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貴密
摘 要:未來社會的競爭日益激烈,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責任心的培養(yǎng)正在引起人們的關注。責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是能力發(fā)展的催化劑。我們要盡可能增強學生的責任心,使學生學會關心他人、關心集體、關心社會,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不斷地進步,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快地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生;責任心;培養(yǎng)
一、責任的概述
對責任的理解通??梢苑譃閮蓚€意義。一是指分內應做的事,如職責、盡責任、崗位責任等。二是指沒有做好自己工作,而應承擔的不利后果或強制性義務。
責任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包含五個方面的基本內涵:責任意識,是“想干事”; 責任能力,是“能干事”; 責任行為,是“真干事”; 責任制度,是“可干事”; 責任成果,是“干成事”。
在這里,我想談一談教師的責任和學生的責任。
首先教師的責任古語云:“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睅煇凼恰耙磺袨榱藢W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博大無私的愛,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對教師教學生涯的最好寫照。盡職盡責是教師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教師職業(yè)是“人類幸福和自我完善”結合的職業(yè)。多少教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伴著三尺講臺、一支粉筆,播撒著希望的種子,開啟著孩子的心智,書寫著人生的真理。我自豪,因為我就是這樣一名教師,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我無悔,因為愛與責任堅定了我對教育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 師愛,是教師之靈魂。 這種愛要求是一種崇高的愛,即“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俗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師就是那一個“愛別人孩子”的神。一個沒有愛心的教師,也就不能稱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但是,這種愛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父母的愛:我們不能把孩子抱在懷里,而是要把學生裝在心里,對他們傾注著全部的心血,關注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生病時噓寒問暖,困惑時解疑答惑,頹喪時鼓舞激勵,迷茫時指點方向…… 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去喚醒學生,教會學生去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我們要用我們的言行感召學生,影響學生去愛學習,愛勞動,愛助人,愛創(chuàng)新。這樣,我們的價值就能得以盡可能大的體現,我們也就可以無悔自己的選擇了。 責任,是教師之本職?!鞍倌甏笥嫞逃秊楸?,”要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完成教育的使命,教師必須牢牢地樹立起責任意識。教師工作是平凡的,是由每天點點滴滴的“平凡”的事情組成。然而,“一個孩子的失敗,對一個教師來說,只是幾十分之一的失敗,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彼裕處煈摼邆涓叨鹊纳鐣熑涡愿?。 傳道授業(yè)解惑是教師的的基本任務。站在講臺上看著下面幾十雙渴望的眼睛時,教師要有把他們教育成才的責任感。為了傳授知識,我們有責任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經常閱讀專業(yè)書籍,積極參加研修活動,不斷改進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及時進行歸納總結,來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以適應新課程教學的需要。如果沒有強烈的責任感,不僅會誤人子弟,而且也過不了自己良心這一關,這就是教師的責任。作為教師,為人師表的特點決定了我們必須要有崇高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要有負責任的意識。有了強烈的責任感與事業(yè)心,我們才會敬業(yè)、樂業(yè),也才能一輩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愛與責任,相得益彰?!皭邸迸c“責任”是師德的靈魂。“愛”與“責任”也是辨證的統(tǒng)一?!皭邸笔秦熑蔚捏w現,而“責任”是愛的化身?!皭叟c責任”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它需要全體教師不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續(xù)寫篇章,教師的指導、鼓勵、贊美、欣賞和支持,永遠是學生最好的禮物。透過愛的鼓勵和安慰,讓他們祛除心中的不安,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擔負起我們肩上的責任。
總之,教師要在與學生的課內課外一切接觸交往中,言傳身教,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大學生,作為自己神圣的職責。
對學生進行責任感的培養(yǎng)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對自己負責,自尊、自立、自律、自主、自強,生活上會自理、學習上有追求;對家庭負責,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對他人負責,尊重和接受他人,富有愛心與合作精神;對集體負責,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履行自己義務,承擔并努力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維護集體榮譽;對社會和國家負責,對社會有強烈責任感,對祖國有歷史使命感。責任感教育促使學生明白正確的人生價值及價值取向是他們應為之向往的,一個優(yōu)秀的集體是無數的光輝個體組成的。一個人的價值只有在集體奮斗中,才能真正體現出來;一個人的價值也只有在對祖國、對人類進步的貢獻中才會發(fā)出金子般的光澤。
參考文獻:
[1]陸向榮. 求真理念下的小學生責任教育[J]上海師范大學.
[2]褚燕. 孩子,請扛起肩頭的責任——對小學生“責任感缺失”的教育行思[J] 小學教學研究.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