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純子
建隊節(jié)那天,學校隆重的入隊儀式結(jié)束后,一名一年級班主任急匆匆地跑過來找我:“丁老師,我們班有個孩子小A是少先隊員,卻沒戴到紅領巾,你說怎么辦呀?”
盡管還沒弄清原委,我卻迅速陷入自責中。根據(jù)經(jīng)驗,我清楚地知道,入隊對于剛進校的一年級小朋友來說,是他們心中最重要的事,在眾人矚目下戴上鮮艷的紅領巾,是多么光榮和自豪!小A肯定是很失落的!聽班主任描述:“在給新入隊隊員佩戴紅領巾這個環(huán)節(jié),小A說在電子屏幕上看到了自己的照片,也聽到主持人念了自己的名字,于是很開心地上了臺,期待著大哥哥、大姐姐為她戴上鮮艷的紅領巾??墒堑妊降妊剑蜎]有看見哥哥姐姐們過來……我意識到,一定是我們在儀式中漏掉了這個孩子!怎么辦?怎樣才能讓孩子心里不失落呢?
我立刻找到當時負責給“新隊員戴紅領巾”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老師。老師說:“當時臺上人有點多,場面有點亂,但是我記得應該戴了!”我從交流中感覺到了一絲不確定。好吧,問題出現(xiàn)了問責已于事無補,當前我們要馬上去解決問題。直接把紅領巾給孩子戴上?不行!這樣太隨意,說不定會讓孩子更失落更遺憾;可是,那么大場面的入隊儀式,也不可能因為一個孩子而重來一次??!
我們找到學生中心的學生長,告知她情況,想聽聽她的想法。沒想到孩子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茅塞頓開:“丁老師,我們重新單獨再給小A戴一次紅領巾吧!”我滿臉疑惑地問:“單獨?怎么單獨呢?”她說:“雖然全校的入隊儀式已經(jīng)結(jié)束,但我們可以帶著隊旗、入隊詞、紅領巾去一年級教室,在全班同學前給小A單獨再舉行一次!”太棒了!這一定是小A同學想要的!
于是,我們精心策劃了一場屬于小A一個人的入隊儀式!
和班主任溝通后,學生長邀請班主任擔任儀式主持人,邀請我和另一名學生中心干部擔任出旗手。一切準備就緒,學生長手端著折得整整齊齊的紅領巾來到101班。隊旗入場后,伴隨著《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的響起,學生長親手為新隊員小A戴上紅領巾,敬隊禮并告知新隊員怎樣行好隊禮。接著,學生長帶著小A,舉起右拳,面向隊旗進行嚴肅而又莊重的宣誓儀式。小A再次舉起右拳,激動得有點語無倫次:“我……我……我一定會認真學習,嚴格對自己,做一名很好的少先隊員。請……請相信我!”教室里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就這樣,一場完整、有儀式感的入隊儀式在101班落下帷幕。
幾天后,我私下詢問班主任:“小A狀態(tài)怎么樣?”她告訴我:“狀態(tài)特別好!”班主任拉著我興奮地說:“小A在家一直都是起床困難戶,每天早上媽媽可頭疼了。但神奇的是,那天戴上了紅領,媽媽就對她說了一句‘你現(xiàn)在是一名少先隊員了,真替你驕傲!第二天小A就請媽媽定好鬧鐘要求自己準時起床,第三天就自己主動穿衣服、刷牙、洗臉……到現(xiàn)在一直堅持著。現(xiàn)在是積極又自主,并且還成了‘暖心小姐姐,主動去幫助班上的同學。最重要的是紅領巾時刻佩戴胸前呢……”
一場一個人的入隊儀式,讓失落的孩子“看見”了自己,我們再麻煩一點又有什么關系呢?
在這樣的文化浸潤中,像“一個人的入隊儀式”這樣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發(fā)生著。老師們心中有一個準則:只要是對孩子有利的事情,就是值得做的!老師們知道,怎樣才是真正地“看見”孩子,以“人”的發(fā)展為教育之根本。因為,學校給足了老師們這樣的體驗,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時刻向老師們傳遞著這樣的理念,讓老師們感受到人格被尊重、做法被鼓勵、需求被關注的過程會給人帶來怎樣巨大的生長力!
(作者單位:宜都創(chuàng)新實驗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