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上海美術界“為謀聯(lián)絡情感,切磋學術,并興辦有關美術界福利事業(yè),促使美術運動之蓬勃起見”,由虞文、鄭午昌、孫雪泥、江寒汀等發(fā)起舉行“美術茶會”。擬定每星期集會一次,實則不定期舉行美術茶會18次,召集人多為居住上海的美術界著名人士。雖名茶會,藉茶話之形式輕松,但設想頗具深意:
左圖/《美》第1號(上海圖書館藏)
中圖/許士騏《美育與民族精神》(《美》第8號)
右圖/《美術年鑒》(1947年)
因鑒于歷來美術集團與集團之間,平時頗多孤立而缺乏聯(lián)系,美術家個人與個人之間,亦時有相侵相輕之惡習,致美術運動之推動,阻礙殊多。且美術家平日往往獨善其身,與社會各界之關系甚為膚淺,而社會人士之視美術家,亦多隔膜,因有籌組一近似美術團體聯(lián)合會之倡議,連貫縱性美術單位,為橫性發(fā)展,以此機構(gòu)為橋梁,而非以領導自居,專以輕松姿態(tài),融合各界……逐漸與美術家發(fā)生密切聯(lián)系,無門戶派別之成見……
同年8月編輯出版會刊《美》,為美術茶會上的非賣品,分贈與會來賓,共發(fā)行11期,曾刊載陸丹林《美是什么》、承名世《中國畫與西洋美學》、許士騏《美育與民族精神》、傅抱石《中國藝術與中國藝人》等文。
上海美術茶會得到藝術界熱烈響應,盛極一時。1948 年2月第18次茶會時,上海本地會員已激增至2016人,各地會員184人。
1948年10月10日,上海美術茶會編印出版了《美術年鑒》,這是民國時期唯一一部美術年鑒,也是中國第一部美術年鑒,共658頁,輯錄美術家1400多位,美術作品800多幅,美術論文40多篇?!霸匀曛佬g界動態(tài)為限,惟團體史料,自清末以降,素乏紀錄,恐其湮滅,盡加搜羅”,故而彌足珍貴。俞劍華在序文中稱贊曰:“現(xiàn)在在兀臬不安的時局下,在飛皇騰達的物價下,在朝不保夕的生活下,在印刷紙張制版種種困難的條件下,想不到美術茶會卻有沖破籓籬,不顧一切的勇氣,而來出版在中國破天荒的美術年鑒,這消息不但使人興奮而且使人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