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堯峰
摘 要: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何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者以多年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一些經(jīng)驗與廣大初中英語教師共同來交流和探討。
關鍵詞:自主學習;初中英語;途徑;方法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弄懂相關的知識點,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終生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它是一個教學認知過程,與教學目標和學習方法的有效性息息相關。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靈活性、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去逐步引導學生構建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意識,從而在不斷調整學習方法和強化自我意識中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是我們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現(xiàn)將我在平時教學中應用到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和大家交流學習。
一、 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就要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體”的教學原則,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安排相應的課程,使得每一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阻礙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作為教師,我們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促使學生“愿意學”、“樂于學”并且“會學”。以人為本,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根據(jù)相關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在平等、和諧的課堂中,學生更愿意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學習,學習的效率也相對較高。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應該在英語教學中以人為本,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所謂以人為本,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每一個回答,即使學生給出的答案與正確答案相去甚遠,教師也應該給與鼓勵的目光,并善意地告知學生正確答案。在我所任教的班級,輪流讓每個學生當值日員,每次英語課上課開始前,我讓值日員用英語喊“起立”、“坐下”,然后用英語做一個簡單自我介紹。學生只有在教師不斷的鼓勵中,才能找到學習英語的信心,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熟話說“好學不如樂學”,學生只有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才能做到“愿意學”。
二、 教師對不同學生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分層教學。在當前的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嚴重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導致部分學生完全喪失了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更加不會積極主動的去自主學習英語,這就嚴重滯后了初中英語的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教師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通常的做法,就是將學生分成ABC三種不同的層次,A層次為英語基礎踏實、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B層次為英語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C層次為英語水平不佳的學生。教師再根據(jù)這三種基本情況,一是對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英語學習中找到樂趣,從而主動的對英語進行自主學習;二是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成立英語學習小組,讓A層次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帶領本組成員共同進步,給予進步顯著的小組表揚和獎勵。
三、培養(yǎng)孩子們學習的興趣
認知需要是學生課堂學習中的關鍵因素,對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學生在學習一門新教材或者新知識點時,教師需要根據(jù)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一個認知情境,并將學生帶入情境當中,讓他們感受探究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對于提高自身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在展開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作為輔助教學,圖文并茂,構建有效的探究認知情境,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的目的。
比如在課程《Doyoulikebananas?》一課。這節(jié)課中,所學的單詞詞匯都是與學生平常熟悉的水果相關。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結合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各種水果的圖片。也可以手工制作,在圖片的背后寫上對應水果的英語單詞。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邊向學生展示圖片邊提問:“What’sthis?”學生回答:“It’sapple.”教師再問“Whatcoloritis?”學生回答:“It’sred.”教師問:“Doyoulikeapples?”學生回答:“Yes,Ido.”采用這種情境導入的方法,學生不僅認識了與水果相關的英語詞匯,還鞏固了不同顏色的詞匯知識。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既可以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又可以在情境教學中提升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
四、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
質疑精神的培養(yǎng)是提升學生課堂注意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要素。在課堂學習中,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力,開拓思維,進而激發(fā)英語求知欲、提升課堂學習效率。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目標,還需要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堂內勇于發(fā)表意見、提出質疑,最終幫助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解決英語學習中的各種問題。比如在教學《Goingshopping》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卡片。然后組織學生自主分成兩組。一組上講臺根據(jù)教師準備好的卡片內容進行表演,另外一組猜測。也可以讓兩組學生分別扮演顧客和收貨員。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設一個shopping環(huán)境,并用英語交流。
再比如在講解英語結構“不定式”時,不定式作主語與與V-ing形式作主語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學生單純地學習這一知識點時,對知識點的理解并不深入。這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注入音樂元素,播放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歌曲,并讓學生之間相互猜測。比如英文歌詞為:TogiveyoumyeverythingAslongasyouhappy,youmakemebecomemeaningfuleverytomorrow.學生一聽歌詞旋律、一看歌詞意思,就知道是筷子兄弟的《小蘋果》。然后教師再講解不定式作主語與與V-ing形式作主語的差異。
學生在質疑和猜測過程中,既可以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又可以通過質疑培養(yǎng)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五、結束語
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是社會的要求、時代的需要。我們要認真研究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教學,真正解決好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方面理念和操作層面上的問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英語的需求,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個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盈池.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實際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2016.06.
[2]楊紅梅.淺談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中學生英語》.2017,05.
[3]黃永華.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培養(yǎng)策略探析[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