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慧
摘 要 幼兒特別在意教師的評價,因此教師要善用評價的藝術激勵幼兒。但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的評價方式還比較簡單落后,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指南》精神,打破傳統教育理念的慣性影響,在教學活動中開展科學的教育手段。本文首先分析教師的評價對幼兒美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進而分析了當前教師評價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有效評價策略。
關鍵詞 幼兒;美術教學;評價;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6,F272.5,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9-0045-01
幼兒在藝術領域的感知有別于成人,因為自身的年齡特點,幼兒在情感表達上較弱。幼兒的美工區(qū)自主活動中,創(chuàng)作的作品往往是幼兒真實的情感表達和美好向往。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藝術行為給予幼兒充分的肯定,尊重幼兒的藝術表現,發(fā)掘幼兒的藝術細胞,教師不能以成人的審美去要求幼兒的作品,這樣只會扼殺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因此,我們要正視現下美術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去探尋科學而有效的評價策略,給幼兒以創(chuàng)作的支持,心靈的觸動,使之在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得以更好的發(fā)展。
一、評價在幼兒美術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性
評價是一種積極的教育手段,可以在美術活動中和消除幼兒不敢畫、畫不好的不良情緒,激勵幼兒大膽想象,勇敢嘗試。只有在認識幼兒的主體性、差異性基礎上,給與恰當的評價和鼓勵,才能讓幼兒樂于畫畫、敢于畫畫,并自由發(fā)揮其無窮的想象力。
二、幼兒美術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一)美術“專業(yè)”觀念下,評價重結果、重技巧
成人眼中的“專業(yè)”美術作品要求是繪畫基本功要扎實,注重寫實和繪畫的技巧,甚至對于一個物體、一個場景該如何畫的逼真,都有一套可背誦可掌握的秘訣。幼兒園的美術教學也或多或少受到這種“專業(yè)”審美要求的影響,以前幼兒的繪畫學習一開始就被控制在教師統一指導統一下筆的過程中,幼兒原本腦洞大開,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造力就此被扼殺,更談不上自主探究,他們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毫無個性。
(二)“大家好”思想下,贊美語空洞而泛泛
在美術活動中教師的評價過于空洞,類似不錯、很棒、厲害等空洞的評價詞匯讓幼兒覺得教師在應付,造成幼兒的繪畫興趣不足。對于畫的不盡如人意的幼兒,教師要么批評他“亂涂亂畫”,要么對其置之不理,聽之任之,或者會使其繼續(xù)按著不盡如人意的軌跡繼續(xù)發(fā)展,導致能力無法得到提高。
(三)“一言堂”主觀臆斷,評價忽視幼兒主體性
美術活動中教師的評價機制應該多元化,然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教師一人評價,幼兒缺少發(fā)言權的現象。
三、美術教學評價有效對策
(一)尊重、悅納——“情緒激勵”策略育興趣
幼兒年齡尚小,可塑性極強,教師的善意評價將改變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因此在組織美術活動評價時教師要做到平等尊重、標準合理。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教師要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孩子,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象盡情涂鴉,尊重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藝術表現力,用欣賞的眼光來看他們的作品。在評價過程中,評價的標準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像不像”來評判,而是站在幼兒的角度,以幼兒天真爛漫的眼光來欣賞作品,發(fā)現其中的閃光點。
(二)傾聽、理解——“畫外話”策略知心聲
《指南》建議我們“了解并傾聽幼兒藝術表現的想法或感受,領會并尊重幼兒的創(chuàng)作意圖,不簡單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標準來評價?!痹u價,是建立在了解、熟知的基礎上的。對待孩子的藝術創(chuàng)作,不能用傳統的成人式的眼光去看作品的線條、色彩、意境等等,這樣的評價標準對幼兒來說未免要求過高。我們需要做的是仔細觀察幼兒的創(chuàng)作過程,了解其內心的創(chuàng)作意圖,在認識作品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評價。
(三)具體、明確——“目標指向”策略顯實效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對幼兒美術作品的評價角度很多,可以評價幼兒作品的色彩、線條、布局、整體美感等等,因此,在評價幼兒作品時教師可以對幼兒美術作品進行多角度評價,確保每位幼兒都能發(fā)現自我閃光點,并在教師的評價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及時改進,推動幼兒繪畫水平的提高。
(四)豐富、多元——“過程分解”策略提質量
我認為課堂評價要做到時間合理,形式多樣。時間上,教師的評價要貫穿課堂始終,對幼兒在課堂活動中產生的任何一次有意義的小舉動都要進行及時評價。這樣幼兒們就知道了自己表現好的地方會繼續(xù)保持,而其他幼兒為了獲得教師的表揚也開始模仿好的行為。
幼兒園美術評價活動中,教師要從《指南》的要求出發(fā),把幼兒看成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愛好,給他們自由探究的空間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恰到好處又富有針對性的評價,讓他們在美術活動中,盡情地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飛翔,并從中體驗探索的樂趣,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胡軍輝.讓幼兒園美術活動分享評價環(huán)節(jié)更有效——以大班美術活動“白樺林”為例[J].幼兒教育研究,2015(3):35-39.
[2]周潔.關注幼兒的審美體驗——對幼兒美術活動評價環(huán)節(jié)的幾點思考[J].幼兒教育,2015(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