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初中生是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有道是:“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化發(fā)展,中學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到必要的知識和社會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健康地成長與發(fā)展。通過對中學生施行心理健康課程,意在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本文主要從開設中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必要性和如何提高中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有效性,兩個方面做了詳細的研究。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有效性;對策研究
引言:初中生由于其社會經(jīng)驗的匱乏和自身身體發(fā)展的不成熟,導致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較低,思想較“幼稚”,性格較不成熟,因此,注重他們的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幫助他們積極向上的成長,不僅是中學教育的要求,也是每一位老師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1 開設中學心理健康課程的必要性
孩子進入初中后,就代表著進入了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成長的第二關鍵時期,青春期的到來,不僅給學生帶來了生理上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轉(zhuǎn)變?!俺踔猩蚣芏窔?、“初中生離家出走”、“初中生跳樓自殺”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歸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沒有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在中學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跟他們多交流、多溝通,幫助學生及時處理所遇見的難題,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心理輔導,有助于幫助學生轉(zhuǎn)化自身的不良情緒,幫助學生真正的認識到自己,幫助學生正確的處理人際關系,使他們能夠安全、積極、和諧的長大。
2 如何提高中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有效性
2.1 注重與學生的溝通
教育是一門溝通的藝術。要想提高中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有效性,首先,老師應該意識到溝通的重要性。這里的溝通不僅僅是加強與學生本身的溝通,還應該注重與學生家長和朋友的溝通,要全方面的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征、人際交往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接受老師的心理輔導,師生之間才能建立起情感的共鳴。例如:老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定期的舉辦“師生家長動員大會”,大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給老師、家長、學生足夠的機會,來進行彼此之前的了解。大會的內(nèi)容可以不做過多的限制,可以是學生們隨機的說一些自己最近讀的書籍的感想,可以是對老師和家長的意見,可以是對自己美好未來的暢想等。家長也可以談一談自己對班級管理的意見,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分析等,老師要進行詳細的記錄。然后,老師可以借此機會向家長們單獨傳授一些心理引導的辦法,如:“如果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早戀趨勢怎么辦?”“如果孩子成績突然下滑怎么辦?”,等。這樣通過學校和家庭的雙向合力的引導,可以有效的預防和及時的引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助于心理健康課程的有效進行。
2.2 進行個別化健康輔導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學生因為其家庭教育、思想認知、接受能力,等情況的不同,會存在著差異性。心理健康課程的老師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和實施個別化心理引導,以便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提高心理課堂的有效性。例如:面對性格開朗,活潑好動,卻沒有耐心,意志不堅定的學生,老師可以帶領他們玩“未來暢想”的游戲,即:組織這些學生在紙上寫下自己的近一年的目標,然后,讓學生們將自己的目標進行拆分成12部分,每一部分,由每個月來執(zhí)行,然后,老師每個月來檢查學生目標的完成情況,完成的好的學生進行獎勵。面對性格比較內(nèi)向,不愛表達的學生,老師可以給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來展現(xiàn)自己,如:經(jīng)常讓他們回答問題,并給予真誠的表揚。面對人際交往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可以任命他們進行班級的管理工作,讓他們主動的與其他同學進行相關的溝通和協(xié)作??偠灾?,老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學生施行特定的心理引導,以便讓學生改善其缺點。
2.3 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
古時“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重要影響。一個良好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可以幫助學生敞開心扉,更容易接受老師的輔導,獲得更深的思想感悟,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例如:“自立、堅強”是初中生的必備心理素質(zhì),也是初中心理健康老師必教的素質(zhì)之一。老師在實際的心理健康課程中,可以尋找一些生活化的真實例子,來讓學生們認識到“自立、堅強”的重要性,如:汶川地震“豬堅強”的故事。通過以一種近似于“荒誕”卻又“感動”的故事作為切入點,會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可以有效的激發(fā)起學生的內(nèi)在情感,有助于心理健康課程的有效施行。
3 總結(jié)
綜上所述,未來的競爭不僅是知識的競爭、能力的競爭更是心理素質(zhì)的競爭。在初中開展心理健康課程是素質(zhì)教育的延伸和升華。注重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提高中學心理健康課程的有效性,幫助他們鑄造一顆“強大”的心臟,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心理輔導,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使他們獲得更大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何海江.初中開設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有效性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2] 王秀華.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及實踐研究[J].名師在線,2019(24).
(作者單位:重慶市涪陵第四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