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娟
摘 ?要:園本課程的建設是實施課程改革,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幼兒園特色的主體,也是園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組成部分。本文主要談以結構游戲為切入口開展結構游戲園本課程的探索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幼兒園;結構游戲;文化內涵;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7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6-0052-01
我們結合幼兒園《綱要》中的要求,在實施前確立了結構游戲活動的培養(yǎng)總目標及分階段目標。具體目標如下:
第一階段目標:喜歡參加結構游戲,擺弄各種結構材料,初步嘗試根據材料的多種特征進行構造,自由表現熟悉物體的粗略特征,體驗結構游戲的樂趣,并知道愛惜材料,愿意配合整理和擺放。
第二階段目標:愿意嘗試用各種材料、方法進行有目的地構造和表達表現作品,并能嘗試用一定的規(guī)則解決構造中的問題,有初步的想象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知道整理材料的基本方法,能整齊地擺放材料。
第三階段目標:能按材料特性有選擇地進行構造和探索,大膽表達、傾聽和評價作品,解決構造中的難題,尊重他人的需要,自覺遵守游戲規(guī)則,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體驗交往合作的快樂,養(yǎng)成物歸原處的習慣。
1.開展結構游戲的主要教育策略和方法
(1)教育策略
第一,層次性策略。根據不同年齡層次的幼兒,教師采取靈活多變的指導策略。如針對小班,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學習和掌握結構材料的基本玩法規(guī)則,并能正確使用;而中大班幼兒則是重點指導他們依據材料本身的特點,在學習正確使用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各種玩法;小班幼兒較多采用直接的指導,通過示范和同種材料的平行結構活動,使幼兒能觀察模仿;而中大班幼兒則較多采用交代任務、建議、提問、討論等引導幼兒主動探索的方式進行結構游戲。
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教師采取相應的指導策略。結構活動的順利展開,需要掌握一定的結構技能。在活動中,我們借助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多種形式,針對幼兒現有的經驗和不同的水平,加以不同的指導,幫助幼兒掌握了更多的建構技能。
第二,激勵性策略。是指肯定幼兒的成功和閃光點,展現幼兒的成果,激勵幼兒勇于上進,獲得成功和發(fā)展。
由于每位幼兒眼里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們注意從幼兒搭建的豐富性來評價作品。在同伴共同觀賞、評價過程中,適時向幼兒提出問題。如,這里搭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些什么?有什么用?還讓搭建的幼兒向大家作一個整體的介紹,這樣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建構技能,更激發(fā)了幼兒良好的情緒體驗。
(2)教育方法
第一,環(huán)境刺激法。通過創(chuàng)設豐富、變化、新穎的環(huán)境,引發(fā)幼兒主動投入到結構游戲研究成果選編結構游戲之中的一種方法。
第二,圖片和范例提示法。根據幼兒的現有發(fā)展水平和能力,教師提供給幼兒圖片或范例進行提示的一種教育方法。
第三,自選法。支持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意愿、選擇滿足自己需求的結構材料、活動方法以及合作伙伴等的一種教育方法。
2.結合結構游戲,進行園本課程的探索
我們根據年齡階段培養(yǎng)目標和教育教學內容,結合主題活動開展嘗試園本課程方案的設計和實施,主要從結構游戲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課程內容設計兩方面進行。
(1)創(chuàng)設良好的結構游戲環(huán)境
第一,創(chuàng)設豐富新穎的物質環(huán)境。我們努力創(chuàng)設具有可變性、新穎性的游戲環(huán)境,因為具有豐富性、變化性和新穎性的環(huán)境能使幼兒自然地受到刺激,起到引發(fā)欲望、驅使活動的作用。首先,我們創(chuàng)設了“娃娃結構樂園”作為專門的結構室,我們在結構游戲室里經常陳列各種結構物,提供各種結構材料,如各種積塑、膠粒玩具、塑料的裝拆建造玩具等,還布置一定的場景,并設置成不同的結構區(qū)域,有的可在地毯上根據主題進行合作搭建,也有的可在桌面、柜面上自主獨立或合作搭建等。
其次,我們?yōu)槊堪嗵峁┝嗽煨酮毺?、一具多用的組合式展示柜,教師再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借助展示柜有創(chuàng)意地設置班級結構區(qū),幼兒可以自主、愉快地去搭建。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教師們力求體現內容的豐富性,展示各種結構物,投放各種材料,布置多樣的圖片、圖案、實物等,使幼兒步人此環(huán)境中就如同進入了一個充滿結構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小世界,心中充滿了愉悅之情。
第二,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心理環(huán)境。我們注重創(chuàng)設寬松的結構游戲氛圍,引導幼兒主動、愉快地活動。如,中二班幼兒在以“房子”為主題的搭建活動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及時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并循循善誘啟發(fā)幼兒用多種的形式搭建,使搭建物更豐富美觀。每當幼兒搭建活動結束后,我們組織幼兒觀賞同伴的作品,加深對作品的情感,并向大家介紹作品的名稱,這樣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建構技能,更激發(fā)了幼兒良好的情緒體驗。
(2)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設計不同的結構游戲課程
在主題活動背景下,我們針對每個年齡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內容,在園本課程的建設中,提供不同的結構材料,在激發(fā)幼兒興趣的同時,滲透結構技能,注重幼兒能力發(fā)展的培養(yǎng),從而多角度地開展結構活動。
以上是我園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結構游戲的一些做法。通過對結構游戲的實踐研究,教師和孩子的智慧潛能得到較充分的開發(fā),師幼在游戲中共同成長,幼兒園的教育質量也得到明顯提升。但是,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如何更好地把結構游戲有機地滲透于幼兒園一日活動之中,進行更有效地整合,使我園的園本課程方案更完善,還有待于我們作進一步的實踐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張萍.傳承魚通文化,強化幼兒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9(18)
[2]李佳紋.瑞吉歐幼兒教育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啟示[J] 教育觀察,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