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嘉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小學字源識字法的教學成效變得愈加關注。為了能夠使小學生學習漢字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就需要對已有的字源識字法進行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通過多媒體手段對小學字源識字法進行教學,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要求是較為符合的。因此,本文對基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小學字源識字法進行了深入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 多媒體;教學手段;小學;字源識字法
對于字源識字法來說,它的識字方法相對來說比較古老,為了更好的對字源識字法進行應用,就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改變。目前,字源識字法之所以變得更加便捷化與準確化,主要原因是因為其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了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這種方式,不僅使難度較大的漢字學習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使小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與積極性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激發(fā)與調(diào)動,還可以使學習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愉快,從而可以讓小學生更好的對漢字進行深入了解。
一、小學生識字現(xiàn)狀
在幼兒時期,家長和教師在對孩子進行漢字教學時所選擇的方法是利用機械記憶或識字卡片,在小學階段,小學語文課堂中仍然采取這種機械的教學模式,同時對于學生識字來說也是一個十分主要的途徑。然而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很難使小學生的識字量得到提升,只認識老師教授過的漢字,相對來說識字的效率是較低的[1]。依靠機器的重復抄寫讓學生對漢字進行識記,雖然可以讓學生對所寫漢字的具有長期記憶,但并不能夠較好的對漢字的義、音、行進行聯(lián)系,久而久之就會對識記漢字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
二、字源識字法的含義
字源識字法是指通過漢字的字源來對漢字進行識記,對漢字的結(jié)構(gòu)進行分析,通過漢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進行識字是其具體的教學方法。對于漢字來說,它是一種統(tǒng)一的書寫符號,主要特點就是以形表意,大多數(shù)漢字都可以通過字源字形來對其字義進行分析。字源識字的基礎是文字學研究成果,以漢字的字形為主要核心,通過分析漢字構(gòu)形,可以很好的建立起原生語境與現(xiàn)代漢字這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學習漢字時通過漢字本源來對漢字的意義與構(gòu)造進行理解[2]。目前來看,字源識字法在小學教學中得到了普遍應用,不僅可以使小學生認識漢字的過程變得更加科學化、合理化與有效化,還可以在相應的識字情境中對漢字的特點以及音、形、義進行充分掌握。因此可以看出,利用字源識字法一方面可以使小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得到有效強化,另一方面可以對我國漢字的淵源與文化進行全面了解,從而更好的對漢字與傳統(tǒng)文化進行掌握。
三、基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小學字源識字法
多媒體字源識字法主要是指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古人造字時的原始情境進行再次呈現(xiàn),有針對性地對漢字字源、字形、形聲字以及象形字等進行分析,使?jié)h字的內(nèi)在機理以及形體結(jié)構(gòu)得到良好的揭示,并對形音義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建立,從而可以更好的對漢字進行識記。對于多媒體來說,它是一種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可以對視頻、圖像、文字以及聲音等進行展示,不僅可以使?jié)h字在展示過程中變得更加清晰化,還可以使?jié)h字的特點、構(gòu)造以及發(fā)展與演變更加直觀、系統(tǒng)的得到展示。
(一)利用多媒體對漢字特點進行展示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漢字具有的特點依然是光彩奪目的。漢字一直在以頑強的態(tài)度對各自的理據(jù)進行保持,通過字形可以對相應的字義進行了解與推知,還可以利用字義來對字形的部分或全部進行推知[3]。因此,在小學課堂中運用字源識字法進行教學時,為了能夠更好的對漢字的特點進行直觀展示,可以選擇利用多媒體技術。例如在對“日”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個圓圓的太陽,然后用鼠標對其進行點擊,圓圓的太陽就會變成一個紅紅的“日”字。當小學生看到這一變化過程時,可以很好的對漢字特點進行了解,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對漢字進行認識與記住。
(二)利用多媒體對漢字構(gòu)造進行展示
漢字的方塊形狀字體主要是由筆畫構(gòu)成的。通過多媒體也對漢字的構(gòu)造進行展示,可以使學生對漢字具有更加形象與直觀的了解。例如在對“林”字進行教學時,利用多媒體設備對一幅圖畫進行展示,畫面上是一顆小小的樹木,并在樹木的左邊再畫一棵樹,告訴學生一個木代表一棵樹,許多樹木組在一起就會形成樹林。通過這兩幅簡單的圖畫,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林”字構(gòu)造進行了掌握,還可以使學生對漢字的字義以及字音進行全面了解。
(三)利用多媒體對漢字演變進行展示
多媒體具有較多特點,包括視頻、圖片以及聲音等,這些特點在字源識字法的教學過程中都可以為其提供良好的教學服務。教師通過多媒體來對漢字的演變歷程進行演示,可以使學生更好的對漢字與祖國文化進行理解與了解,讓學生在學習文字變化的過程中對漢字文化具有的價值進行充分感受。不僅如此,在對漢字演變進行講解時,可以對字源知識進行編寫,使之成為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這樣在對學生進行講解時可以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興趣。另外,利用多媒體可以使靜態(tài)事物變成動態(tài)事物,通過對筆畫與形體二者之間的變化關系進行搭建,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漢字本身的含義進行充分了解,還可以使學生漢字的形和義產(chǎn)生聯(lián)想。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漢字演變進行展示,一方面可以使小學生在學習漢字過程中的注意力比較集中,具有較強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對提升小學生的抽象思維來說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從而使小學生的識字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對于漢字來說所蘊含的文化信息是極為豐富的。利用字源識字法不僅可以對漢字文化具有的豐富營養(yǎng)進行充分挖掘,還可以使?jié)h字教學具有的獨特功能得以實現(xiàn)。因此,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對字源識字法進行教學,并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對教學具有的積極作用進行充分發(fā)揮,可以使小學生的識字率得到最大限度提升。
參考文獻:
[1]吳小梅.基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小學字源識字法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學研究,2016(3):252-252.
[2]孫劍,孫宗義.基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小學字源識字法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00(019):84-85.
[3]徐濤.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字源識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電化教育研究,2004(05):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