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瑞英
人的一生當中,小學階段的識字量是最大的,大約要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要求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并能正確地書寫運用。這2500個漢字,在一二年級就要掌握1200多個,占小學識字量的3一半。曾有專家提出,在一年級剛開學的時候,單調(diào)的識字教學會使兒童很快感到疲憊,失去學習的興趣。教育家斯賓塞曾指出:“應該引導兒童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的應當多些?!庇谑俏以诮虒W中不斷嘗試著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快樂學習。
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奇、喜新,利用這些心理特點,教師要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使學生樂于學習。下面,我淺談我在這方面的做法:
1.找朋友。找朋友游戲是學生喜歡的活動方式,把它引進識字教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部件組合。也就是把字的兩部分拆開,分別貼出來,小組合作進行組合比賽,幫助部件找到家。如:學習“示、明、舌、吐、嚇、尖、對、間、村……”這樣類似的字時,可以拆成兩部分,以五人為一組進行比賽,看看哪個小組找得快、貼得準。二是圖文結合。一年級每課都配備了生動有趣的圖,可以通過看圖片初步感知課文的同時進行認識漢字。如:預習時,讓學生把課文中的詞語寫成卡片,在教學中再把字卡貼到老師事先準備的彩圖上,并充當小老師與同學互教、互讀。這樣,短短十分鐘就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掌握了十幾個字和幾個詞語。實踐證明,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材料識記生字的做法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2.編口訣。編口訣能幫助孩子們輕松地掌握一些難教的生字。比如:明:太陽與月亮交朋友。林:兩棵木排排坐。從:兩個人排排走。哈:開口笑合不了口。一年級的小學生喜歡讀朗朗上口的兒歌,如果能將字編成順口溜,學生學起來興致一定高,而且也有助于識記、辨別。如在教完“青,清,請、晴、睛”后,可編順口溜歸類:“小草青青,河水清清,今日天晴、說話用請,目是眼睛。”這樣教學,學生的觀察、分析、思維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3.猜字謎。在生字的識記中引入謎語,讓學生通過猜謎來學習和識記某些生字,會極大地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如教“塵”字時,告訴學生:小小土是塵。又如教“告”字時,可讓學生自己編謎語,有的同學很聰明,說:“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這樣,學生通過猜謎語識記字形,既豐富了聯(lián)想,又訓練了語言和思維。
4.演一演。低年級的兒童活潑好動,喜歡表演、游戲,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教師要充分挖掘漢字固有的趣味因素,給漢字輔以形象的動作表演,加強直觀,幫助理解字義和識別字形。如教“吐”時,先請一位同學表演“吐”的動作,幫學生理解,“吐”是由“口”和“土”組成的。又如教“滅”時,老師拿出一根火柴點著,然后用瓶蓋蓋著,再讓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火滅了,引導學生“滅”上一橫就是蓋。學生一下就理解了字義,也記住了字形,且印象深刻。
二、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人的成長的差別性是絕對的。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來自不一樣的家庭,學前教育有著較大的差別,有的學前已經(jīng)認識幾百個字,有的只認識幾個字。學生自身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存在差別,有的孩子讀幾遍就記住了,有的讀十幾遍也難以記住。如果不考慮學生的差別性,整齊劃一地同等規(guī)定,必然扼殺部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基礎好的孩子吃不飽,失去求知欲望;基礎差的孩子又吃不了,喪失學習信心。想照顧全體,結果都沒照顧到。如:課前我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讓學生與春天交朋友。喜歡畫畫就畫出眼中的春天;喜歡唱歌就唱一首春天的歌;也可寫上一個有關春天的詞語,或句子,或兒歌。這個作業(yè)設計尊重了學生差別,體現(xiàn)了層次性,學生根據(jù)自身得現(xiàn)實情況有了選擇的余地。上課時,我檢查學生預習作業(yè),三種層次的各選了一份,分別展示給同學們,然后對三份作業(yè)都給予充分的肯定,三種孩子都有一種滿足感、成就感。這種感覺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又如學習本課生字時,我沒有急于教學生統(tǒng)一認讀,而是問:“這些字你們認識嗎?認識哪一個就讀哪一個?!辈糠謱W生興奮地躍躍欲試,紛紛起來讀自己認識的字。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識字多的孩子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自豪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識字少的孩子也在不一樣程度受到觸動,希望下次有表現(xiàn)的機遇。
三、結合生活,增長知識
知識來自生活。識字教學最大的空間莫過于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讓孩子識記學校名稱、課程名稱、家庭詳細地址、校園標語、生活用品名稱等,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處處是課堂,從而更加主動地尋找更多的識字渠道,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如教室里有很多現(xiàn)成的實物,如門、窗、課桌、椅子、講臺、白板,我都在上面貼上詞語卡片,讓學生看到什么就認表示該實物的字。課堂中學生識字的內(nèi)容得到了豐富。我還讓學生注意街上的商店的招牌、廣告。當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讀出生活環(huán)境中的字時,他們是多么興奮??!此時再引導他們將收集到的商標、廣告等匯集起來,便成了一本生動形象、圖文并茂的“識字讀本”。下課時,互相考一考,真是“樂在其中”!識字教學表面令人感覺枯燥無味,但只要我們教師能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活實際,以學生為本,采取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識字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充分放飛想象,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時地閃現(xiàn)出智慧的火花,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不管是在校內(nèi),還是校外,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玩耍時,都能積極主動地運用這些識字方法進行識記漢字。那么,識字教學的效率才是真正得到最大的提高。
總之,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有了學習方法,就有了學習的效率,學起事來就事半功倍了,從而提高小學低年級的識字能力。當然,生字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作為我們在一線的教師要以人為本,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反思、總結、提升,去尋找更好、更合適學生的方法,讓學生學得更輕松,學得快樂。真正讓學生由“學會”到“會學”,培養(yǎng)識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