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玫
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新課標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需要建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初中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階段,而作文是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作文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因此教師要加強對作文教學的改革,主動反思傳統(tǒng)作文教學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并迎合新課標的要求,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目前初中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1落后的教學觀念
雖然新課標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沒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仍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為主,忽視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對素材的積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以灌輸知識為主,沒有有效促進學生思考,導致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缺乏寫作熱情。而且學生的生活比較單調,沒有太多的生活經驗,導致學生只能從課文中尋找寫作素材,所以無法改變學生換湯不換藥的寫作模式。
1.2教師自身寫作能力不足
很多教師只會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沒有對教材的內容和目的進行推敲,導致教學過程過于死板,無法激發(fā)學習的寫作激情。這主要是因為有的教師本身水平有限,缺乏相應的文學素養(yǎng),因此無法做好引導者的工作,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特別是一些年紀較大的教師,傳統(tǒng)教學觀念根深蒂固,無法及時接受新的教學觀念。而且,目前有很多教師的學歷不高或教學水平有限,甚至有的學習的專業(yè)并不是語文方面的,導致作文教學存在局限。一些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在批改作文時評語過于單一,無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抑制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學生對作文漸漸失去了興趣,不再進行創(chuàng)新寫作或是不將教師的評語放在心上,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1.3寫作教學形式單一
目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寫作方面仍然是教師批改作文,批改的形式過于單一。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該將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促進師生間的互動。由于初中生處于比較叛逆的階段,心理不夠成熟,因此教師要積極對其進行引導,通過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也通過學生之間的互改模式,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建立愉悅的寫作氛圍,這樣就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反之,枯燥的教學形式只會使學生對寫作產生厭煩情緒,或導致寫作的時間不夠,學生寫作水平無法提高。
1.4缺乏系統(tǒng)性的指導
學習是需要過程的,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環(huán)節(jié)也比較復雜,因此要進行系統(tǒng)的教學,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作文水平。但是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大多會忽略這一點,只會跟著教材布置作文題目,沒有系統(tǒng)的教學方案,導致教學的目的不夠明確,使學生只會單純地進行寫作,無法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我們都知道,每個科目都是由易到難地進行教學,而且教材的各個單元是有一定聯(lián)系的,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將教學目標設計成一個梯度式的教學模型,這樣才能讓學生對作文有系統(tǒng)的認識,循序漸進地提高寫作能力。
2.教學方法改革策略
2.1轉變教學觀念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首先要激起學生的寫作熱情,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于初中階段是學生思維發(fā)展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要制定系統(tǒng)化的教學方案,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寫隨筆是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重要方式,通過記錄身邊的事物,可以引發(fā)學生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并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養(yǎng)成寫隨筆的良好習慣,通過寫隨筆鍛煉思維能力,鞏固所學知識,強化寫作技巧等。
2.2積累寫作素材
在寫作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素材。素材是作文的靈魂,是關乎作文質量的關鍵部分,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加強引導學生積累素材,這樣才能為作文注入新鮮血液,提高作文的可讀性。素材的來源于人們的生活,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好事物,多體驗生活,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才可以選取合適的素材,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此外,閱讀也可以積累寫作素材和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因此教師要向學生推薦讀物,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閱讀材料。比如作文報刊、名家作品等。教師要引導學生積累名言警句等,并指導學生將它們運用到寫作中,這樣既能提高作文的可讀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寫作興趣。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拓展眼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生活體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提高生活體驗,這樣就能積累很多寫作素材,也可以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喜歡觀察生活和感受生活的人。
2.3建立多元化的寫作教學模式
要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要在作文教學中加強引導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教師不能一味在課后布置作文寫作任務,要加強課堂寫作的指導,保證作文是通過學生認真思考后寫的,而不是抄襲,敷衍了事。在學生寫完作文后不要急著批改,應該與學生進行互動式批改,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為了避免學生不好意思批改或是交易式互評,要采用a作文給b批改,而b作文給c批改的批改模式,這樣可以保證批改的公平性,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通過閱讀同學的作文了解到新的寫作手法和積累新的素材,促使學生進行思考和反思,吸收同學們的寫作經驗。最后教師再進行批改,幫助學生從新的思路出發(f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提升寫作能力。通過互相批改的模式,可以促進學生互相合作,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2.4系統(tǒng)性教學
作文教學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作文的寫作手法較多,因此教師要進行系統(tǒng)性教學,幫助學生逐步掌握寫作技巧??梢愿鶕W生自身的條件設計一個有梯度的教學目標,即在不同的年級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這樣就能培養(yǎng)學生形成系統(tǒng)性的寫作模式。具體的方式為初一進行簡單的記敘文寫作訓練,初二訓練學生熟練運用各種敘述手法,初三注重審題立意方面的訓練,這樣就可以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