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進彪
為了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提出構建“精美校園、精細管理、精妙課堂、精良隊伍、精誠合作、精彩人生”的精致教育辦學理念,開展符合我校實際的“精致教育”教學模式。
一、“精致教育教學模式”模式提出的背景
從20世紀80年代提出素質教育至今已經近30年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從中國教育改革角度看,探索精致教育則是豐富素質教育實踐模式的需要;從教育對學生的影響角度看,探索精致教育是促進學生潛能開發(fā)和個性發(fā)展的需要。
二、精致教育教學模式模式的理論依據
(一)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發(fā)展心理學教授加德納教授認為人在實際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智能是多種多樣的,這些智能可被區(qū)分為七項:語言文字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旋律智能、人際關系智能和自我認知智能。
(二)建構主義是認知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在皮亞杰和早期布魯納的思想中已經有了建構的思想,當今的建構主義者主張: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于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卻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
三、精致教育課堂教學推進策略
“互動教學策略”,通過教師多種感官的全方位參與,促進認識與情感的和諧和互動的教與學關系的生成,它包括探究和深化兩步。
“角色教學策略”,師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互換或設置一個或多個認知角色進行教學活動的方法。
“分層教學策略”,以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為教學原則,根據學生不同情況采用“同步教,異步學”的方法進行教學。
“興趣教學策略”,即是是寓教于樂。
“彈性教學策略”,即:靈活性、機動性,以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和精神負擔為使命。
四、教學模式的學習方式
(一)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己的學習,是主體教育思想在教學領域的反映,以弘揚學生主體性為宗旨,以構建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新型教學結構為核心,主體性是自主學習的靈魂。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主體性。
(二)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的目的是把小組中的不同思想進行優(yōu)化整合,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個人獨立思考的成果轉化為全組共有的成果,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
五、精致教育教學模式的實施目的
教學目標有兩個:一是從淺層次來說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二是從深層次來說從人本主義出發(fā),培養(yǎng)和煥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我意識。
學校經過反復論證希望通過精致教育教學模式的實施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具體來說,通過評價和展示環(huán)節(jié),達到展現自我,促進學習,體驗成功。
六、精致教育教學模式的行動綱領
(一)勇于改革創(chuàng)新。必須依靠教師進行改革,教學改革需要教師去落實,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需要教師去克服,去解決。
(二)克服畏難情緒。改革在路上,所有的教學改革都不是已經設計好的路線圖,都沒有現成的模板,所有復制別人的改革都是贗品,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所以既然進行了教學改革,就要有甘于寂寞,埋頭苦干的勇氣。
七、精致教育教學模式中對教師和學生的觀察維度
對教師:一是看教師是否以身論教,教師要求學生的教師要盡量做到,首先是改革思想意識的轉變,其次是課堂授課方式的改變等;二是看教師是否以學定教,教師只有真正的思考教學,抓住學生學習的本質,才能夠考慮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定位。
對學生:一是看學生的學習完成度,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學質量,是學生的學習整體成績由低向高發(fā)展,只有經得起質量考驗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教學改革;二是看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課堂教學改革的另一個目標就是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跟,跟不上的人越來越多,所以精致教育教學模式是要面向全體,個性發(fā)展。
八、我校構建了精致教育教學模式的主要教學流程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三個階段六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階段:自主探究定向明標(導)(1分鐘)(精準目標)自學指導(6分鐘)
第二階段:互動體驗合作探究(學、展、評)(精細過程)自我展示
第三階段:個性發(fā)展鞏固練習(練)(10分鐘)(精良結果)拓展延伸
九、精致教育教學模式的管理保障措施與成果
(一)思想認識到位:全校領導、教師必須有充分的思想認識,齊心協力,上下聯動,積極考慮教學改革,認真配合教學改革,熱身投入教學改革,做好教學改革的各項保障。
(二)教學模式推進措施
在實施教學模式過程中我們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統(tǒng)一制定教案格式,在教案上直接顯示教學環(huán)節(jié),推進教學模式的建構;組織全校教師進行教學模式的理論論壇,達到每人對教學模式的教育理念和具體要求耳熟能詳。
(三)教學效果評價措施
1、對學生的考核
考核學生學習成績,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以及基本技能形成的情況,也有助于教師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提高質量。
2、對教師的考核
一是二課合一,把模式研討課與達標評優(yōu)課二課合一,把對教師的常規(guī)檢查與推門聽課結合起來。二是在常規(guī)檢查中凡是不符合,不使用教學模式的所有常規(guī)檢查包括備課、上課、作業(yè)等都視為不合格,從評價上保證課堂教學模式的全力推進。
連續(xù)十年來,我校教學質量在東西湖區(qū)一直名列前茅,被區(qū)教育局命名為領航學校。
參考文獻:
[1]張鶴.淺談精致教育[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4(1).
[2]許安富.“精致教育”助推學校內涵發(fā)展——卓同教育的品牌創(chuàng)建之路[C]//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