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琴
摘 要: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語文具有極強的實用性,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語文,學好語文對學生未來的社會發(fā)展也會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初中語文學習包含了很多部分,不論是在哪個階段,如何解決當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將新課程標準對于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落到實處,成為初中語文教師熱烈探討的問題之一。本人將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歷,通過分析當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究出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應(yīng)用措施,希望為同行提供一些在教學過程中的幫助。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面臨問題應(yīng)用措施
仔細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閱讀幾乎是貫穿于語文學習的全過程。閱讀是通過對語言文章的理解、檢索、認識,是對字、詞、句、段、篇等語言單位的語言認知的體現(xiàn)。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可以鍛煉學生對語言文字和知識背景在頭腦中的整合與構(gòu)建能力,對于各科目的學習和理解都具有推動作用。由此可見,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說,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決定了學生在整個初中階段的學習效果。
一、當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思維陳舊
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深入人心,很多教師都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生搬硬套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特別是一些在做閱讀題時,教師會講授一些固定的答題模板,并要求學生在做題時直接根據(jù)模板作答。這種授課方式極大地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讓學生不由得去聽從而失去了自我創(chuàng)造的成分和動力。
(二)學生的主體意識淡化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應(yīng)圍繞學生主體開展教學活動。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傳統(tǒng)教學觀念為主導(dǎo),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剝奪了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由此也導(dǎo)致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薄弱,在學習中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思想的禁錮和狹隘促使了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受到極大的阻礙,并進而限制了學生的充分的想象力。
(三)教學形式不具體
課堂活動的舉辦在教學過程中是十分必要的,不僅是為了豐富課堂內(nèi)容,更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究的能力和主觀能動性。教師為了課堂教學的進度,往往會減少課堂活動的舉行,學生失去了表達自我想法的契機,學習興趣自然會降低。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拓寬學生的視野
初中階段學習的中心就是為了備戰(zhàn)中考,緊張的學習氛圍使得師生長期處于一種精神緊繃的狀態(tài)。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能為枯燥的初中學習生活帶來一些樂趣。讓學生樂在其中,進而不由自主的去閱讀思考。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中更好地了解外界,從閱讀中感受這個社會,借此來拓寬自己的視野。
(二)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寫作過程中,要想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吸引人的文章,就必須要有強大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利用寥寥幾句表達自己的想法。毛澤東曾說:“讀書使人進步?!敝挥型ㄟ^閱讀才能讓學生學習到如何利用語言進行表達,在不同的主題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閱讀教學能讓學生對社會中的事件有更新奇的理解,進而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三)以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chǔ),鼓勵學生自主表達
現(xiàn)實生活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原,文學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現(xiàn)實生活。初中生寫的作文也正是文學作品的雛形。正如“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那樣,如一學生寫到自家的小花貓時:我放學回到家里,小花貓“咪咪”圍著我“喵—喵—”地叫著,還不時用舌頭舔我的鞋子,好像在說:“小主人,給點兒吃的吧!快餓死了!”;收起你們裝滿垃圾的袋子;停下你們轟隆隆亂挖的機器吧!我們的地球媽媽已經(jīng)讓你們糟蹋的喘不過氣來了,她為我們付出了這么多的心血,你們還要在她身上挖來挖去,多狠心哪!快快停下來,救救我們的地球吧!
(四)以經(jīng)典課文為例,帶動學生在課堂作文中創(chuàng)新
教師在課堂中進行課文教學時,可以充分挖掘課文中的寫作知識,為學生尋求到創(chuàng)新作文的基點。例如,《海上日出》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寫景文章。作者巴金在本篇的寫作手法、謀篇布局、表情達意各方面都有不少精妙之處,這不僅是對《海上日出》一文教學的延伸,還使學生在練筆實踐中加深了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知不覺中學生的習作水平也會因此而逐步提高。
三、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具體措施
(一)做好課前準備
就語文閱讀文章來說,完善的課前準備是必不可少的。作者一般都是根據(jù)當時的時代背景和自己的人生閱歷進行相關(guān)作品的創(chuàng)作,要想更好地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中心思想,就必須要了解作品背后的相關(guān)資料。例如,在閱讀畢淑敏的《那個月餅不見了》一文時,教師可以向同學們介紹畢淑敏的人生經(jīng)歷,在創(chuàng)作這篇散文時的背景。在了解相關(guān)的背景之后,學生就能結(jié)合寫作背景更好地理解文章,從而深入的了解作者想通過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
(二)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
教師要一改以往單一的教學形式,盡可能的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收獲知識,還能獲得學習上的快樂。教師要加強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定時舉辦和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課堂活動,還能通過其他同學的分享對知識點有了新的認識和收獲等。例如,在閱讀老舍《茶館》一文,教師可以對這種話劇類文章采取實景表演的形式幫助學生進行理解。由學生扮演店老板、巡警,六爺?shù)热宋镌谔囟ǖ膱鼍爸星猩砀惺茏髡咄ㄟ^這些人物表達的思想。話劇式的課堂活動能幫助學生真正的進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從而從人物本身出發(fā)進行情感上的領(lǐng)悟。
(三)采用改寫,縮寫與續(xù)寫的方式,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對文章進行改寫,可增強學生對原文的理解,能夠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辨析能力得到訓練。一般有改人稱,如:學完《跳水》一文,可以讓學生寫小男孩得救以后的情景創(chuàng)作故事,通過發(fā)揮想象力,把男孩得救后的故事一一呈現(xiàn)出來。
(四)以靈活多樣的形式,讓學生自由自在地表達
1、引用名言、俗語、詩句、歌詞做為文章的開頭或者結(jié)尾。還可以把自己學過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來。這樣,使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動形象,還可以增強說服力。
2、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同樣的作文,運用修辭手法多的更能使文章生動活潑,富有情趣,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的更加真切。如:在寫關(guān)于春天景物的文章時,有的學生這樣寫:暖風輕輕的吹著,地上的小草在向我們招手,幾只蝴蝶在草地上相互追逐著,小鳥唧唧喳喳的向大家信:“春天來了!”當然也可以把兒歌《春天在哪里》的歌詞引出進來,讓學生有的放矢的發(fā)揮創(chuàng)作能力。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認識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及時改正,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歷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將為了實現(xiàn)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最大化,還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不斷探索教學方法,勇于創(chuàng)新,推動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李德華.新理念孕育新的閱讀教學模式——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探討[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2,(9):43-44.
[2]李伊凱.依托閱讀教學促進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研究——以散文閱讀教學為例[J].卷宗,2019,9(6):216.
[3]陶數(shù)芳.突破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瓶頸——初中語文自主閱讀的新思路[J].中學課程輔導(dǎo)(教學研究),2018,12(31):53.
[4]黃多永.基于核心素養(yǎng)構(gòu)建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學課堂師生良性互動的探究[J].語文課內(nèi)外,2019,(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