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華
[摘要]目的:探究3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應用中藥半夏瀉心湯治療的效果。方法:將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3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的方式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于實驗組應用半夏瀉心湯,于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西藥方式進行治療干預,判別治療效果。結果:經(jīng)研究,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采用半夏瀉心湯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病癥進行治療,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癥狀,消除潰瘍面積,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消化性潰瘍;中藥半夏瀉心湯;潰瘍面積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5-240-01
消化性潰瘍屬于當前醫(yī)學臨床領域多發(fā)病癥,大都指的是患者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其患病原因大都與患者自身胃酸分泌量過多、受到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粘膜保護作用下降等因素相關,也與患者胃排空的速度、膽汁反流速度及胃腸肽的作用密切相關,遺傳、生活環(huán)境、精神壓力及長期服用藥物均會導致消化性潰瘍的出現(xiàn)?;颊呋疾『蠼?jīng)常會出現(xiàn)嚴重的疼痛病癥,患者唾液的分泌量會增加,伴有燒心、噯氣、反胃、惡心嘔吐等多種胃腸道癥狀,部分患者體重下降,多汗。若是不能及時采取措施對患者病癥進行治療,將影響患者的正常進食和睡眠,所以下文就中藥半夏瀉心湯對消化性潰瘍進行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3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的方式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中,包含男患16例,女患14例,年齡為32-62歲,均值為(48.74±3.16)歲,病程均在0.9-9.8年,平均病程為(5.45±1.36)年;對照組中,包含男患15例,女患15例,年齡為30-63歲,均值為(48.52±3.71)歲,病程均在1.1-10.2年,平均病程為(5.75±1.03)年。納入標準:兩組患者均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為消化性潰瘍患者,兩組患者均無藥物使用禁忌,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一周時間內(nèi),均未采用其他藥物對病癥進行治療。排除標準: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患者,排除嚴重精神障礙的患者,排除調(diào)查研究過程中未依從醫(yī)囑服用藥物或者失訪的患者,排除未簽署知情協(xié)議的患者。經(jīng)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1.2方法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令患者口服奧美拉唑腸溶片、克拉霉素片及阿莫西林膠囊。奧美拉唑腸溶片(生產(chǎn)廠家:山東新時代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4871;產(chǎn)品規(guī)格:10mg*28s),用法為一次20mg(一次1片),一日1-2次。每日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死顾仄ㄉa(chǎn)廠家:上海雅培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3044;產(chǎn)品規(guī)格:250mg*8s),用法為口服,常用量一次0.25g(1片),每12小時1次。阿莫西林膠囊(生產(chǎn)廠家: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1518;產(chǎn)品規(guī)格:0.25g*50s),用法為口服,成人一次0.5g,每6-8小時1次,一日劑量不超過4g。實驗組采用半夏瀉心湯進行治療,主要以大棗5枚、6克甘草、6克生姜、6克黃連、6克黃芩、6克白芷、15克黨參、6克甘松、10克姜半夏、10克厚樸入藥,若是患者存在腹脹病癥,可以加入8克青皮與8克雞內(nèi)金,若是患者存在反酸病癥,混合8克海蛤殼及1.5克吳茱萸入藥,若是患者存在噯氣癥狀,則需要混合4克旋覆花及12克代赭石入藥。每日一劑藥物,采用清水煎制至200毫升服用。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8周的治療。
1.3療效判定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判別,顯效的評價標準為患者的潰瘍面積消失程度達到90%以上,臨床惡心嘔吐、燒心、噯氣、腹脹等癥狀消失;有效的評價標準為患者的潰瘍面積消失程度達到50%以上,臨床惡心嘔吐、燒心、噯氣、腹脹等癥狀基本好轉;無效的評價標準為患者的潰瘍面積消失程度未達到50%,臨床惡心嘔吐、燒心、噯氣、腹脹等癥狀未見變化甚至加劇。
1.4統(tǒng)計學處理將兩組效果錄入SPSS22.0軟件,計量資料檢驗行t,表示用(x±s),計數(shù)資料表示用百分比(%),檢驗行x,P<0.05是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的依據(jù)。
2結果
經(jīng)研究,實驗組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下表:
3討論
消化性潰瘍的致病因素較多,其大都是由于患者酸性胃液及蛋白酶對胃粘膜產(chǎn)生了一定消化作用而導致的,其可能發(fā)生于胃食管的下段位置,可能出現(xiàn)在空腸的上段位置,不同患者疼痛情況各有不同,部分患者呈現(xiàn)長期性的疼痛,在胃潰瘍發(fā)生之后病癥自行緩解,但是緩解后病癥反復,所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性的上腹部疼痛,部分患者呈現(xiàn)周期性疼痛病癥,疼痛持續(xù)時間可以長達幾周或者幾天,也有患者為節(jié)律性疼痛,在胃酸分泌量較低的時間段,必須三點至早餐之前,并不會產(chǎn)生疼痛,但是其余時間疼痛較為明顯,由于胃潰瘍對患者的機體產(chǎn)生嚴重影響,所以必須及時采用藥物對患者病癥進行干預,西醫(yī)對該病癥進行治療大都是對患者的胃酸進行抑制,對胃粘膜進行保護,并對幽門螺桿菌進行干預,以此提升治療效果。中醫(yī)臨床領域認為,消化性潰瘍屬于胃脘痛和胃痞范圍內(nèi),患者患病大都是由于胃絡不通,氣血瘀滯、肝胃不和、濕熱人體所導致的,也可由于飲食不調(diào),脾虛失運等因素二導致,采用半夏瀉心湯進行治療,能夠通過大棗補充中焦,益氣補血,通過黨參補充氣血,改善胃粘膜的血液循環(huán)情況,通過黃連和黃芩瀉熱,黃連味道偏苦,性屬寒,能有效的清除患者機體內(nèi)的燥熱,清除體內(nèi)濕氣,通過半夏補充脾胃,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通過生姜發(fā)汗解表,除濕去燥,溫中止嘔,能夠緩解患者臨床惡心嘔吐等不良癥狀,驅(qū)散體內(nèi)的寒邪之氣,能夠通過白芷祛風解表,止痛,消散濕燥,對于改善患者腹痛腹脹病癥具有顯著效果,通過黨參,改善患者脾胃虛弱的癥狀,改善患者機體微循環(huán)功能,健脾益肺,甘松能夠有效緩解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等臨床病癥,厚樸能夠行氣化濕、溫中止痛,通過甘草調(diào)和藥效,誅藥聯(lián)合,對患者病癥進行干預,緩解疼痛,強健胃臟,有效緩解潰瘍癥狀,治療價值較高。
研究表明,實驗組治療的總有效率100%顯著高于對照組66.67%,差異顯著,P<0.05,可見,采用半夏瀉心湯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病癥進行干預,有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縮小胃潰瘍面積,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對3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采用中藥半夏瀉心湯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