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敏 李雙燕 安麗芬
摘要:本著為學生全面發(fā)展著想的原則,從構建和諧高效課堂、改革語文作業(yè)方面來切實改變小學生語文課業(yè)負擔過重的問題。
關鍵詞:高效課堂? 減輕? 課業(yè)負擔
小學生負擔過重是長期以來困擾基礎教育事業(yè)的頑癥,嚴重阻礙著全面素質(zhì)教育實施和黨的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已經(jīng)給中小學生健康成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新課程改革對“減輕課業(yè)負擔”非常重視。在學校的積極倡導下,本著為學生全面發(fā)展著想的原則,從構建和諧高效課堂、改革語文作業(yè)方面本人作了如下探索:
一、充分認識“構建和諧高效課堂”和“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之間的關系
學生在開學伊始為什么不想學,不愛學呢?作為小學語文老師,這值得我們深思,也許是因為我們自己平時工作不細致,導致孩子們童心泯滅,走入歧途。為了改變當前教學中學生負擔過重的現(xiàn)象,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以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特別要在課堂上下工夫,即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有效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讓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
二、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率
(1)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主要途徑。眾所周知,拖堂、補課現(xiàn)象是學生負擔過重表現(xiàn)之一。本來一節(jié)課可以掌握的知識,卻要占用學生寶貴的課間休息時間,甚至補課才能掌握,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使得課堂教學的效果下降,學生負擔大大加重,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①高水平的教育教學知識是向40分鐘要效率的強大后盾。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學生本身掌握的知識貧瘠,那么他們又怎能茁壯成長呢?一是學習教育理論,訂閱各類教育報刊,從中獲得教育新信息,吸收新營養(yǎng);二是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吸取精華,擯棄陳舊落后的教學方法,吸取新的教學方法;三是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根據(jù)學生特點,結合自身教學特點,設計出新穎、富有活力的教學過程。②高藝術的教法是向40分鐘要效率的關鍵。要真正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其關鍵是課要上得好。一堂蒼白毫無生氣的課,學生毫無學習興趣,教師講得糊里糊涂,學生聽得模模糊糊,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課上得不好,學生學得吃力,本身就加重了學生的負擔。試想,一節(jié)生動活潑的課堂,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能夠與教師緊密配合,學生學起來效果極佳,而且學得輕松,快樂,這不是減輕學生的負擔嗎?所以每個教師都應該追求高藝術的教法,使自己的教學達到“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理想境界。
(2)要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師要有愛的感召力。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保持最佳的情緒狀態(tài),才能與學生在心理上達到協(xié)調(diào)一致,師生雙方產(chǎn)生活潑、愉快的情感交流。教師在放松、積極向上的氛圍下教學,教學效果自然會事半功倍;其次,積極鼓勵學生善思多問,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見解,允許學生有話說,即興發(fā)表見解。再次,在日常的課上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消化,課后的訓練就可大大減少,無形中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三、改革語文課外作業(yè),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
(1)布置作業(yè)分層次,區(qū)別對待。在平時作業(yè)布置中根據(jù)不同學生學習特點、不同能力選擇不同類型、不同水平和不同數(shù)量的作業(yè):可多可少,可難可易,可抄寫,可作文,也可讀書。比如,在中高年級,善學的學生可不做基本題目,能力差的學生,只要求做基礎題。若對當天的知識已經(jīng)掌握了,就可以選擇別的作業(yè)。引導不同水平的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學習情況的作業(yè),為學生留出更多閑暇開展更有價值的學習活動。盡量不讓機械、重復的作業(yè)占據(jù)學生寶貴的空間和時間。
(2)布置多種形式的作業(yè)。平時習作,許多硬性的習作題目并不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生寫作的興趣和思維空間無形被束縛,作文也就成了一項很煩心的任務。實際上,只要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感受寫下來就是作文,循序漸進不斷引導,作文也就不難寫了。
(3)多布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業(yè)。語文學科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對高年級學生來說,教師應要求他們回家多看時事新聞,對生活中聽到或看到的事物多留心、體驗,再把觀察到的和體驗到的隨時寫下來。通過這些形式,語文作業(yè)逐漸走向開放,學生在豐富多樣的社會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就拓展了語文知識面,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
總之,教師應立足課堂,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讓課堂充滿文化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精心設計布置課外作業(yè),以達到構建和諧高效課堂,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任玲玲.閱讀積累 注重創(chuàng)新――談提高寫作教學實效性的兩個途徑[J].語文月刊,2013(1).
[2]王羽左.小組輪流日記:合作生成日記新元素[J].小學語文教師,2006(1).
[3]樊金.淺談小學語文家庭作業(yè)設計的革新[J].現(xiàn)代閱讀,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