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亞紅
摘 要:探尋“習作難教”的根,架構(gòu)“基于教材”的網(wǎng),踐行“超越教材”的路,讓習作變得輕松愉悅,讓語文教師的習作教學之路游刃有余,學生的習作旅程趣味橫生,教材優(yōu)化與序列重構(gòu)不失為一條捷徑,這也是學生習作由失真走向歸真的有效策略。
關(guān)鍵詞:教材優(yōu)化 序列重構(gòu) 歸真
目前困擾小語教學的一大難題仍然是習作難教、難寫。指導不得法、功利心太重、定位不準、興趣缺失……種種惡相,束縛了師生的思維、扼殺了孩子的個性。無數(shù)一線教師或有識之士前赴后繼,探尋諸如“活動作文”“童化作文”“情境作文”“茶館式作文”“快速作文”“個性化作文”“素描作文”等等高效習作教學之路。筆者淺薄不敢與大家并論,認為從現(xiàn)行小學習作教材本身出發(fā),回歸課本,對習作教材進行優(yōu)化與系統(tǒng)架構(gòu),也可以讓習作變得輕松有趣。
一、探尋“習作難教”的根
1.教材可能存在紕漏
任何一個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比如現(xiàn)行蘇教版教材是2001版的國標本教材。時代在進步,理念也在變換,我們也在用發(fā)展的眼光審視蘇教版的習作體系,我們發(fā)現(xiàn),這套教材在編排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中,讀寫結(jié)合設計不合理是最為突出的問題。而課后小練筆的設計隨意性太大,密度設計不合理也造成了教師對小練筆的不重視。
2.教學模式一成不變
教師、學生都是鮮活的生命,都有自己積累與經(jīng)驗,任何一套教材都無法全面滿足“活”的人的實際需要。大多數(shù)教師囿于教材,唯教材是從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王棟生在他的“作文教學筆記中直言”——“不喜歡在星期三寫作文”?!八澜虝?、教死書”,固定時間、固定內(nèi)容、模式僵化,這是習作教學之所以“難”的罪魁禍首。
3.教材缺少創(chuàng)新使用
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寫作教學建議”中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备嬖V我們,習作應關(guān)注生活、扎根生活、來源于生活。對現(xiàn)有教材的習作體系進行適度的優(yōu)化、改組與重構(gòu),“培養(yǎng)興趣,貼近生活;讀寫結(jié)合,說寫結(jié)合”應是我們創(chuàng)造性使用習作教材的關(guān)鍵所在。
二、架構(gòu)“基于教材”的網(wǎng)
(一)架構(gòu)基于教材的語言訓練體系
1.現(xiàn)行教材問題描述
從閱讀教材中出發(fā),緊密結(jié)合文本,利用好教材中的范文功能,在認真揣摩文本語言的基礎上,尋找合適的落腳點,讓寫成為文本的延續(xù)或拓展,這就是讀寫結(jié)合的目的所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課后練筆曾是讀寫結(jié)合訓練的一大亮點,然而,就目前看來,它的安排仍然存在兩大問題:(1)小練筆安排的隨意性。(2)小練筆安排的內(nèi)容指向。
2.基于教材的體系構(gòu)建
“基于教材,高于教材”是這個體系構(gòu)建的主要憑借,其要旨還是“用好教材”,如同是新蘇教版三上的第八單元,不妨根據(jù)其敘事單元的特點安排練筆:《菩薩兵》一課的人物對話是亮點,那就安排人物對話的練習,用好課文的插圖,想象朱總司令與藏族同胞們的對話,寫好對話,用好表情、提示語。
(二)架構(gòu)基于教材的習作話題序列
1.現(xiàn)行教材問題描述
現(xiàn)行部編本或新蘇教版習作教材的“分散安排、螺旋式上升”頗有特色。尤其是每個練習一篇(每學期7-8篇)的習作設計,話題設計精致,練習循序漸進,堪稱習作教材中的精品。但這些教材其實在實施中也是有問題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1)習作練習與閱讀教學基本脫鉤。(2)部分情境設置過于簡單。(3)習作批量安排不足。
2.基于教材的話題序列
課程標準關(guān)于小學階段習作(寫話)教學雖然有總目標和階段目標,但對于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更需要具有導向性和操作性要求,以利有針對性地確立每年級、每學期、每單元的習作目標。但課程標準作為一個綱要性的文件,自然不可能細化、具體化到滿足教師的實際操作需要,可見《課程標準》目標宏觀粗放。
(三)架構(gòu)基于教材的口語交際指向
1.找尋適合習作的口語交際
新蘇教版或部編本教材中有很多口語交際的設計是非常適合習作的。如二年級下冊“你喜歡吃什么水果?先仔細觀察一下它的形狀、顏色,再嘗嘗味道怎么樣。將看到的和感覺到的說一說,并用幾句話寫下來?!边@樣的練習,不僅是口語交際,更是習作的絕佳教材,這個口語交際既指導了學生習作觀察的詳細過程,又對學生的習作要點進行了說明。
2.挖掘口語交際中的語言訓練點
很多口語交際教材,如果你細讀口語交際教材,仔細發(fā)掘,你會發(fā)現(xiàn),已暗含很多的語言訓練點,教學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巧妙利用,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習作表達的嚴謹、準確、靈動。如六上練習4中“學會解釋”的口語交際,可以借機引導學生把握語言表達的度,甚至通過人物語言感受人物性格特點,從習作的角度考慮就是習作中人物的語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三、踐行“超越教材”的路
1.合理改編教材
合理改編教材不是替換,而是在現(xiàn)有教材的基礎上,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根據(jù)教學的需求進行適度調(diào)整、增刪。其目的是為了更適合教學。如筆者聽有些老師教學四上第4單元“學寫象聲詞”的習作時,我覺得應對教材進行適度修編。教學之初,出示大量的象聲詞供朗讀,接著出現(xiàn)了帶有象聲詞的例句進行品讀。緊跟著,再創(chuàng)設了一個完整的情境,“星期天,我跟爸爸媽媽回老家”,然后就是一組象聲詞:“咚咚”的敲門聲,“汪汪”的狗叫聲,“喵喵”的貓叫聲,“哈哈”的人笑聲。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用合理的想象填補空白,完成了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場景架設。
2.適度提升教材
小學習作中的很多例文,是學生習作的樣板。但也有部分例文過于直白、簡單,學生往往是“取法乎中,得之乎下?!比缭K教版三上習作4的《山坡上》的例文,例文可以讓學生借鑒模仿,如“山坡上是草的世界。草的顏色各不相同,有深綠色的,有淺綠色的,也有淡黃的?!币源司淠7聦懗觥安莸男螤钜哺鞑幌嗤?,有________的,有________的,也有________的?!崩目梢宰寣W生舉一反三,如“蝴蝶卻不怕人,依然在我身邊飛來飛去,有時竟敢落在我身旁的野菊花上”,則可以讓學生練習提升“有時,它還會_________;有時,它竟然______;呵,真是個________的小精靈呀!”
3.適時創(chuàng)編教材
有的主題單元,在無法調(diào)度其他單元的習作過來搭配的情況下,也可以由教師進行適度的習作教材的創(chuàng)編。如三下第2單元的敘事單元,有事有情,事、情融合的寫作方法,可以融入到習作的訓練中。而本單元的習作中沒有這方面的安排,則不妨在教學本單元中,創(chuàng)編一個適合的教材,引導學生回顧三篇課文的不同表達方式,寫一寫自己身邊發(fā)生的故事。既可以寫像劉翔那樣的《翻越遠方的大山》的勵志文,也可以寫像《雪兒》那樣人與動物交往的情感文,還可以寫《花瓣飄香》那樣的親情文。
探尋“習作難教”的根,架構(gòu)“基于教材”的網(wǎng),踐行“超越教材”的路,讓習作變得不再難教,讓語文教師的習作教學之路變得輕松有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文教學也不例外,我們要撐起一支長篙,向教材更真處、更美處漫溯,讓教材成為我們師生習作的源頭活水。
【參考文獻】
1.《閱讀的力量》(美)斯蒂芬·克拉生(著),李玉梅(譯)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王棟生(著),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