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期,課程改革對高中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應轉變自身教學方式,采取新型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诖?,本文闡述了小組合作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以此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時期;高中歷史;高效課堂
前言:歷史時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通過學習歷史知識,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素養(yǎng),同時還有助于擴展其知識面。但是在新時期,傳統(tǒng)教學方法弊端逐漸暴露,需要對其進行優(yōu)化,采取新型教育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起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促進其全面發(fā)展,提升高中歷史教學質量。
一、小組合作教學法的應用
小組合作教學法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通過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對問題進行探討、解決,通過此種教學方式,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其合作精神、團結意識。在利用此種方式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時,教師要做好小組分配工作,合理的小組分配有助于發(fā)揮小組合作小學法的最大效用。所以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科學分配,每個小組都要有優(yōu)等生與學習較差的學生,這樣在問題探討過程中,優(yōu)等生可以帶動學習較差的學生進行學習,有助于做到優(yōu)勢互補,從而提高班級整體學習水平[1]。
比如:在學習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時,教師在分配完小組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畫出與此相關知識點導圖,這時每個小組學生之間會進行自主分工,每個學生負責總結一部分知識點,再將其整合,并且在整理過程中,小組其他成員可以對知識導圖進行補充,將其完善。另外,在學生探討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討論狀況,當學生存有疑問的時候,教師要及時對其進行引導、點撥,從而增強其學習自信心。由此可見,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使用小組合作教學法有助于鍛煉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完善其人格,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間競賽,培養(yǎng)其競爭意識,在競爭中學會更多歷史知識。
二、情境教學法
所謂的情境教學法就是在教學時,教師要有目的的引入或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與學習內容相符的生動場景,因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從而增強其綜合知識素養(yǎng)的一種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出的學習情境有多種,譬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角色情境等。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而且學習歷史是一個不斷思考、質疑與解惑的過程,若是沒有問題,那么思考行為也會戛然而止。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此種情景下進行學習,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與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并探索知識,帶著問題進行實踐與理解,通過疑問引發(fā)思考,有助于加強其表達欲望,從而發(fā)揮出問題情境的應有效用。比如:在學習五四愛國運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出五四愛國運動的背景,以及誘發(fā)此次運動的導火線,同時總結出五四運動的意義、口號,以及此次運動對我國歷史進程的影響。然后教師通過播放五四運動的記錄片片段與相關圖片,將文字信息立體化,使學生直觀的感受五四運動精神,并且讓學生帶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聽課,可以檢驗自己總結的答案是否正確,從而加深其與五四運動的理解,進而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率。
而創(chuàng)設角色情境,就是讓學生通過扮演歷史人物來加深其歷史印象,比如:在學習有關新民主義革命時,為了讓學生了解到此次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可以讓學生通過扮演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蔣介石等人,突顯出蔣介石的反動本質,感受當時我國的國內局勢。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解決情境,不僅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此部分內容的理解,同時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學習。而且學生在扮演歷史人物時,可以升華其情感態(tài)度,樹立正確價值觀,課堂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三、多媒體教學法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技術的提升,信息技術被廣泛用于各個行業(yè)之中,多媒體電教設備就是信息技術的產物,在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多媒體教學屬于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教師使用文字、圖像以及聲音等多種方式為學生呈現(xiàn)教學內容;而多媒體教學法是利用多種電教設備,比如:計算機、錄像、幻燈片等,并結合板書、試驗以及模型等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一種教學方法[2]。對于教師而言,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時要了解并熟悉多媒體的操作方法,同時按照教學大綱,結合學生實際學習需求與教學內容合理運用多媒體電教設備,以此豐富課堂教學,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教學效果。
比如:在學習鴉片戰(zhàn)爭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投影設備為學生展示教學課件,讓學生觀看與鴉片戰(zhàn)爭相關的剪輯視頻,或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圖片,譬如林則徐組織的虎門銷煙等圖片,讓學生通過圖片直觀的感受到鴉片戰(zhàn)爭對我國造成的屈辱與災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并且通過視頻來展示戰(zhàn)爭的場景,可以加深學生對鴉片戰(zhàn)爭的理解與記憶,將枯燥的問題轉換成圖像,有助于學生學習到更多歷史知識。此外,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教學效果,進而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效率。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的高中歷史教學中,由于歷史知識較為久遠,缺乏創(chuàng)新,學生很難提起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對教學方式進行轉變,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法、情境教學法以及多媒體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方式教授學生歷史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構建出一個高效的歷史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徐學珍.打造高效課堂彰顯創(chuàng)新教學魅力——歷史創(chuàng)新教學略談[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7):19.
[2]許秀萍.“互聯(lián)網+教育”背景下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05):125-126.
作者簡介:史統(tǒng)令(1988.04--);性別:男,籍貫:甘肅靜寧人,民族:漢,學歷:本科,現(xiàn)有職稱:中學二級;研究方向: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