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需要在幼兒教育中融入一定的戲曲教學,有作者簡介:劉武(1980- ),男,漢族,甘肅天祝人,本科,一級教師,曾任教中、小學,中職多種學科,現從事幼兒園管理工作,研究方向:初中語文、中職機械基礎、班主任工作、幼兒園管理工作。
通過對在幼兒教學中融入戲曲的意義進行概述,提出了現階段韻戲曲在幼兒教育中,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戲曲;幼兒;傳統(tǒng)文化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5-0206-01
戲曲和唐詩宋詞一樣,都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更是文化多樣性的一種具體體現,尤其是在現階段推行素質教育改革中,需要根據幼兒自身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戲曲教學,一方面,為廣大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拓寬路徑。另一方面,培養(yǎng)幼兒的民族情感注入新的活力。
一、在幼兒教育中融入戲曲的意義
現階段,我國對學生的教育投入力度較大,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更多的解放思想,深入人心。我們必須要對幼兒教育的現狀進行變革,充分融入各類新思想,幫助更多的學生提升綜合素養(yǎng),不僅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而且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中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培養(yǎng)廣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因此,在現階段幼兒教育中必須融入戲曲文化,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讓每個孩子的心里都有戲劇音樂。
二、戲曲在幼兒教育中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途徑
(一)通過戲曲培養(yǎng)幼兒的民族精神。對于戲曲來說,它是我國傳統(tǒng)民族藝術,它融入了文學內涵、美術素養(yǎng)、表演等各項內容,滲透在廣大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F階段在學生綜合素養(yǎng)教學改革中,對民族音樂教育提出重點化的改革方案。應該將傳統(tǒng)的曲藝作為提升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中心內容。在幼兒教育改革中,要充分使用當地區(qū)域的資源,每個區(qū)域都有不同的戲曲文化京劇、黃梅戲、豫劇等。無論哪種劇種,都包含著該區(qū)域人民的文化結晶,最大限度內體現著本土文化。通過欣賞戲劇《花木蘭》,讓更多的幼兒樹立愛國主義情懷。告訴學生,現在和平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愛國民族精神,更是每個人立身之本。讓廣大學生在傾聽戲曲中培養(yǎng)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以國家為傲。在汲取戲曲養(yǎng)分的同時,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二)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在進行吸取教育中所選的戲曲必須要符合該年齡段幼兒的特點。只有抓住幼兒的喜好,才能更好地開展戲曲教育,可以讓幼兒傾聽《草原英雄小姐妹》。讓他們在鑒賞過程中感受到龍梅和玉榮,在風雪中到勇敢。教師可以在廣大幼兒聽完京劇以后表達自己內心的見解,也可以進行積極的討論。在表達和討論過程中,實現戲曲教育的功能,讓更多的學生對戲曲感興趣,能在最大限度發(fā)揮戲曲的教育功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戲曲的魅力。教師也可以在戲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繪制臉譜。通過動手實踐,讓學生參與到戲曲文化中,除此之外。在進行戲曲教育中,廣大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戲曲表演。提高和戲曲之間的互動性,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戲曲文化的美好內涵。從而促進廣大的學生主動參與到戲曲教育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他們對戲曲的認識更加全面,在進行戲曲教育,同時,避免理論說教現象的產生。
(三)通過歌唱教學幫助幼兒吸收文化精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戲曲教育更是一種歌唱教學可以在信息群教育中讓學生學唱黃梅戲。戲曲學習過程中,由于唱詞抑揚頓挫、富有音樂美感,很多學生就會產生興趣。在戲曲學唱過程中,在深入具體的情節(jié)會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戲曲表演過程中,一方面,它能有效的提高戲曲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它也擴展了課堂教學活動,讓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比單純說教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戲曲鑒賞的美感,讓更多的學生,產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挖掘學生創(chuàng)作的潛能,從而實現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三、結語
根據以上文章內容,在幼兒教育中滲透戲曲教學,能有效地弘揚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戲曲教育中,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民族精神、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讓更多的學生通過歌唱教學,更好的吸收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讓更多的學生徜徉在戲曲的海洋里,感受我國偉大民族藝術的芬芳。近年來,素質教育滲透到全國各個區(qū)域,學生們更是弘揚我國優(yōu)秀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主力軍,應該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我國民族藝術魅力。在此過程中,必須要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擔起重要的職責,幫助更多的學生愛上我國傳統(tǒng)文化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者,繼承者。讓這些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藝術滲透到孩子的心中,培養(yǎng)每位學生具有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讓戲曲文化成為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更多的學生在欣賞戲曲音樂過程中,豐富人文內涵,提高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花.在幼兒教育中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J].藝術教育,2010(12).
[2]左雯霞.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幼兒園課程整合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08).
[3]張玉梅.幼兒民間藝術教育內容選擇原則與實施策略初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7(01).
[4]李姍澤.學前教育應重視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論民間游戲在幼兒園課程資源中的地位和作用[J].課程.教材.教法,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