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9-0250-02
1.引言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反映初中學生的發(fā)展狀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舉措[1-2]。構建科學合理的綜合素質評價機制,對于轉變傳統(tǒng)教育理念,推動基礎教育改革具有巨大的積極推動作用。探索并構建科學合理的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是學生評價乃至整個教育評價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系到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各項內容。
從當前的評價方法或評價途徑來看,課程考試和各種測驗作為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測評方式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且具有操作簡便,效果直觀的優(yōu)勢。但它與我國新一輪課改要求及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是不相適應的[3],長此以往必將造成局部區(qū)域學生素質的“斷層性脫節(jié)”?;诖耍疚脑趪栏衤鋵嵭乱惠喺n改要求及教育部相關通知要求的基礎上,試圖設計一套科學適用、簡單可行的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用于指導本校實際工作的開展。參考相關政策、文件通知及文獻[4-6],從道德品質、公民素養(yǎng)、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xiàn)等六個方面篩選評價指標,采用層次分析法和加權平均法,以加權素質總分量化學生綜合素質。
2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選擇及獲取
以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總體目標,從道德品質、公民素養(yǎng)、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xiàn)等六個方面(準則層)選擇了19項評價指標(表l),可以較為全面的反映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在以上19項指標數(shù)值的量化方面,采用或轉換為計量操作較為便利的“李克特五分量化表’,。采用情景測驗、向卷調查方式的,可將測驗題目或問卷調查選項設置為五個選項,五個選項分別對應該項素質評價的重要程度,如可對應量化為“非常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3分”、“不重要2分”、“非常不重要1分”。采用考試測驗、專項心理健康測驗、身體素質測驗,可直接將測驗結果對應量化為該項素質評價的重要程度,量化分值參照上述方法。采用日常記錄、學生申報的,可由多名教師根據(jù)經(jīng)驗進行打分取值,確定量化分值,為保證計量口徑和計算方便,量化分值同樣參照上述“李克特五分量化表,,。指標權重采用層次分析法,利用Excel軟件計算都得到。
3.加權平均法計算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總分
確定了各評價指標項的量化分值和指標權重,首先對各評價指標項的量化分值進行標準化處理(結合學校實際,標準化處理采用百分制形式),之后便可采用加權平均法進行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其計算公式為:
該式中,F(xiàn)為某名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總分,即加權平均分;為某名學生第k項評價指標的量化分值;為第k項評價指標的權重。
4.結論和討論
本文在參考相關政策、文件通知及文獻的基礎上,以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總體目標,從道德品質、公民素養(yǎng)、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xiàn)等六個方面(準則層)選擇了19項評價指標,探討構建較為全面的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和加權平均法等計算方法,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有機結合,在有效提高評價過程科學性的同時,也使評價結果更加量化直觀,增強了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操作簡便性。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不但要體現(xiàn)評價結果的綜合性和整體性,也應體現(xiàn)不同學生的個性特色或優(yōu)勢,因此除構建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外,還應嘗試建立不同的評價結果標準體系,使得學生評價工作更加的全面、客觀和有價值,這應是開展下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秦瑜.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有效性研究[J].教研爭鳴,2017(06):131.
[2]陳春娟.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法的設計與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5(02):89-90.
[3]金付栓,魏麗華.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現(xiàn)狀—以北京市延慶縣為例[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3(27):69-73.
[4]霍智潔.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模型的構建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5]查玉良.發(fā)達地區(qū)農(nóng)村初中推進素質教育的現(xiàn)實化路徑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6]杜文平.推進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有效舉措—北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的實施[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5(0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