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靈活運用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也會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教學情境,理解核心知識。教師要熟悉信息技術的使用,透過這一輔助工具進行地理概念的直觀呈現(xiàn)、有效化解難點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試圖能力,從而構建更加高效的課堂,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信息技術;運用
信息技術在各門課程教學中的使用都非常普遍。有效使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讓知識的呈現(xiàn)生動直觀,還能為教學中重難點問題的化解提供依托。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靈活運用不僅能營造良好的整體課堂氛圍,也會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教學情境,理解核心知識。教師要熟悉信息技術的使用,透過這一輔助工具構建更加高效的課堂,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解答各種教學問題,學生理解、吸收知識會更為輕松,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也會有所保障。
一、進行地理概念的直觀呈現(xiàn)
初中地理課程中有很多概念性知識需要學生有效理解。學生如果無法就一些基本概念建立正確認知,會直接影響到后面更為復雜的知識內容的學習,會阻礙課程教學實效的發(fā)揮。教師可以在化解這類問題上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工具,透過信息技術和多媒體,以圖片及短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理論知識,以這種生動的形式說明概念內容,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認知體系,讓學生的學習感受更加直觀,對概念理解上的很多誤區(qū)也可以消除,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的綜合實效,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掌握也會更加準確,在概念的吸收、掌握上也會更為牢固。
比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學中,有一些核心概念需要學生牢固理解。在傳統(tǒng)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可能會讓學生細讀課文,分析解讀概念的方法建立基本的認知,然后教師再進行相應解讀,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但這些方法的效果都不太理想,不僅容易遺忘,可能還會產(chǎn)生混淆。有了信息技術后,概念教學的方式可以有所革新,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輔助效果,讓概念的解讀更加生動直觀。教師可以用事先準備好的視頻教材,展示“雨、雪、雹”三種大氣現(xiàn)象,然后將畫面“凸”現(xiàn)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種降水形成,讓學生從直觀中得出降水的概念。這種教學組織與展開方式不僅輕松有趣,起到的說明效果也非常直觀,會讓概念的解讀更加細致深入,學生也能快速掌握概念的實質和內核,這才是概念教學更為高效的效果。
二、幫助難點知識的有效化解
教學中碰到一些重難點知識時,有效將這些內容化解,讓學生快速建立起對這些知識點的認知,是教學重心?;饨虒W難點的方法多種多樣,透過教學媒介和教學組織方式的革新,是一個很好的實踐模式。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工具輔助教學,解決些問題。教師可以利用生動的短視頻給學生重現(xiàn)一些典型的地理或氣候現(xiàn)象,讓學生在觀看的基礎上有效建立認知,這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吸收、掌握這些知識原理,原本的知識吸收障礙可以很大程度上被消除,教學效果也能得到保障。
比如,在“中國的河流和湖泊”的教學中,長江中下游洪澇災害的原因這一問題不太容易簡單解釋。為了化解這個教學難點,教師可用多媒體展示出長江水系圖,用閃爍的方法顯示洪水的三個主要來源,即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陽湖兩大水系,北面的漢江,借助多媒體很容易給學生介紹清楚。在有些年份流域內普降暴雨,當三股洪水都在同一時期來臨時會直接引發(fā)河水暴漲,這也是釀成長江干流上產(chǎn)生特大洪水的原因。以這樣的方式進行這個問題的分析解讀,學生可以很快在頭腦中建立認知。不僅如此,這個問題背后的原理和實質,學生也可以很快獲取,難點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突破。這種教學組織與構建方式不僅能使課堂生動直觀、輕松有趣,起到的教學效果也會十分明顯,值得教師在課堂上采用。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在地理學習中,讀圖識圖能力是一種基本的學科能力素養(yǎng),也是讓學生今后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程的依托。讀圖識圖能力的訓練需要好的方法,教師可以透過有效的教學模式展開這一訓練。在組織與構建課堂時,教師可以多加采用信息技術。透過多媒體和各種實用工具,將一些典型的地理圖片呈現(xiàn)給學生。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圖片分析解讀和核心信息獲取方法的講解。這會讓地圖的解讀更加深入細致,學生能夠很快獲取地圖中的各種信息,自身的讀圖識圖能力也會有長足進步。
比如,在“河流和湖泊”的教學中,當講到京杭運河時,教師可以用重新著色、閃亮來突出京杭運河北起通縣,南至杭州,經(jīng)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并閃爍五大水系)。這樣,就克服了傳統(tǒng)地圖內容抽象、枯燥、不能感性認識的缺陷。教師合理利用信息工具,以這樣的方式引導大家做地圖信息的獲取與拆解,不但有利于學生認真觀察、發(fā)展思維,而且有利于學生獲取正確的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特點的概念,這種方式比起傳統(tǒng)的讀圖教學,起到的效果會直觀很多,學生可以很快將地圖中的核心信息獲取。這才是地理課程教學質量的一種彰顯,也是透過有效培養(yǎng)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吳萍.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圖像教學初探[J].名師在線,2019年09期
[2]鄭云生.當前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和前景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年04期
[3]唐菲.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9年02期
[4]陳宏麗.新課程中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影響及對策[J].教育革新,2008年01期
[5]陳吉發(fā).初中地理教學中比較法的運用[J].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