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琪 董靜 馬秋平
[摘要] 目的 探討情景互動系統(tǒng)在康復醫(yī)學科康復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該院自2017年6月—2019年1月期間康復醫(yī)學科收治的腦卒中40例,利用隨機法將其分成參照組與治療組,參照組行常規(guī)康復管理方法,治療組在參照組方法的基礎上應用情景互動系統(tǒng),對比兩組患者運動功能水平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施以不同康復管理方法可知,參照組患者FMA評分為(54.38±8.63)分,BI指數為(57.23±11.14)分;治療組患者者FMA評分為(76.34±8.63)分,BI指數為(86.31±11.57)分,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康復醫(yī)學科的康復管理中應用情景互動系統(tǒng),能夠完善康復管理制度與方式,提高康復管理的服務標準,促進患者的康復,值得應用推廣。
[關鍵詞] 情景互動系統(tǒng);腦卒中;護理管理;康復訓練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6(c)-0030-02
腦卒中的主要癥狀以肢體功能受損為主,即所謂的偏癱,據有關數據顯示,腦卒中近些年的發(fā)病率極高,該病癥對患者的正常生活與行動能力影響十分惡劣[1]。醫(yī)學專家研究表明,腦卒中患者如果在早期進行優(yōu)質的康復訓練,可有效恢復肢體功能受損程度,改善肢體運動功能,且功能性鍛煉有利于同側腦循環(huán)的構建,對重建病灶周圍組織起到積極作用,進而加速患側康復,使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生活[2]。目前,康復醫(yī)學科是負責腦卒中康復治療的主要科室,但是在對患者進行康復管理時更多使用傳統(tǒng)的康復訓練方法,其訓練連續(xù)性及有效性相對較弱,對患者恢復肢體功能的進度有不利影響,因此,完善腦卒中患者的康復管理干預措施尤為重要。該研究以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針對情景互動系統(tǒng)在康復醫(yī)學科康復管理中的應用情況進行探討,并分析其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康復醫(yī)學科收治的腦卒中40例,利用隨機法將其分成參照組與治療組,所有患者經臨床診斷與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腦卒中,且均自愿簽署參與研究知情同意書,并排除臟器嚴重異?;颊摺⑸裰静磺搴途窦膊』蛘咭缽男暂^差患者。參照組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齡45~72歲,平均年齡(53.41±1.27)歲,偏癱部位:左側11例,右側9例;治療組患者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齡44~75歲,平均年齡(54.09±1.35)歲,偏癱部位:左側13例,右側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情等方面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康復管理法,其具體內容為:首先,康復治療師在患者入院后認真了解并掌握患者一般資料,提高患者與家屬對腦卒中護理管理康復訓練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患者康復的信心,使患者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其次,在對患者制定康復管理計劃時,避免患者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注重營養(yǎng)均衡;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進行康復管理時,及時為患者更換被褥,保持病房的干凈整潔,為患者的康復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使患者可以保持平穩(wěn)的心情,接受康復訓練。最后,康復治療師需根據患者身體的實際情況與病情的變化為患者制定關于康復管理的康復訓練計劃,其計劃內容主要依托傳統(tǒng)康復訓練器械,如進行行走訓練與拿放東西的訓練等。
情景互動系統(tǒng)。情景互動系統(tǒng)主要利用VR技術中沉浸性、交互性以及構想性的特點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在對患者進行康復管理時,應用VR技術使患者在虛擬的場景中出現身臨其境的感覺,如同置身于真實的世界中,通過患者與虛擬環(huán)境中各種對象之間的交流,使患者能夠對虛擬環(huán)境的物體進行操作,并得到相應的反饋,讓患者可以沉浸在虛擬的世界中,不僅可以在此過程中可以獲取新的知識,同時能夠提高患者感性與理性認識,并在虛擬場景的作用下引導并刺激患者患側運動能力。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不同情景的互動訓練,在多樣場景的刺激與針對性訓練下,提高患者運動能力,如拋接球,要求患者向目的地行走的同時虛擬的拋接籃球,以此進行平衡與協調能力的訓練;如視覺線索游戲,在虛擬的道路上為患者提供一個視覺線索,將此線索始終位于患者腳前方,鍛煉患者的行走運動能力;如虛擬飛行任務,讓患者將腳放置于相連接的踏板上,訓練患者用腳駕駛虛擬飛機的運動控制能力。此外,在情景互動系統(tǒng)中,將寬闊的屋子作為訓練室,減少患者在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意外的機會,增強康復訓練的安全性,且情景互動系統(tǒng)中具有多樣的訓練方案,可以增加患者訓練的樂趣與興趣,使患者由被動訓練變?yōu)橹鲃舆M行情景互動,提高康復的效果。在患者每次應用情景互動系統(tǒng)后,康復治療師應及時對患者的治療數據與訓練信息進行存儲,便于主治醫(yī)師及時掌握患者康復訓練的情況與病情的變化,進而適當地對整體的治療方案進行調整。
1.3? 觀察指標與判斷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運動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定,其中運動功能評定以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 (FMA)為標準,總分為100分,分數越低,其運動功能越差;日常生活能力使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I指數)進行評估,總分100分,分數越低,其日常生活能力越差。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施以不同康復管理方法后,可知參照組患者FMA評分為(54.38±8.63)分,BI指數為(57.23±11.14)分;治療組患者者FMA評分為(76.34±8.63)分,BI指數為(86.31±11.57)分,治療組的治療數據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04,P=0.01;t=8.09,P=0.01)。
3? 討論
情景互動系統(tǒng)本質上來講是一種以科學技術為媒介,通過計算機模擬現實世界的虛擬技術,其主要功能就是創(chuàng)造一種使人身臨其境的感受,利用這種感受,患者投入其中進行康復訓練[4]。該系統(tǒng)運用到康復管理中,為該領域提供更多的可能,其主要優(yōu)越性有以下幾點:①讓患者用自然且真實的方式與虛擬對象或環(huán)境進行互動,并使患者具有感官和視覺的刺激;②情景互動系統(tǒng)具有優(yōu)于人類教練的耐心,患者可針對自身癥狀進行反復訓練,系統(tǒng)將提供更為統(tǒng)一、一致的訓練模式;③現實環(huán)境下的訓練難免具有危險性,情景互動系統(tǒng)剛好避免了由操作引發(fā)危險的可能性;④虛擬環(huán)境中推出的康復訓練及其接近現實生活,所以接受虛擬的訓練能夠更好的運用到真實生活[5-6]。總的來說,情景互動系統(tǒng)能夠解決現階段臨床面對的康復局限性,其存在著更高的安全性和趣味性,有著巨大的開發(fā)價值。在我國基層醫(yī)療體系里,康復治療資源十分匱乏,許多醫(yī)生自身技術不夠硬,且醫(yī)學技術也不完善,這為情景互動系統(tǒng)的應用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另外,許多社區(qū)和家庭也出現開展康復治療的趨勢,同樣為情景互動系統(tǒng)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未來,隨著科技水平進步一開發(fā),康復治療市場逐步擴大,情景互動系統(tǒng)在康復管理中將會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情景互動系統(tǒng)已在運動康復和日常行動康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不過依舊缺乏大數據、高質量的臨床試驗結果,為了使情景互動系統(tǒng)更好地服務患者,更契合地應用于康復治療,今后醫(yī)療工作者應致力于彌補上述不足,重點記錄臨床數據,讓情形互動系統(tǒng)更加普及。該研究通過對康復管理方法的探討,可知治療組患者其運動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顯著,由此證明相對于傳統(tǒng)的康復管理方式,在康復醫(yī)學科進行康復管理時應用情景互動系統(tǒng)能夠提高患者康復效果,促進患者運動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
綜上所述,康復醫(yī)學科康復管理中應用情景互動系統(tǒng),能夠增強對康復治療的信心與康復訓練的樂趣,提高患者的康復訓練依從性,促進患者的運動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對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毛嘉媛,陳曉鋒,金欣,等.基于步態(tài)分析系統(tǒng)觀察Bobath聯合中藥燙熨在腦卒中后偏癱步態(tài)的康復療效[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9(3):1-5.
[2]? 鄒穎,戴天嬌,徐勤磊.我國腦卒中社區(qū)康復研究進展[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9,10(4):92-94.
[3]? 黃春紅,宋雅楠,馬星,等.減重步行機器人訓練對腦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響探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9,48(1):51-53.
[4]? 吳歷,柯香君,吳旋,等.4C延續(xù)性護理管理模式在腦卒中康復期患者臨床應用中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36):4,8.
[5]? 譚妍.缺血性腦卒中早期康復臨床護理管理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3):171-172.
[6]? 田然,范俊杰,柏敏,等.虛擬情景互動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7,29(16):94-97.
(收稿日期: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