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語文課程學習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也是學校母語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更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礎。關于語文閱讀,張志公先生說:三分在課內(nèi),七分在課外。可見,除了教材文本的閱讀教學,教師還要科學合理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2013年5月,南寧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南寧教科所)啟動“親近母語,快樂閱讀”實驗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校和老師們意識到,增加課外閱讀量對于學生學習語文意義重大,但同時發(fā)現(xiàn),閱讀教學出現(xiàn)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分離割裂的現(xiàn)象?;谏鲜霰尘埃?016年12月,“語文主題學習”項目走進南寧,在南寧教科所的推動下,先后有80多所學校加入該項目實驗。
“語文主題學習”強調(diào)通過課內(nèi)大量閱讀來學好語文,即學生在課堂三分之一的時間里學完教材中的課文,剩余三分之二的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閱讀。實驗學校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研發(fā)了語文單元教學的“六大基本課型”:單元預習指導與分享課、基礎方法指導課、精讀引領品評課、組文閱讀實踐課、讀寫延展表達課、主題綜合實踐課,倡導“學一篇帶多篇”,教學密度高,容量大,綜合性強,真正體現(xiàn)了閱讀教學的高效性。
實驗最初采取的是針對一般學校、一般學生、一般師資情況下都適用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經(jīng)過兩年多的實踐探索,教師們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在專家、學者的指導下,語文閱讀教學方式有了更大的普適性。
聚焦課堂,以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為目標的“語文主題學習”,不僅改變了教師的備課方式和教學方式,還改變了原有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結(jié)構(gòu),凸顯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課堂上擁有更多自主閱讀探究的時間,使閱讀教學更具深度和廣度。
(編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