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青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提出,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不僅要注重進行知識教學,還要意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通過情感教育的滲透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內容,完善自身知識體系,提升教育教學效果。本文先闡述新課標體系下高中文言文情感教育的必要性,接著提出新課標體系下高中文言文情感教育開展方法,以此發(fā)揮情感教育的作用。
關鍵詞:文言文;情感
在教育教學中情感方面的教學是師生之間進行交流的途徑。在文言文教學中情感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情感教學的重要作用,沒有認識到其價值,也沒有對教育教學方法進行相應的更新。為此,在文言文教學中要能夠注重教材進行剖析,結合學生實際生活進行情感方面的教學,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學效果。
一、新課標體系下高中文言文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學生成長
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內容都是篩選出來的,教學主題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具有向上的能力,對于高中生來說具有極強的引導性。高中階段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好奇心和一定的求知欲望,這個階段學生的記憶容量比較大,價值觀也需要進行引導。在文言文教學中通過情感教育,能夠使得學生在德智等方面進行培養(yǎng)。對于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相對漫長的過程,也是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促進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教育本身具有促進社會發(fā)展的功能,教育教學效果的好壞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社會發(fā)展的走向。當前教育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主要通過學生的學習質量,但是對好學生進行評價的標準不僅僅是成績和學歷,還要能夠從價值觀和潛力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一個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即使具有一定的學歷和成績,也不會為社會發(fā)展奉獻自身價值,甚至會做出危害社會發(fā)展的事情。一些高科技犯罪活動的發(fā)生往往都是由于情感方面的缺失,教育教學中過于功利化。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的人格和價值觀。情感教育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鼓勵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新課標體系下高中文言文情感教開展措施
1.鉆研教材進行情感教育
高中文言文教學中主要是對古人的人事進行記載,要對文言文中的情感進行解讀要能夠從作者的角度。高中文言文的教學內容一般來自《史記》《孟子》,在對這些文章內容進行學習時,首先要能夠注重相關材料的查找,對所處的時代背景進行了解,對寫作主題進行鉆研,對文章內容進行全方位的解讀,感受文章內容自身的魅力。如一些個人傳記的相關知識,例如學習《張衡傳》,在學習這些內容時一般需要了解文章中的主人的發(fā)展背景,分析這些人物身上的精神進行分析,對學生成長給予一定的啟發(fā),完善相應的知識體系。
2.解讀內涵中進行情感教育
文言文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些許遙遠,但是在文言文中體現(xiàn)的精神卻是值得學習的,在當前社會發(fā)展中也是適用。在文言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首先需要做到認真解讀文言文的相關內容,清除其障礙。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注重采用幽默的方式進行教學,盡可能地適應學生的身心特點。將文言文課堂以輕松的方式進行教學,將文言文賦予一定的時代內涵,與當前社會發(fā)展相適應,將傳統(tǒng)文化和當前社會發(fā)展相結合,以此更好地將傳統(tǒng)文化進行傳承。例如在學習《燭之武退秦師》相關內容時,主要是講解燭之武在國家發(fā)展的危難之際利用自己的智慧將厲害關系進行闡述,最終做到不出一兵一卒退敵。通過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意識到智慧的重要性,以此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赤壁賦》相關知識內容講解時,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平等的相關哲理。在當前社會發(fā)展中,平等的觀念依然存在,工作本身不分貴賤,萬事萬物都具有平等性。在《游褒禪山記》中主要是講解有關誠信的問題,要能夠做到實事求是,這也是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通過教育的方式向學生傳達這種正能量,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學效果。在《歸去來兮辭》和《逍遙游》內容中主要表達對自由的向往,主要是在思想、行動、心靈等方面的追求。當前社會發(fā)展壓力比較大,人們需要的是上述情景中的心境自由。在《廉頗藺相如列傳》知識內容中主要是傳達和諧的思想,通過相互之間的互補從而保護自己的國家。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如此,要注重和諧社會氛圍的營造,以此更好地弘揚傳統(tǒng)文化。又如在學習《勸學》和《師說》內容時,都是對文明社會的一種宣揚,處于當前經濟社會發(fā)展中,要能夠認識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此更好地促進教育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結束語
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不僅要注重知識傳授,還要注重情感教學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為了更好地滲透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學中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鉆研,并在其中滲透情感教育。在文言文教學中還要不斷探索情感教育滲透措施,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俊姣. 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情感教育缺失現(xiàn)狀成因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8(30):52-53.
[2]張秋.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論高中文言文的情感教育[J]. 教育教學論壇,2011(09):79-80.
[3]余瓊娜.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中的情感教學研究[J]. 科技經濟導刊,2017(15):171-172.
[4]張翠翠.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 科教導刊(下旬),2015(0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