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穎
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屬于初中地理課程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教材中涉及到大量的圖表內容,而圖表中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只有具備一定的讀圖能力,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地理中的地圖既能夠清晰、直觀地將地理規(guī)律與知識變得具象化,降低理解難度,還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記憶和理解部分知識要點,所以說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讀圖能力。
繪制地圖,感受地圖魅力
針對初中生來說,為更好地提升個人讀圖能力,首先需要學會繪制一些簡單的地圖,提升對地圖的認知。不過這里提到的繪制地圖并非臨摹教材中的地圖,而是嘗試在原有地圖上繪制一些簡單內容,或繪制一些簡化地圖。對此,初中地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設計一些繪制地圖類的任務,并搭配部分啟發(fā)性問題,引領學生在親自繪制地圖過程中思考,使其形成良好的讀圖意識,讓他們在實踐中親身感受到地圖的藝術魅力,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習慣。
在《黃河的治理與開發(fā)》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帶領學生繪制一幅黃河干流簡略圖,要求他們拿出一張空白紙,從黃河的發(fā)源地巴顏喀拉山開始繪起,一直繪到入海口——山東半島。先畫干流,搭配問題:河的形狀像漢字中的哪個字?流經哪些省區(qū)和地形區(qū)?劃分黃河上、中、下游的河口、桃花峪在哪里?隨后繪出黃河的主要支流。根據地圖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黃河的干流像一個“幾”字;流經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省區(qū)包括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隨后討論黃河的貢獻有哪些?學生仍然根據地圖得出黃河水能豐富,灌溉出塞上江南,擁有旅游資源等,并結合黃河流經的地區(qū)探討黃河的憂患。
這樣學生通過親手繪制地圖,了解黃河的走向和流經地區(qū),初步了解黃河的開發(fā)情況,及上游存在荒漠化和凌汛問題,中游是水土流失,下游是地上河,并討論相應的治理措施。
營造情境,學以致用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其含義是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到實踐的方法來檢驗結果是否正確,讀圖也同樣如此。學生在學習初中地理知識過程中,掌握讀圖能力的最終目的是實際應用,為有效提升他們的讀圖能力,教師需要精心營造實踐情境,為其提供學以致用的機會,真正學會讀圖和應用讀圖技能。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師設置一些實踐性的學習任務,組織學生在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用到讀圖技巧,讓他們更好地提升個人讀圖能力。
在進行《學會閱讀地圖》教學時,本節(jié)課主要介紹地圖的含義、三要素,進一步闡述比例尺的含義、公式、表示方法,及判斷方向的三種形式和一些常用的圖例等。學習完教材內容后,教師設置實踐性作業(yè):地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十分廣泛,掌握讀圖方法對大家很有幫助,你們仔細研究一下地圖有什么作用?以案例形式介紹自己是如何使用地圖的,尤其是比例尺的使用方法。之后,要求學生利用網絡平臺下載一幅本地地圖,采用比例尺計算自己家與學校之間的距離,要想檢測自己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可以專門拿走尺子測量一小段路程,發(fā)現(xiàn)與計算結果保持一致。或者讓學生結合比例尺計算自己家到某一地點打車的車費,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上述案例,教師通過營造實踐情境展開讀圖教學,讓學生在課下親自體驗和動手操作,使其認識到在生活中掌握讀圖方法的實用價值,鍛煉他們的知識應用意識,實現(xiàn)學以致用。
設計懸念,探究知識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在短時間內很難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他們通過反復練習和訓練,才能形成良好的讀圖意識,掌握科學的讀圖技巧。為此,初中地理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應巧妙設計一系列懸念性問題,必要時可借助信息技術優(yōu)勢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情境,以問題為導向吸引學生主動思考和認真探究,最終利用讀圖的方式來解決這些難題,使其充分認識到讀圖的實用價值和重要性,從而提升他們的讀圖水平。
在講解《東南亞——十字路口的位置》過程中,針對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不直接呈現(xiàn)教材內容,而是組織學生在班內開展一個小組活動——“十字路口的位置”,他們在聽到這一活動名字后,往往會產生一定的好奇心。接著,教師設計一系列懸念性的問題:現(xiàn)實生活中的十字路口形狀如何?有什么特點?本節(jié)課中提到的十字路口具體在哪里?大家可以在世界地圖上找出它的位置嗎?怎樣描述東南亞位置、地形、風情?東南亞的方位、范圍和位置分別是什么?周邊有哪些海域?同其他大洲之間是如何進行交流的?交流途徑是什么?在問題引導下學生積極思考,他們通過對世界地圖的觀察發(fā)現(xiàn)東南亞位于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位置。
如此,利用懸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帶著問題學習新知識,在讀圖中了解東南亞的整體情況,發(fā)展東南亞海陸位置和交通位置的重要性,真正理解“十字路口”的含義。
總之,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思維發(fā)展狀況、認知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等展開讀圖教學,增強他們的空間觀念和讀圖意識,使其充分認識和了解到地圖的重要性及價值,教導學生學會閱讀各類地圖,努力提高他們的讀圖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東洲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