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摘 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樹立自信心,引導學生養(yǎng)成提前預習的習慣,并要結(jié)合本地、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尊重學生、相信學生,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進步。
關鍵詞:理念;教學;預習;習慣;自信心
在長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我認為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別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教學服務的。要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zhì)量,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的共同努力。
一、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這是深化基礎教育的改革,把素質(zhì)教育全面落實到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認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教育思想的著眼點是學生的“發(fā)展”,因為教育的本質(zhì)是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就是要使全體學生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而這里的“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指的是適應社會需要的全體學生的發(fā)展,而不是部分學生。比如說我們學校,依然存在不重視課前自主閱讀課本這件事情,有的學生只是粗略地閱讀課本,認為只要認真聽教師講就行了,而有的教師對學生進行了自主閱讀,還是沒有進行自主閱讀不當一回事。由于教師不重視,就沒有很好地指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當然學生也就沒有養(yǎng)成自主閱讀習慣,哪里還談得上全體學生都進行自主閱讀呢?這樣就使語文課堂教學不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通過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要使全體學生的課前自主閱讀的能力得到提高,就要讓學生掌握具體的語文閱讀方法,養(yǎng)成自覺自愿地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切身感悟自主閱讀帶來的好處,然后學會自主編寫語文閱讀提綱,自主提出相關問題,然后解決問題,與自己所在的學習小組及別的學習小組的同學分享。不管怎么說,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教師就要引導全體學生學會自主閱讀語文“課本”。指導學生在閱讀語文課本的過程中,學會質(zhì)疑、學會反思、學會解決問題。我通過引導全班學生進行課前閱讀語文“課本”,讓學生進行交流、質(zhì)疑及反思,起到了很好的實效,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學生在學習語文這門學科上要獲得自信,就要使學生有取得成功的體驗。在語文課上,我發(fā)現(xiàn)低年級的小學生很喜歡發(fā)言,當教師剛剛把問題說出來的時候,把自己的小手舉得高高的。但是到了中高年級以后,舉手的學生就愈來愈少了。就其原因,我認為一是教學難度的增加,二是由于有的教師在追求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時,學生回答的答案是不會完全一致的,所以就難免會受到“打擊”,高高舉著的“手”就變少了。所以,我認為,作為教師,要關心、關愛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尤其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由于不恰當?shù)脑u價會影響學生獲得成功的感悟。教師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影響了學生的思考,總是不放心的教學使學生自主實踐的機會大打折扣。學生在學習中沒有尋求到學習的那份喜悅,對學習就沒有了應有的興趣?!袄蠋熛嘈拍?,你會有進步的,你肯定會學得好”;“你只要動腦筋,認真思考、分析,一定會想出答案的”;“真好,你的進步很大,希望你繼續(xù)努力,爭取獲得更大的進步”等。要用這些激勵性的語言來鼓勵學生,而不要“你咋那么傻啊,還是做不對!”“你什么都做不來,還不如回家打豬草!”“你難道不知道老師已經(jīng)講得口干舌燥了,你還是一點也不懂”等。這些話從老師的口中說了出來,是會刺傷學生的自尊心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孩子如果從未品嘗過學習勞動的快樂,從未體驗過克服困難的驕傲,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師不要輕易地下結(jié)論,對學生說不行,也不要輕易否定學生,而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關點,要學會稱贊、激勵學生,使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表揚,讓學生感悟到被老師肯定后,獲得愉悅,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引導學生養(yǎng)成提前預習的習慣
小學生提前預習的習慣,是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證。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的年齡偏小,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比較弱。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提前預習的習慣,教師就要耐心、細致地引導學生。我認為,提前預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首先要給學生明確提出提前預習的要求。例如讀課文要讀幾篇,要做到讀通順,并圈出生字、生詞,標出自然段及自己不理解、沒弄懂的地方。要能找出生字的部首,注上音節(jié)、音序,還會數(shù)字的筆順筆畫,會組詞。教師在要求學生提前預習的同時,家長要抽時間檢查,并簽上意見及名字。因為學生在家里的時間相對較多,家長要起到監(jiān)管的作用,才能使預習得到保質(zhì)保量的完成。我深有體會的是,需要預習的作業(yè),假如得不到家長的支持,把不對的地方糾正過來,學生完成的效果是不會讓教師滿意的。另外,要利用學習小組的作用,來讓學生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由于提前預習這項任務,要讓語文老師全批全改是很難做到的,那是由于每個人的時間、精力是極其有限的。教師要切實發(fā)揮學習小組的作用,尤其是要小組長管理、監(jiān)督本小組同學的預習。一般而言,我是先檢查小組長的,讓小組長弄懂之后,再讓小組長檢查其他同學的預習作業(yè)。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抽查學生提前預習的具體情況。我們班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如果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的話,就能更好地學好、學懂語文知識。要知道我們所在的社會這個大家庭,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而每個家庭,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和諧、融洽的氛圍,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快樂、健康地成長。因此,家庭成員在交流、聊天、學習等的過程中,要多給孩子講一些激勵性的故事,引導他們好好學習,讓他們學習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還可以將積極、健康、向上的內(nèi)容寫進作文中、日記里,讓有益信息進入孩子的腦海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孩子也最聽爸爸、媽媽的話,家長同樣要養(yǎng)成好的生活、勞動、學習習慣,要給孩子做表率。時間長了,就會潛移默化地使孩子努力向上、積極進取,當孩子們獲得成功以后,就會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當然,家長除了要與孩子共同探討、交流語文知識以外,還要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讓孩子解答,盡量解決書中的一些難點和重點。我相信,只要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孩子就會在學習過程中尋找到答案,從而激發(fā)出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
(作者單位:四川省冕寧縣宏模鎮(zhèn)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