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盧欽龍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對“樂學善學”的內涵定義是:“能正確認識和理解學習的價值,具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能自主學習,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等。”
基本闡述
顧名思義,所謂“樂教”和“樂學”,就是快樂的教學和愉快的學習?!皹贰笔且环N情感和情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快樂”的教學能引起學生愉悅的情感和情緒,從而學生能主動把學習當做一件愉快的事情去做。
其實古代一些教育家就認識到了“樂教善教”和“樂學善學”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例如,在明代,王守仁就比較提倡“寓教于樂”,他很反對限制和束縛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倡導教育應該順應少年兒童的個性和情感,啟發(fā)學習興趣。后來,王夫之認為教師應該“善教樂教”,使學生善學和樂學是達到教學目的重要因素。王夫之不僅提出了教師要在教學中“愉悅”學生,同時也蘊含著教師必須樂于教學。
綜上所述,教師“樂教善教”促學生“樂學善學”的本質就是:教師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供獨特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快樂的感情和情緒,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和情感的滿足感,使學生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和成績,真正達到學有所得的目的。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情感體驗是“樂教”和“樂學”思想的精髓,也是其心理機制??鬃釉凇墩撜Z》中寫道“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句話可能是“樂教”“樂學”的最高境界啦。
教學策略
以“樂教”創(chuàng)設“樂學”環(huán)境,促使“樂學” ? 一是營造和創(chuàng)設愉快、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心情愉悅時,情緒高漲,腦神經處于興奮的狀態(tài),此時,大腦對信息的加工和處理就快且高效,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就快。小學生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處在一個快速成長發(fā)育的階段,營造和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和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其保持良好的情緒,調動積極因素,對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十分有利。
二是關注學生的情感和適當豐富學生精神生活。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適當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也是當前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是在體育課堂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適當滿足學生各方面的需求是我們以后教學中要時時關注的。
三是鼓勵大膽質疑,培養(yǎng)其獨創(chuàng)意識,為自主學習點燃火花,實現(xiàn)“民主化”教學。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質疑是探求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的開始?!耙伞笔莿?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是創(chuàng)新的基石。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盡量為學生提供“質疑”的機會,適當引導學生“質疑”。
以“善教”創(chuàng)造“樂學趣練”條件,促使“樂學善學” ?如果說“樂教”主要是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快樂的情緒體驗和情感的滿足來為樂學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的話,那么,“善教”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通過對教材內容的選擇、目標制定、教法和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以及教學評價等的完善來促使學生“樂學趣練”“樂玩善玩”和“樂學善學”。
一是在教學目標上,要以培養(yǎng)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為宗旨。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就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所以,學校在制定體育教學目標和實施教學時,都應更多地以關注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宗旨,不僅僅關注在體育課上實現(xiàn)“體育核心素養(yǎng)”,也要關注到整個“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是在教學思想上,要樹立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相結合的教學過程觀?!吧平獭钡囊粋€重要特點就是要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要讓學生自己學和自己練,促成其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三是在教學內容上,要充分考慮“精、深、新”三個維度的設計。教學內容的選擇影響著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能否“樂學善學”,也是影響教師是否“善教”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前提下,合理設計稍高于學生“接受閾限”的內容,可以促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從而達到引思、質疑、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目的。
四是在教學方法上,要講究教學藝術,實現(xiàn)多樣化和科學化。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好的教學方法能培養(yǎng)良好的學法,教學方法選擇的優(yōu)劣程度是評判一個教師“善教”的重要指標。
五是在教學組織上,要實現(xiàn)嚴肅和活潑相結合。課堂組織要松緊結合、嚴肅和活潑結合,分而不散和放而不亂相結合。在課堂上要做到“放、管、服”相結合,努力做到“放得開”“管得住”和“服好務”。
六是在教學過程上,要盡量優(yōu)化。對教學過程的把控是衡量一個教師能否“善教”的重要標準,這要求體育教師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課堂駕馭能力。
七是在教學評價的選擇上,要進行多維評價。在教學評價的選擇上應進行多維評價,運用教師評價、生生互評、師生評價相結合,將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將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多運用激勵性評價,促使學生樂學善學。
(作者單位: 北京市東城區(qū)培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