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凌飛
【摘 要】 在海拔較高的險峻山區(qū)跨越地形或在河網海濱地區(qū)連接兩岸時,常選擇設計和建造大跨徑懸索橋,因其本身柔度大,大跨徑懸索橋的抗風穩(wěn)定性成為要重點注意的問題。本文主要從大跨徑懸索橋施工和成橋兩個階段討論橋梁的抗風性能。
【關鍵詞】 大跨徑懸索橋 施工階段 成橋階段 抗風研究
0 引 言
隨著交通量的增長,在江河沿海及高山峽谷地區(qū)修筑跨越地形的橋梁的需求日益增加。作為大跨徑,施工工期較短的懸索橋成為常見選擇。但因其柔度大,且多修筑于風場條件復雜的山區(qū)或河網地區(qū),抗風問題成為懸索橋工程實踐中討論的重點。而在施工階段和程橋階段,其本身的動力響應特性也有區(qū)別,本文著眼于此,查閱了現階段已有的相關研究資料,作出討論及總結。
1 施工階段的風振特點及抗風措施
1.1 施工階段風振特點 懸索橋作為一種柔性的大跨度結構,對其抗風性能的考慮一直是工程建設中的重點。而在施工階段,其本身未形成完整的結構,整體穩(wěn)定性能相比成橋階段較低。尤其在主梁架設時,結構剛度及風穩(wěn)定性往往更低。根據現階段已有研究,本節(jié)主要對施工階段主梁假設對懸索橋抗風性能的影響抗風性能作討論,對它們在主梁拼裝階段的風穩(wěn)性進行綜合評價,得出以下結論。
(1)在主梁假設的最初階段,由于組合在吊攬上的梁段少,其本身不足以產生較大的氣動力,纜索系統(tǒng)對其約束效應明顯,因此對整體結構的氣動性影響較小。此時段內,橋梁整體的風穩(wěn)性較好。
(2)當主梁假設率約在整體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之間時,梁段已經產生了足夠的氣動力,而纜索系統(tǒng)對其約束力較小,梁體自身剛度不足,已假設梁段對整體風穩(wěn)性影響較大,由此造成整體抗風性能較弱。此階段即整個施工過程中顫振風速最低階段。
(3)當主梁拼裝率達到約百分之四十后,整體抗風性趨于穩(wěn)定。但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之間時,又有一次較小回落,是由于此時期結構整體抗扭剛度有所減小。此階段后顫振風速趨于平穩(wěn),結構抗扭剛度與抗風性能逐漸接近成橋狀態(tài)。
1.2 施工階段的抗風措施 在施工階段,主要通過降低顫振和抖振來提高橋梁抗風性能。目前主要的方法有改變主梁架設順序、增設體內索、加裝控制翼板、設置阻尼器等。
(1)改變主梁架設順序。不同的橋型,使用不同的架設順序時,其施工階段的抗風穩(wěn)定性是不同的。
(2)增設體內索。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增加水平交叉索和豎向交叉索能提高梁體的抗扭剛度,以起到增加顫振穩(wěn)定性的效果。
(3)加裝控制翼板。其原理是通過在主梁上設置控制翼板,通過控制翼板的氣動力平衡主梁部分的升力矩,起到提高風穩(wěn)性的效果。
(4)設置阻尼器。這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方法,不論是在施工階段和成橋階段都有使用。通過阻尼器耗散結構受迫振動的能量達到提高抗風性能的目的。
2 成橋階段的風振特點及抗風措施
2.1 成橋階段的風振特點 成橋階段與施工階段相比,橋梁整體結構成形,剛度提高。但由于本身跨度較大,以及成橋通車后附加了車道荷載及車輛荷載,其抗風問題較為突出。本節(jié)主要從橋塔、主梁、纜索系統(tǒng)的風振特點加以討論。
(1)橋塔的風振特點。由于橋塔常采用非圓的鈍體截面形式,在風載作用下,會發(fā)生吸收能量引發(fā)的馳振及旋渦脫落引起的渦振。不論哪一種,對結構都是不利的。
(2)主梁的風振特點。大跨徑懸索橋的主梁一般采用加勁梁形式。其風振分為顫振和抖振兩種。其中顫振是扭轉作用下的負阻尼效應和剛度效應。這種振動發(fā)散后,在流線截面引起彎扭耦合顫振,在非流線引起分流顫振。
(3)纜索系統(tǒng)的風振特點。纜索系統(tǒng)由主纜和吊索兩部分組成,連部分都存在馳振和渦激振動現象。但主纜主要是馳振影響較大,吊索主要是渦激振動影響較大,雨振較小。
2.2 成橋階段的抗風措施 在制定橋梁的抗風措施時,首先要討論不同部分結構的動力響應特點,再具體分析對結構產生主要影響的振動類型,以及引起這些振動的原因。結合這些因素,制定相應的抗風措施。
(1)橋塔的抗風措施。橋塔發(fā)生馳振和顫振往往與橋塔的高度、截面形式及使用材料有關,通過改變上述影響因素可有效改變橋塔的空氣動力響應特性,起到抗風的效果。
(2)主梁的抗風措施。目前一般的方法有穩(wěn)定板法、中央開槽法、箱梁分離法、增設風嘴等。 穩(wěn)定板法就是設置中央穩(wěn)定板或水平穩(wěn)定板,通過導流來提高梁體穩(wěn)定性。
(3)主纜主要面臨馳振的影響,現階段主纜的抗風措施以設置機械阻尼器為主,如 TMD、TLD。
3 結 論
在大跨徑懸索橋的施工和成橋階段,橋梁抗風是不可忽略的問題。 一是由于地形的限制,懸索橋所在的橋位附近一般風場條件復雜,從風荷載的等級來說,常常遇到強對流的大風天氣。 另一方面是由于懸索橋本身的結構柔度大,特別是受風作用下結構受迫振動振動明顯。進一步來說,在懸索橋施工和成橋階段,其本身的抗風性能也有區(qū)別。 特別是在施工階段的主梁拼裝階段,結構體系未形成,抗風性能總體較差。因此更需要采用較精確的非線性模型模擬分析,制定相應抗風措施,確保施工合理安全。
【參考文獻】
[1] 劉竹釗,何憲飛,陳艾榮. 大跨懸索橋施工過程顫振穩(wěn)定分析[ J]. 同濟大學學報, 2002, 30( 5).
[2] 劉高. 增設主梁下風側翼板抑制懸索橋架設階段顫振的研究[ J]. 工程力學, 2001, 18( 5). [3] 陳水盛.陳寶春.淺談鋼管混凝土拱橋動力特性分析以及方法[J].公路.2001(02) [3] 項海帆, 葛耀君. 現代橋梁抗風理論及其應用[J]. 力學與實踐,2007, 29(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