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教育教學體系中,班主任不僅承擔著教學工作,還肩負著班級管理的重大責任。小學生年齡小,身心正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因而對學生的管理和教育不可或缺。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摒棄傳統(tǒng)的家長式、灌輸式管理模式。文章結合工作經(jīng)驗,淺談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開展及管理經(jīng)驗。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管理經(jīng)驗
在小學教育工作中,教書育人是教學工作者的重要課題。相對于任課教師而言,班主任肩負著更多的使命和責任,班級管理的重擔大部分著落在班主任的肩上。一個班級之中,學生人數(shù)不盡相同,少則二三十人,多則四五十人。面對人數(shù)較多的學生群體,如何才能高效的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有序的發(fā)展?
一、班風建設
一個班集體即是一個小環(huán)境,學生置身于期間,不可避免會受到班級環(huán)境、班級文化和班級氣氛的影響。不言而喻,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和班級氛圍,對學生將起到一種甜蜜引導的作用,它引導學生“趨利避害”,約束學生“行為不端”。每個人都會受到所處環(huán)境的影響,也即是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人[1]。學生們之間會相互影響,相互學習,相互模仿。小學生年齡小,人格還沒有健全,價值觀念也沒有完全形成,在加上年齡小,因而對是非對錯并沒有正確的評判標準。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但是,倘若學生并不了解自己的行為是否“惡”或者“善”,則學生自然懵懵懂懂而茫然無措。建設陽光、互助、團結、拼搏、好學的班級環(huán)境,其目的在于透過班級環(huán)境而影響學生,以班級風氣引導學生,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觸真善美,而自覺抵觸假丑惡。建設班級環(huán)境,建設良好班風,不同的班主任教師有不同的方法和措施。筆者認為,在班風建設方面,可從主題班會入手。每周設置一次主題班會,鼓勵學生們將自己在一周內所看到、聽到、學到、想到、悟到的內容分享出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此對學生們開展教育工作。主題班會不可缺少,在班會上不僅可以給學生們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還可以通過先進事跡激勵學生,喚醒學生,讓學生們懂道理,明是非。在主題班會上,班主任教師應凸顯學生群體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大膽的發(fā)言,質疑問難[2]。班主任教師應和學生互動,讓學生感悟到其中的道理,而不是照本宣科的僵硬灌輸。
二、以身作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小學生年齡小,但已經(jīng)具備自主意識,學生有自我的判斷依據(jù)。班主任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一方面因工作崗位的屬性,帶有一定的權威性;另一方面,班主任教師則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對象,是學生的依靠。學生們不由自主的模仿班主任教師,有些調皮的學生還會模仿班主任教師說話的口吻,走路的姿勢等等?;诖?,在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師需要嚴格要求自我,塑造出良好的師德形象,以自身魅力感染學生。筆者認為,班級管理的藝術性,不在于使用校園和班級的管理制度,對學生進行硬性約束。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固然重要,但僅僅是班級管理的手段、工具,而并非班級管理的最終目的[3]。小學班級管理中,在制度的框架下,最重要的是通過班主任教師的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在筆者所帶的班級中,有學生A上課經(jīng)常遲到,嚴重影響了課堂紀律。筆者和學生A溝通后,與學生A約定“平等原則”:筆者和學生A都不允許遲到,倘若任何一方遲到,均要自愿打掃教室衛(wèi)生。約定之后,學生A深受鼓舞,之后再也沒有遲到過,而筆者也十分欣慰。需要注意,班主任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均可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為此,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師需要重視自我的言行,平等的對待學生,推動班級管理工作事半功倍的高效開展。
三、家園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小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家庭、校園是兩大主體。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師應引導學生父母參與到管理和教育工作中,構建出完善的家園合作機制,以提升班級日常管理工作效率[4]。長期以來,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常見的弊端之一即是管理的“廣泛化”。班主任教師對待學生“一視同仁”,以一把尺子衡量學生,以一種方法教育學生。然而,每個學生都是鮮活的個體,學生們個性不同,習慣不同,學習能力不同。學生們之間具有較大的個體差異,一刀切的管理方法顯然不夠科學合理。班級管理工作實踐中,時常出現(xiàn)學生們不愿意接受教師“說教”的現(xiàn)象,究其根源,除了班主任教師與學生溝通方法不正確之外,師生之間信息不對稱也是重大的緣由所在。班主任教師往往還要開展教學工作,客觀上不具備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們一一進行深入的觀察和了解。師生信息不對稱,對學生的管理就難以達到“對癥下藥”的良好成效[5]。為此,班主任教師應多與學生父母交流,循序漸進,讓父母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在。在與學生父母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班主任可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也可以對學生的家庭教育做出指導,以確保學校、家庭教育觀念的一致性。
四、結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班主任教師應肩負起育人的偉大使命,以學生們的身心健康成長為班級管理的終點目標。小學生內心敏感而脆弱,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應循循善誘,以鼓勵為主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理。作為教育工作者,應關愛學生,尊重學生,學會和學生們做朋友。班主任教師要嘗試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為學生答疑解惑,贏得學生的信任。日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教師應充分利用班干部發(fā)揮帶頭作用,引導學生們學會自我管理,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張亞杰. 試論新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 新課程學習(中), 2014,37(24):153-153.
[2]鄭榮. 以生為本,潤物無聲——關于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探究[J]. 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 2017,12(10): 73-73.
[3]劉紅娟. 淺談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2015,38(24):30-30.
[4]呂紅梅. 淺談如何在多媒體的幫助下開展小學班級管理工作[J]. 學周刊, 2017,30(15):16-17.
[5]于朝霞. 探討情感教育滲透于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J]. 中國校外教育, 2016,30(25):24-24.
作者簡介:孟美麗,女 ,漢族,1982年1月,吉林省雙遼市,學歷:本科,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班主任經(jīng)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