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健明
【摘要】口語交際教學,應注重活動的生動性、創(chuàng)設說的氛圍,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對話,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活動;氛圍;習慣;對等;培養(yǎng)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口語交際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那么我們應怎樣抓好口語交際教學呢?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我是從以下方面抓口語交際的教學。
一、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活動注重生動性
小學生好動,對游戲活動充滿興趣,這是小孩的天性,趣味盎然的活動能很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只要教師針對口語交際類容用心設計和組織各種生動的活動,那么學生就會積極投入到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就能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例如,在教口語交際《推薦一部動畫片》,我就組織學生先演一部生動、有趣動畫故事,通過這個生動的演示活動,惹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每個同學都躍躍欲試,興味盎然,學生不由自主投入到課堂中,由于有興趣,對游戲過程印象深刻,在說得時候,很多同學在老師的提點下,把游戲過程有條理地說了出來。然后,學生再根據(jù)剛才說的方法向同學推薦你所喜歡的動畫片,學生也說得有板有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注意創(chuàng)設說的氛圍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痹谛W階段,學生對形象的具體的東西,對看得見莫得著的事物易于認識,易于投入其中,留下鮮活的記憶。同時,由于是實實在在的事物,靈動鮮活,學生可以直接接觸到,在這樣的氛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情緒,從而激發(fā)起說的欲望。而要達到這樣的情景,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與生活交際實際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大膽去說,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說起來就能得心應手、滔滔不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敢說,言之有物,有話可說,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如,教《勸告》,我就創(chuàng)設了有斑馬線的交通環(huán)境,讓學生在實景中表演,學生踴躍參加,積極發(fā)言,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口語交際課中師生關系應對等
口語交際中,教師就是其中一員。如果教師高高在上,不蹲下身子,融入其中與孩子們平等對話,那么學生必然不敢親近你,課堂上不放得開,不敢說,影響口語教學效果。所以,在口語交際課,教師要蹲下身子與學生打成一片,營造和諧氛圍,才能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端起面孔的老師,擺起老師的威嚴,只能讓學生敬而遠之,這樣的課堂就失去活力,學生都不想說,不愿說。例如,在一次講故事比賽中,我就坐在了學生中,讓學生主持,成為一個講故事的“學生”上。通過這樣融入學生之中,學生在講故事時,因為是自導自編,有足夠的自主權,所以學生講起來,評起來很積極,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在口語交際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
在口語交際中,沒有良好的習慣,那么這種交際只能會以失敗結束。假如你在口語交際時,對方在說,你卻左顧右盼,這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xiàn);或者對方在說時,你屢屢打斷對方,這也是很不禮貌......那么這樣的交際能取得成功嗎?所以,口語交際中我們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對學生的習慣加以規(guī)范,不能聽之任之。首先是養(yǎng)成聽的好習慣,同學或老師在講的時候,我們要靜下來,眼睛注視著同學或老師,認認真真聽,在傾聽過程不要隨意打斷對方的陳述;也不要顯出不耐煩的樣子。其次,教會學生怎樣聽。教會學生在聽時,要學會從對方的話中抓要點理解到說了什么,表達了什么意思。這就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訓練學生,可以從學習的課文中,讓學生抓課文中的話去理解,訓練學生聽了課文后去說說課文主要說了什么內容,通過引導學生聽了之后歸納,培養(yǎng)起學生聽的能力。而在說的時候,聲音不能太高,要注意說話的速度,態(tài)度要誠懇,大方,平等地交流,語速不能太快。只有注意到這些,別人才會和你交往,交際才能成功。
五、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要想在交際時讓對方明白你想表達的意思,就要通過說把你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而要表達得清楚,就要從平時訓練出來,養(yǎng)成良好的表達習慣。不同年級,對說的要求也不同,要遵循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不能操之過急,否則適得其反。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要教他們從說一句完整的話開始,逐步過渡到說幾句連貫的話或一小段話。到了中高年級,教師要指導他們先確定要表達的內容,然后圍繞這個意思把表達的內容說清楚、說具體、說完整。其次能使講述的內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而要學生達到這個要求,我覺得先從加強訓練學生復述一句話逐步過渡到復述一篇文章,這種訓練方式能較快收到顯著的效果。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能從中學到怎樣去表達,口語交際時才會說得有條理,說得清晰。如教學《棗核》一文時,在學生學完課文后,就要求學生復述課文,并教給學生借助板書,提要點的方法來復述。按事情起因--經(jīng)過--結果提要點,然后按這幾點復述,復述再根據(jù)要點把內容說得具體點。通過平時的這種訓練,就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在口語交際中應怎樣去說。
口語交際伴隨孩子的一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助于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助于孩子成功。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口語交際的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培養(yǎng)起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小學生口語交際水平的提升,不可能立竿見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長期不懈的努力。在教學中,我們只要讓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活起來、動起來,讓口語交際真正融入他們的生活,那么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