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吉良
摘要: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來說自我管理是一項極其重要的能力,只有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和生活質量。而班主任教師作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引領者,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就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將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作為重要的管理任務,逐步地實現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能力是學生進行知識汲取以及自我完善過程中所必需掌握和具備的基本能力,它對每一個初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目標的高效完成。班主任作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的引路人,對于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所以班主任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就需要注重對自身工作管理模式的探索,以保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 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落實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
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想真正的實現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需要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理念,堅持貫徹落實以生為本,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管教的狀況,促使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班級管理中來,進而逐步地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尤其是初中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內心極度敏感,教師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或與的約束,會嚴重的觸犯他們的逆反心理,從而嚴重阻礙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實現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的目的,進而逐步地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設置班級管理意見簿,將意見簿放置班級講臺上,讓所有學生隨時在意見簿上進獻一些班級管理策略。學生作為班級的一員,每日和班級共同的學習成長,對待班級整體狀況的了解可能還要比班主任教師的了解更為全面客觀,所以他們提出的意見可能會比班主任的更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教師在落實學生建議的管理策略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時面對一些沒辦法實施的管理策略,教師一定要在班級里公開的進行解釋不能實施的原因,讓學生能夠充分的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重視,這樣也能夠讓學生能夠更深刻的體會到自己在班級管理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將以生為本的理念落實到班級管理中來,能夠讓學生在參與班級管理過程中,逐步地學會自我管理,以促使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自覺地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保證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也讓教師的班級管理工作得到高效地完成。
2 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自我管理環(huán)境
一個良好的自我管理環(huán)境是班主任教師高效完成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在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教師根據班級情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自我管理環(huán)境,能夠讓學生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更全面客觀的認識自己,逐步地增強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促使讓學生通過自我管理能夠塑造出一個更加優(yōu)秀的自己。例如,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班級的文化墻設置班級“光榮榜”和“成長榜”,在光榮榜上記錄一些日常在學習生活中表現良好的學生的學習行為和生活行為,在成長榜上記錄每一個學生自己擬定的短期目標以及實現的進度。通過這樣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讓班級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以此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前進的欲望,促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能夠自覺的約束自己的行為,樹立學生自我管理的信心,加快初中班主任教師的班級管理工作目標的實現。
3 通過班級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自我管理平臺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教師在提升班級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引導作用,但是班主任教師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所以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就需要給學生充分的自我管理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實踐過程中逐步地形成自我管理意識,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班級活動的所有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班級活動的參與不斷提升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是班主任教師比較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教師在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就可以組織班級里的學生開展“高效地學習從良好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開始”的班級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把活動的組織、開展過程中的一系列事物都交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師一定要引導班級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活動的組織開展中來,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能力和特長引導學生參與班級活動,如,引導班級心靈手巧的學生進行活動過程中的裝飾設計、表達能力較好的學生進行活動的主持、思維能力較好的學生進行活動整體的策劃、力氣大的學生進行活動過程中桌椅的擺放等等。通過讓每一個學生都為班級活動出一份力,能夠讓每一個學生的價值在班級活動開展過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讓學生形成主人翁意識,這樣不僅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了活動主題的意義,還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自我管理平臺,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揮自身價值的同時逐步形成自我管理意識,以此讓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
4 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是新時期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的重點內容,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一定要摒棄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理念,不斷地對班級管理模式進行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初中班級學習生活過程中逐步地實現自我管理,以此為學生今后更好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有宏.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學生自我管理模式探微[J].考試周刊,2018.
[2] 張道亮,王華.學生自我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實踐途徑分析[J].新課程(中),2017(05).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蔣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