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慧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初中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但是初中階段正處于樹立三觀的重要階段,因此老師要格外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筆者結合多年的心理教學經(jīng)驗,對初中學生所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以及對初中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進行總結,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至關重要,特別是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學生,其正值身心教育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應當引起學校、老師及家長的足夠重視。筆者從事多年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學工作,認為初中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是多方面的,同時影響初中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對此,老師也要從多個角度發(fā)掘初中生心理問題形成的根本原因,找到癥結,從而對癥下藥,認真做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初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從成人的視野出發(fā),多數(shù)人會認為初中生正處在天真爛漫的黃金時期,不會受到壓力的困擾。實則不然,初中生同成年人一樣,也在承受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學習壓力,首先是其來源于學校的課堂作業(yè)和考試成績的壓力。其次是來源于同學、老師和家長所附加的無形精神壓力,這既是學生之間相互比拼的資本,同時也是家長以及學校對外炫耀的資本。這種長期的學習壓力極容易導致初中學生的心理扭曲。除了壓力之外,當今初中生面臨的第二個主要心理問題是人際關系問題。當今的初中生多屬于獨生子女,是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四個人的集體關懷中長大,除了性格傲慢、自私之外,其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與周圍的同齡人接觸。這種家庭的特殊“關愛”使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懂得謙讓和尊重,任何情況下都是是以自我為中心,這也就成為影響其人際交往能力重要阻礙。
二、初中生不健康心理形成原因
初中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家庭原因。正如上段所述,父母及祖父母的過分關愛是影響初中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是并不是唯一因素。在當今社會,父母離婚率普遍偏高,這就使得許多學生生長在單親家庭或者重組家庭,這對于初中生的內心形成一種極大地刺激。雖然在表面看來,初中生似乎并不以為意,但是這卻是每一個單親家庭成長兒童的心理雷區(qū)對于初中生的心理成長影響極其重大和深遠。其次是學校因素,學??梢苑Q作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庭,師生情和同學情是初中生情感構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外加上部分老師的教學方法不當,由此極易造成學生與學?;蛘呃蠋熤g發(fā)生矛盾,特別是部分老師的卑劣手段足以達到令人發(fā)指的地步。雖然這種情況相對較少,但是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影響確實非常深遠的。除了學校老師之外,學生之間的哥們義氣也容易引導初中學生走向極端,甚至為此而走上背叛家庭、背叛社會的地步。影響初中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第三個因素是社會因素特別是受當今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影響,許多學生沉溺于網(wǎng)絡而無法自拔,甚至因為受到網(wǎng)絡視頻中的兇殺、淫穢等不良教育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理。除了網(wǎng)絡之外,社會中的不良娛樂場所以及有違公德的日常行為也是造成學生心理不健康因素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對初中生的心理實施健康教育是心理老師的主要工作職責,也是心理老師的最大價值。盡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但是以學校為翹點,做好學生的心理咨詢和輔導工作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心理教育方法。但是這需要心理老師注意觀察學生日常的情緒反應,要從細微之中尋找差別,挖掘不同學生的情緒點,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針對于少數(shù)或者個人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外,心理老師更要注重集體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這需要老師在日常的課堂工作中,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予以積極、正面的引導。除了要與課堂知識相結合之外,還要與社會信息相結合,通過社會事件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三,心理老師還要學會與學生交朋友,做初中學生的良師益友。因為只有取得初中學生的足夠信任,其才會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完全的展露出來,老師也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導。其四,除了排解初中生的心理問題之外,心理老師還要注意幫助學生減壓,比如在考試來臨之前,老師先要對學生們的考試成績予以“貶低”,而在學生們的考試結果出來之后再予以“褒揚”,既能夠鼓勵學生做好考前準備工作,又能夠對考后的學生起到鼓勵性作用。
由于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因素很多,所以這也就為老師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障礙,但是只要老師始終堅持以正面、積極、樂觀的方式教育和引導學生,并且不斷地鼓勵和開導學生,初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便能得到有效地治愈。此外,心理老師在對初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耐心,因為只有經(jīng)過長時間的引導和教育,初中生存在的不健康心理問題才能發(fā)生徹底性的轉變,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參考文獻:
[1]王秀華.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及實踐研究[J].名師在線,2019(24):73-74.
[2]丁慶輝.淺議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