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春
摘要:識字不僅是學生進行言語表達的基礎和前提,還是學生學好各學科知識的必要準備。經(jīng)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的年齡越小,對漢字學習的潛能越大,因而從低年級抓起,做好識字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诖耍疚囊怨P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工作經(jīng)驗為依據(jù),針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一番個人看法的闡述,以期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趣味情境;優(yōu)化環(huán)境;識字技巧
漢字不僅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和發(fā)揚的載體,更是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好漢字是每個中國人的使命所在。如何更好地開展識字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字量進而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是教師關注的話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從小學生的年齡及身心發(fā)展特征出發(fā),積極探究并靈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開展識字教學活動,從而不斷優(yōu)化識字教學效果,為學生打下漢字的學習基礎,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好基礎。
一、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增添識字教學趣味
成功教學的先導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強烈興趣和動力,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亦是如此。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往往先向學生講解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然后讓學生通過反復默寫的形式來加深對所學漢字的印象,方式單一,使得學生對漢字學習提不起興趣。為此,為了增添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情境的形式開展識字教學,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更好地推動識字教學活動的開展。
例如,以《口耳目》這部分內(nèi)容為例,本課介紹了一些表示人體部位的漢字,如口、耳、目,還有與動物有關的生字,如羊、鳥、兔等等。在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識記漢字,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這些具體實物的圖片,以“目”字為例,向學生展示“眼睛”的圖片,引導學生細致觀察眼睛的特征,并展示這一漢字的簡寫體,一步步引導學生發(fā)生漢字與實物之間的內(nèi)在關聯(lián)性,使學生認識到漢字是由事物本身的具體物象慢慢演變而來的,從而加深學生對漢字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在教學中為學生展示漢字的演變歷程。以“鳥”字為例,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鳥”字是如何由最開始甲骨文的象形字變成大篆、小篆、隸書、楷體、行書直至今天的漢字的,為學生營造一種生動、直觀的情境和影像,從而更好地進行識記。如此一來,通過生動、直觀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很好地將學生帶入到了漢字學習場景中,還使學生對漢字的起源、本質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提高了學生的漢字學習興趣,優(yōu)化了學生的漢字學習效果。
二、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拓展識字學習路徑
漢語作為學生的母語,學生在學習漢字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漢字學習資源,這就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漢字提供了無限便利的條件。為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及學生學習范圍的拓展,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尋求尋找豐富的漢字學習資源,從而不斷延伸識字教學課堂,拓展學生的識字學習路徑,使識字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從教室中的資源入手,鼓勵學生發(fā)掘蘊含其中的漢字資源并進行廣泛的學習。班級中不同學生的姓名、班級的課程表或是班里的小貼士、規(guī)章制度等,都包含有豐富的漢字;校園中,學校的張貼榜、告示欄中,也是以漢字的形式告知學生學校的新聞、信息等。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多留意、觀察這些信息、告示,在了解各項規(guī)章制度、學校發(fā)生大小事件的同時,學習到更多的漢字。如此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師也應鼓勵學生在看新聞聯(lián)播、動畫片時學習漢字;外出游玩時,觀察周邊街道、門店或是旅游景點中的漢字并記錄下來,從而更好地學習。如此一來,便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漢字學習資源,豐富了學生的漢字學習路徑,促進了漢字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培養(yǎng)識字技巧,提高學生識字技能
漢字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有些形近字或是有著相同偏旁、部首的漢字往往屬于同一類別,漢字在構字上面存在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言。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漢字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對所學漢字進行分類整理,從而在對比記憶中加深對所學漢字的認識和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識記漢字。
例如,以《操場上》這部分內(nèi)容為例,本課的生字有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等。其中不少漢字在字形上有相近之處,如打、拔、拍,跳、跑、踢,這些漢字具有共同的偏旁,且表示的意義相同:打、拔、拍的偏旁都是提手旁,都表示手部的動作;跳、跑、踢的偏旁都是足字旁,都表示足部運動。類似的還有江、河、湖、海;松、柏、桃、杏等。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對具有相似字形或是相同讀音的漢字進行歸類整理,從而更好地加以區(qū)分,并深刻記憶。如此一來,便使學生認識到了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所在,使其掌握了一定的漢字學習技巧,從而不斷提高漢字學習和識記能力。
總之,漢字作為語文學習的基礎,學好漢字對學生來說意義重大。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究并靈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開展識字教學,為枯燥的識字教學注入無限生機,為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方云.低年級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
[2]王開玲.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分析[J].新教育時代,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