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燕
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基本都是“穩(wěn)重求變,變中求新”的走向。試題以全新的文字材料、圖片、人物名言等方式出示,將知識進行整合進行考查,但同時立足于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我認為中考的復習離不開以下幾點:
一、根據(jù)課程標準,以教材為本,夯實基礎
中考試題著重關注的是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我們在第一輪復習時更側(cè)重于基礎知識的積累,重大歷史事件的相關要點(時間、地點、原因、經(jīng)過、影響等)要記熟。平時重理解,考前重記憶。只有爛熟于心,答題時才能信手拈來。近幾年的中考試題較貼近現(xiàn)實生活。導讀框中的小故事、課文中的地圖、圖標、文物、人物名言等都已用來設置試題情境,在復習時要提醒學生多加留意。因此,在平時的復習中應該讓學生多翻書,多看圖、人、字畫等,加深印象。又可設計穿插在課件中作為題目出示,以便學生理解鞏固。
二、梳理專題,回歸課本
第二輪復習時,根據(jù)考綱要求將課本知識綜合為專題進行復習。有利于知識古今聯(lián)系、中外聯(lián)系,有利于學生總攬全局。例如復習新中國的外交時,可從20世紀50年代、70年代及21世紀外交等幾個小主題入手,又可聯(lián)系到與美國、日本的外交關系,縱橫練習,構(gòu)成知識網(wǎng)絡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有宏觀的把握,能有效整合教材內(nèi)容,給學生起到引領作用。同時盡量簡潔化清晰化,避免過程沉悶繁瑣。
三、關注社會熱點,抓住時代脈搏
近幾年中考都是以大量熱點問題來考察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能力,很多題目都是以新聞題材為切入點,把歷史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考察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與綜合能力、以及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爸磐ń瘛?、“以史為鑒”這本就是我們歷史教育的貫徹始終的目的。結(jié)合近幾年中國對外交往的情況,大國之間的關系是一個焦點,也是出卷老師很熱衷考察的一個點。
因此,在平時的復習課堂上,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①改變課堂模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切忌將復習課堂變成知識的再次灌輸,應設計多種形式,講練結(jié)合,充分激發(fā)學生再次復習的興奮勁。②制作課件,整合知識。課件的有效利用能大大豐富課堂的容量??梢猿浞掷酶鞣N文字材料、地圖、圖片,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通過問題的設置讓學生融會貫通,加深理解運用。③注重學法指導和解題技巧的指導。在平時的練習中,注意訓練學生的審題閱讀能力,抓住提問的關鍵點。在解題方面,抓關鍵詞、關鍵句,能夠根據(jù)問題來有效答題。④及時鞏固記憶。課后學生復習背誦的時間有限,每節(jié)課上都能有一定時間留給他們進行記憶。每天布置一小題當天鞏固,每周進行一次糾錯活動。歷史每周只有兩節(jié)課。如何通過有效的方式讓學生重視起來、記憶起來也是我們要一直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