宮頸疾病;②合并惡性腫瘤;③嚴重肝腎等臟器疾病;④存在血液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疾病;⑤精神疾病、認知障礙、溝通障礙;⑥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①健康宣教:護理人員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及熱情友好的語氣對患者進行知識宣教,講解慢性宮頸炎病因、發(fā)病機制、治療等相關知識,告知日常生活相關注意事項,同時溝通時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充分照顧其情緒。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文化程度予以個體化心理疏導,指導患者可通過聽音樂、看書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有效改善負面情緒,同時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予以積極心理暗示。③治療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治療方式的差異予以相應護理,針對藥物治療患者提供用藥指導,為患者介紹藥物效果、作用機制、使用方法及不良反應,強調遵醫(yī)用藥的重要性;針對物理治療患者根據其生理期選擇適宜時間,指導患者保持陰部清潔,告知預防感染的措施;針對手術治療患者護理人員密切監(jiān)測其生命體征,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yī)師,同時注意手術部位的觀察與護理,加強飲食、運動等方面的指導,促進恢復。④出院指導:護理人員根據患者情況為其提供個體化飲食、運動指導,進一步強調日常生活衛(wèi)生清潔等方面的重要性,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以改善預后。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同伴支持護理:①同伴指導:醫(yī)院尋找成功治療并愿意與他人分享對抗疾病過程的慢性宮頸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的同伴,通過面對面交流與本組患者溝通,傾訴治療期間身體情況、心理變化、對慢性宮頸炎的看法等,強調自己戰(zhàn)勝疾病、重塑健康的決心、信心,鼓勵研究對象敞開心扉,通過交談降低患者孤獨感、迷茫感。②同伴分享:將慢性宮頸炎患者集中并分為多個小組,每組選取組長一名,由組長帶頭每周進行一次慢性宮頸炎相關知識的討論,總結最近飲食、運動、情緒控制等情況,并相互分享取得的進步。③同伴互助:組織互助會議,所有成員自由發(fā)表語言,著重講述慢性宮頸炎治療經歷及心理情感體驗,以獲得情感上共鳴,相互予以精神支持,同時每隔一段時間對負面情緒較重、不愛交流的患者進行進一步開導。
1.3 觀察指標
(1)分別在干預前后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心理狀態(tài)越差。
(2)采用自制調查表調查兩組患者依從率,調查內容包括用藥、飲食、運動及情緒控制等情況,采取百分制,滿分為完全依從,≥80分為基本依從,<80分為不依從。
(3)分別在干預前后采用特制應對方式問卷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價,包括積極應對與消極應對兩個部分,共20個項目,每項1~5分,積極應對分數越高或消極回避分數越低提示患者應對方式越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以()表示,經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對比
兩組干預前的HAMA、HAMD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HAMA、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依從率對比
觀察組依從率為97.67%,較對照組83.72%高(P<0.05),見表2。
2.3 兩組應對方式評分對比
兩組干預前的應對方式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的消極應對評分較對照組低,積極應對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慢性宮頸炎作為育齡女性高發(fā)疾病,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且逐漸年輕化,下腹痛、白帶增多等癥狀為患者生活帶來嚴重影響,需及時予以有效治療[2]。慢性宮頸炎治療方法較多,藥物療法、物理療法及手術療法均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不過該類患者往往伴隨負面情緒,依從性偏低,導致治療效果受到影響,如何改善慢性宮頸炎患者負性情緒、提高其依從性是目前重要研究課題[3]。
同伴支持護理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一種護理方法,屬于同伴幫助式、互助式護理模式,同伴支持護理能夠通過尋找具有相同治療經驗、心理體驗的同伴對患者進行開導、經驗分享等干預,使患者產生情感共鳴,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和治療經驗,同時在同伴支持護理下能夠與其他病友分享知識、經驗,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社會支持,有助于強化醫(yī)療服務效果,幫助患者調整生活狀態(tài)、心理活動,維持自我管理行為,提高治療依從性,改善應對方式[4]。通過同伴支持護理干預還能夠充分發(fā)揮患者主觀能動性,提高患者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強化健康信念及自護責任心,最終達到促進病情恢復、改善預后的目的[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HAMA、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消極應對評分較對照組低,積極應對評分較對照組高,說明同伴支持護理能夠促進患者負性情緒、應對方式改善,提高依從率,究其原因在于同伴支持護理能夠使患者感受到情感上的共鳴及精神上的支持,在同伴開導、經驗分享、知識傳教等干預下,慢性宮頸炎患者更容易接受,更利于健康信念建立、負性情緒改善及依從性提高。
綜合上述,同伴支持護理能減輕慢性宮頸炎患者負性情緒,也能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使其積極應對疾病,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葉飛蝶,袁劍萍,黃玉芳等.針對性護理在慢性宮頸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預后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8,9(20):147-149.
[2]葉淑萍.慢性宮頸炎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Z1):96-98.
[3]楊寧寧.慢性宮頸炎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與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6):205-206.
[4]徐翠榮,謝櫻姿,陳泳等.同伴支持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慮、抑郁和心功能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4):37-41.
[5]王霞,丁焱,游菁等.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同伴支持者角色認知與支持體驗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11):1292-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