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龍
蘇霍姆林斯基說:“書——也是學校,應當教會每個學生在書的世界旅行?!倍嗄甑慕虒W經驗使我深信,學生智力開發(fā)決定于良好的閱讀能力。因此,我大膽地推行以課內閱讀為主,課外閱讀的為輔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多讀書、會讀書。
培養(yǎng)會讀書、愛讀書的一代新人,是基礎教育迎接21世紀挑戰(zhàn)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教給學生正確的、科學的讀書方法,拓寬知識面,陶冶情操,培養(yǎng)自學能力,是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渠道。我在多年的教學活動中,摸索出一些引導學生閱讀的方法,略述于下:
一、加強指導,培養(yǎng)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彼?,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首先就要從課內閱讀指導開始,因為課堂是師生接觸最廣泛,也是教師最能對學生施加影響力的地方,特別是小學生,課內閱讀是他們閱讀的主陣地,課堂上只要引導得法,對學生課內外閱讀能力的提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借助故事誘讀、跟著感覺走、任其“讀”等多種形式,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在教學過程中盡量讓學生多角度、多側面、多種類、多形式地閱讀,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閱讀的自覺性。讓學生如饑似渴地去吮吸、去猜度、去感受、去聯(lián)想、去分析、去比較、去概括、無拘無束地享受閱讀的樂趣。使之“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fā)展”,把閱讀的最終著眼點和歸宿指向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傊箤W生學得好,就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喚起強烈的求知欲。正如愛因斯坦說的那樣:“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情才是最好的老師?!?/p>
二、鼓勵質疑,大膽探索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讓學生在閱讀中能多問幾個為什么。古人說得好:“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睂W會質疑,是探究的前提。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鼓勵學生質疑,敢于向教材,向教師挑戰(zhàn),而且還要善于抓住課文中那些富有創(chuàng)意的地方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變單一定向的僵化思維為逆向或多向的活躍思維,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現(xiàn)、想象事物的未知領域;想象事物的運動和發(fā)展趨向。所以應該對他們進行鼓勵,支持他們大膽探索,并不斷地提出新的問題,直至他們獲得某一方面的知識。鼓勵學生在閱讀中質疑,大膽探索,能使學生充分地品嘗到閱讀和提出問題的關系,在閱讀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做課外閱讀真正的主人。
三、開展閱讀教學,促進知識積累
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認為“積漸成學”是讀書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律,廣泛閱讀、熟讀成誦,記住于心是儲備語言材料、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語言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小學階段是人生中記憶力最旺盛的時期,讓學生盡可能地把那些好詩詞,好文章,好段落、好句子背誦下來是閱讀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工作。為了讓學生真正記得住,在教學實踐中,我設法引導和鼓勵學生多閱讀、多記憶,并且指導采用“讀→思→記”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閱讀記憶。
首先是“讀”,在閱讀一篇課文的過程中,一般遵循“快讀→略讀→精讀”的次序。堅持以精讀訓練為主,以略讀、快讀訓練為輔,樹立精讀、略讀,快讀“三法合用”。先用快讀法,迅速選擇閱讀材料。再用略讀法,迅速抓住閱讀材料中的主要內容,確定閱讀重點。后用精讀法,正確而有創(chuàng)見地理解閱讀材料,從而達到自己的閱讀目的。
其次是“思”??鬃诱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梢?,學與思是閱讀教學過程中有機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教材只是個例子,課堂訓練只是個途徑,培養(yǎng)學生自覺讀書和主動創(chuàng)新才是最終目的。因此,要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從大量的課外讀物中汲取更豐富的營養(yǎng),教師可通過“談心得”“新書屋”等活動,引導學生展示讀書成果,暢談讀書心得,交流讀書經驗,介紹優(yōu)秀課外讀物。就勢抓住時機,引導學生讀、議、辯,從而達到“以讀促思,以思促讀”的境界。
四、提高閱讀水平,強化實踐運用
運用就是“舉一反三”,是讀書內化的最高層次和最后歸宿。如何幫助學生完成語言學習過程中從感悟積累到運用的跨越呢?
1.讀說結合
充分利用那些情節(jié)感人、敘述生動、故事性強的文章,利用少先隊活動時間,讓學生以講故事的形式來進行復述故事,這樣學生就主動進入語言實踐的過程。如學過課文《草船借箭》,學生首先要基本記住原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語言, 然后用自己的語言以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這就達到了讀與說的結合。
2.說寫結合
第一,在“說”中“構思”。初學寫作的兒童對同樣的題材,說清了再寫與不說就寫,效果大不一樣。第二,在“說”中感悟“寫法”。一篇文字優(yōu)美、描寫生動的好文章,對學生會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學生通過對文章的“說”的過程,能感悟到文章的寫法,領悟作者的獨具匠心的設計安排等,這樣做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三,“說”“寫”結合??陬^語言是書面語言的先導,學生通過“說”“寫”結合后,就掌握了很多的語言材料、大量的句式、大量的段篇,這樣才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做到出口成章,下筆有神。
當然,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式遠不止這些,但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認為小學生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繼續(xù)和延伸,它能讓學生既學到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又能提高閱讀和分析能力,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所以,在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時,不僅要指導得法,使學生學到正確的閱讀方法,而且要注重對閱讀效果的檢查,鞏固已取得的成果,強化閱讀的認識功能和實踐功能,這樣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