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娜娜
摘要: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工作的融合發(fā)展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主要改革方向,有利于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此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在組織日常授課活動時,也可以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將信息技術引進到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以便打破傳統(tǒng)教育的桎梏,將理論知識用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到學生眼前,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本文從筆者的實踐教學經(jīng)歷出發(fā),探究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地理;運用策略
高中地理學科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與自然觀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其中包含了諸多地圖、自然景觀、地理現(xiàn)象等內容,只有用更加形象和直接的方式來輔助學生學習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此時,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活動中,不僅能夠進一步促進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還能讓學生學習和理解知識的過程變得更加簡單和有趣,有助于推動教學質量的穩(wěn)定提升,因此地理教師需要在授課過程中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和本學科的整合策略。
一、運用信息技術輔助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一)引進生動圖文資料增添教學趣味性
在地理課上,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來展示與所教理論知識有關的圖片和文字材料,在增添教學趣味性的同時,促使學生將枯燥的文字轉化為直觀的畫面進行理解和分析,有利于激發(fā)其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同時增強其學習的效果。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把教材中所描述的某種自然現(xiàn)象用動圖展示出來,并在上面標注出相關的知識點,讓學生在有趣、直觀的學習活動中更加迅速和準確地把握所學知識的要點,并通過抽象文字與形象場景的結合來內化和吸收知識,繼而不斷凸顯教學的成效。
(二)優(yōu)化課前預習任務和課后作業(yè)形式
運用信息技術,高中地理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課前預習工作和課后鞏固活動進行優(yōu)化,從比較全面的角度出發(fā)來完善學生的學習過程。例如,地理教師可以用信息技術提前設計制作一個簡單的電子文檔,將需要學生預習的內容融入其中,然后通過網(wǎng)絡平臺及時發(fā)送到他們手中,使其自由選擇時間和地點對新課進行預習,并再次借助網(wǎng)絡平臺將自己的預習成果反饋給教師,以便使其制定更為有針對性的授課方案。教學活動結束之后,高中地理教師可再次使用信息技術手段來為學生布置相關的練習作業(yè),要求他們通過校園網(wǎng)上傳自己的作業(yè),方便教師實時閱覽并給出相應的批改意見,繼而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鞏固知識。
二、運用信息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地理教學手段和內容
(一)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簡化課堂教學過程
在高中地理課上,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以便將需要學生探究和分析的地理理論知識融入到更加真實和直觀的環(huán)境中,有利于節(jié)省口頭講解的時間,進一步簡化授課過程。比如,教師可以將課本上的具體知識用信息技術還原成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也可以把課本上描述的地貌景觀的形成過程用短視頻演繹出來,由此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快速了解理論知識內涵,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
(二)設計微課課件降低學生理解難度
地理教師也可以采用信息技術來設計微課教學課件,將教材中比較難的知識內容分解成易于理解的模塊,從概念、現(xiàn)象入手,引導學生一步步探求其中所蘊含的地理知識,然后再用相關案例輔助其運用所學知識對某種地理現(xiàn)象進行解釋,繼而使其充分把握知識的內涵和其應用途徑,有效降低其學習和理解的難度,同時有助于增強其遷移應用能力,實現(xiàn)教學的最終目標。
(三)展示課外資源豐富學生知識儲備
高中地理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具體的知識內容時,還需要使用信息技術來組織相應的拓展教學活動,進而為學生補充更多有效的知識信息,促進其地理學科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此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所講章節(jié),利用信息技術到各個渠道搜集有關的資料,可以是新聞、生活經(jīng)驗,也可以是經(jīng)典的例題和思考題,還可以是某項科研成果,然后通過加工和整合之后將這些課外資源以合理方式穿插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地理知識,不斷增加其學習深度和廣度。
(四)繪制思維導圖整理歸納章節(jié)知識
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高中地理教師還需要定期帶領學生梳理和歸納學過的知識,以便幫助他們了解各部分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輔助其建立更加完整的知識結構。一般來講,教師可以以某個地理名詞為核心詞匯,然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與其有關的知識點逐一展示出來,并運用箭頭來表示其關聯(lián),同時還可以在圖上加入一些簡單的例題,讓學生在觀察和分析的時候在腦海中形成明確的認知,有利于強化其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加深他們的知識印象。
三、結語
信息技術為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的改革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一方面能夠將教材中的平面圖形用更加立體和多元的方式展示出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補充和展示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能夠促進其地理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需要加大教學改革和探索力度,立足實際來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在本學科教學工作中的應用方式和途徑,使其真正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的實效性,助力其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榮利,呂江麗,普剛濤,譚曉東.高中地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卷)[C].2017.
[2]張彩霞.如何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J].新課程(下),2018(10).
[3]張懿.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