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達
核心素養(yǎng)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yǎng)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將核心素養(yǎng)細化到教學背景中,則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底蘊,實現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目標,成為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師要面對的一個主要問題。
英語是一門工具學科,學習的過程中要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訓練,才能掌握這門語言的精髓??梢哉f,英語學習的過程也是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因此要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要先從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入手。
一、語感鍛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
聽力是學習一門外語的基礎?;谛W生愛模仿、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可以多進行聽力訓練,讓學生先聽后學,主要過程分為教師示范和學生模仿兩個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多采用英語組織教學,讓學生頻繁接觸英語,逐漸形成訓練聽覺的意識。例如提問單詞前不要用中文提示,而是用“close your books”,課程開始前來一句“Let’s get ready for class”,這樣的口語難度簡單,學生也都能理解,日積月累自然能達到“一聽會意”的效果。在學生模仿的環(huán)節(jié)中,考慮到學生對英語的整體接觸程度不深、容易犯錯的狀況,教師要時時給予指導和糾正。可以在每次教新課前,先花上3~5分鐘的時間放錄音,讓學生聽;新課學完后再聽一遍錄音,讓學生跟讀,然后就其中出現的詞和短句進行提問或考核,讓學生嘗試英漢互譯,教師再針對錯誤率較高的地方進行講解和指正。因為平時學生使用英語交際的機會不多,英語課堂是主要場合,所以在教學上要避免枯燥重復,以免消磨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多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促使大家集中注意力,專心聽、專心學。例如,在學生基本句式掌握差不多的時候,設置簡單的“接力式”提問游戲。如教師先問座位前排的學生“What’s your name?”等前排學生聽懂問題,做出回答,再馬上提問后面座位的學生一個新問題“Where are you from?”后面的學生回答后再想一個新問題。這樣間接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聽”問題上來,同時腦中又加深了對答案的思考,過程活潑而不失緊張性,聽力水平也就慢慢培養(yǎng)上來了。
二、多肯定多鼓勵,營造開放的口語環(huán)境
口語練習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點,一方面是小學生的內向、羞澀性格使然,另一方面是由于傳統(tǒng)英語注重知識填鴨,而忽略口頭表達。很多學生都不敢于開口說英語,口語水平自然難以提高。因此,在口語習慣的養(yǎng)成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消除思想和心理障礙,鼓勵他們多說、多練,營造一個開放包容的口語練習環(huán)境。然后在學生敢于開口講的基礎上,再提出并指正他們口語中存在哪些錯誤,達到既不挫傷其說話的積極性,又能提高他們英語表達水平的目的。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可以適當設置語境,讓學生們開口練說,發(fā)揮他們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如在課前2~3分鐘,安排學生進行free talk??梢允莾扇艘唤M,主題自由發(fā)揮隨意的英語對話,定期抽取其中一組上臺表演,促使他們提前做準備。再比如設置情境的自由會話,比如說今日是restaurant主題,那大家就進行吃飯和點菜的對話;明天是zoo主題,那大家就談論動物和動物園的話題。這樣既能營造出自由說英語的氛圍,學生也少了許多刻板限制,自然也能暢所欲言了。除了在課堂中講英語,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們將英語運用到課外中。例如組織英語競賽;開設英語板報,大家輪流擴充板報內容;排練簡單的英語話劇和文娛節(jié)目,如《小豬佩奇》中的一段對話等等。不僅是對所學英語內容的輸出,也能借此機會了解到新的英語知識。比如《白雪公主》的譯名是“Snow White”而非“Snow princess”,紅皇后是“Red Queen”,同時queen除了皇后,也有女王的意思。進行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了解英語文化,對這門課程的文化底蘊有一個初步的探索。不再將英語局限在一門課程,而是將它放在一門語言、一種文化的角度來去認識和接觸。
三、多讀多練,養(yǎng)成朗讀習慣
在小學英語中,“讀”的訓練基本是指朗讀訓練,包括拼讀單詞,流暢清晰地朗讀課文,達到語調和語音的基本正確。朗讀英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語法、語感的記憶。在朗讀過程中也能完成對語音和語調的掌握,在培養(yǎng)學生朗讀習慣時,可以從多方面進行朗讀訓練。例如分角色朗讀,學生們幾人分為一組,分別扮演丈夫、妻子的角色,或者是餐廳服務生與客人,讀完各自的臺詞后再交換角色朗讀。還可以跟隨錄音機或多媒體進行朗讀,進行競賽型朗讀,大家比比誰的發(fā)音更準確、語法更流暢等等。在朗讀習慣的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除了經常進行朗讀訓練之外,也要糾正學生某些抄近路的小毛病。例如某些學生運用音譯的象聲詞來記單詞,把“thank you”記成“三克油”“peace”記成“皮死”,不僅有失美感,發(fā)出的音節(jié)也不倫不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學習時要加強學生對音標的學習和掌握,爭取每個學生都能規(guī)范、清晰地朗讀單詞,
四、規(guī)范格式,引導學生流暢書寫
“寫”的訓練對于小學生來說,包含了字跡工整和書面格式規(guī)范兩方面。針對英語學習中很多學生都有筆跡潦草的毛病,寫出的句子歪歪扭扭、難以辨認,或者干脆如同狗爬,讀之如讀天書。除了督促他們經常練習書寫之外,也可以選擇部分字跡優(yōu)美、筆跡清晰的范文,供學生們觀摩欣賞,思索自己的書寫中還有哪些不足。另外也要在教學中倡導書寫正確率,爭取一氣呵成,少改或不改。否則卷面左一團右一團墨漬,不但有礙閱讀,試卷質量也大打折扣。至于書寫格式的規(guī)范,因為不同題材的文章有不同的格式要求,例如信件題材要求以“Dear xx”開頭,以“Best wishes ”以及“your xxx”結尾;描寫感受時用“It’s so+形容詞+to do something”。這些小方法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普及給每一位學生。而且從書寫教學開始時,就要嚴格按照格式規(guī)范要求學生,促使他們早日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也需要家長、學校乃至社會的各方面共同配合??紤]到小學階段對英語的接觸程度不深,導致部分家長不像重視語文數學一樣重視英語。這就需要教師與家長保持溝通,達成良好共識。一同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出謀劃策,營造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才能讓學生養(yǎng)成英語學習的良好習慣,為學生進行更高水平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