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偉梅
摘要:眾所周知,小學生的紀律性和服從性相比高年級的學生更低,所以在管理層面一度給小學教師帶來很多的困擾和難題。班級管理的宗旨是小學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和管理條例對小學生的行為進行一定的指導和約束,從而構建和諧融洽的小學班級學習氛圍,幫助小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樹立服從管理的集體意識。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班級管理中尚且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旨在推動小學班級管理的良性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策略研究
小學班主任相比于單科任課老師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他們不僅要保證小學生的學習質量,更要建設友愛和諧的班級氛圍、呵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小學班級管理依然存在著很多阻礙小學生健康發(fā)展的問題,如果能夠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并付諸于實踐,就能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進行,也可以更好地構建和諧友愛的小學班級、保證小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想要解決存在于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問題,我們必須理清思路,將問題進行歸類,并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
從學生層面上看,小學班級的難以管理和小學生的心理年齡成熟度有著莫大的關聯。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尚不健全,存在著諸如好動、貪玩、調皮、自制力低下以及無法集中注意力等多方面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班主任對班級的有效管理。
從老師層面上看,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使得我們的小學班主任更側重于學生的成績發(fā)展,更加容易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建設。班主任的管理意識尚且停留在落后的應試教育思想中,無法做到思想轉變,忽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某些教師的學習意識不強,對新近提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無法做到及時學習及時領會以及加以運用;教師自身的素質欠缺,長久枯燥的班級管理使得小學班主任失去耐心,陷入班級管理的惡性循環(huán)中;小學班主任的不作為使得小學班級缺少凝聚力。
從學校層面看,目前小學的領導對小學班主任的認命沒有表現出足夠的重視,以至于存在小學班主任的素質能力不一定能夠匹配其職位的問題。領導理所當然地認為師范生畢業(yè)出來的新老師可以勝任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對培訓新老師的建設活動持可有可無的態(tài)度;學校的管理環(huán)境不利于班級管理環(huán)境的發(fā)展,學校沒有建設出良好的管理氛圍,對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產生了負面影響。
從管理制度上看,小學班級的管理制度比較落后,存在著管理模式過于主觀、一成不變以及缺乏活力的問題。以往數十年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影響了幾代教師的班級管理思想:在管理過程中,小學班主任占據主導地位,進行小學班級管理時出現主觀臆斷的問題;管理模式陳舊,班主任沒有學習新管理模式的意識。
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發(fā)揮班級干部的作用
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善用“學生管理學生”,發(fā)揮班干部的管理作用。必須指出的是,小學生的心理與成人不同,引導小學生管理小學生有助于改善班級的管理環(huán)境,達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另外,小學班主任相比于其他任課老師要做的工作更多,需要對學生擔負更大的責任。所以讓班干部幫助小學班主任管理班級,可以讓小學班主任有更多的精力關心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和班級的和諧氛圍營造,從而使班級管理更加高效。
(二)民主化的班級管理
小學班主任必須具有民主管理的思想覺悟,民主化的管理對班級學生的各方面發(fā)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想要開展民主化的班級管理,我們必須從多方面同時進行變革。首先,班主任應該端正自身的管理態(tài)度,注重建立與小學生平等的師生關系。其次,重視民主化管理隊伍的建設;最后讓學生樹立集體意識和自主管理意識。
詳細地說,小學班主任需要長期持有愛護學生的育人之心。在進行小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做到以人為本,尊重小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引導學生學生進行自主管理。最重要的是,小學班主任要跟學生交朋友,只有了解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性格特征以及學習水平,班主任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在管理的過程中避免與學生產生沖突。
小學班主任在建設班級管理隊伍時,一定要注重民主化的選舉。班主任可以進行分組投票,篩選出班干部,然后對班干部進行班級管理的內部培訓,培養(yǎng)出更適合班級管理的隊伍。讓學生來選擇管理隊伍的組成,不僅可以讓管理隊伍的構成更加合理,還能讓班干部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減少很多困難。除此之外,班主任應該充分信任學生、信任班級選拔出來的班干部,要做到合理放權,讓班干部在管理班級中有足夠的發(fā)揮空間;班主任也應該做到透明化管理,在班級里頒布的每一項管理條例都必須做到公開執(zhí)行、公開處理。
集體意識的建設有助于班級凝聚力的提高,凝聚力高的小學班級往往在管理方面更為有效。每一位小學生都是小學班級的一部分,當所有的學生都具有自主管理的集體意識,那么整個班級的紀律性必將有所提高。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必須給學生灌輸集體意識,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的建設中,讓學生在班級的管理中產生自我存在感,強化他們的主人公意識。
(三)后進生的平等管理
尊重兩個字是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不可或缺的存在,小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公正公平的環(huán)境,班主任必須拋開以往應試教育中對差生、后進生的有色眼光,平等對待自己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孩子都有爭先爭優(yōu)的潛意識,后進生的成績落后是由極為復雜的原因構成的,班主任不應該只看學生的成績,更要看學生在整個發(fā)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德行。
小學生自制力差極易受到影響,后進生大多數并不是因為學不會或者智商有缺陷,更多的是小學生受外界因素影響無法專心學習,如家庭、交友、班級環(huán)境等因素都會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我們都知道,在以往的小學教育乃至整個學生教育中,存在著諸如發(fā)言權不平等、應試權不平等、座次不平等以及活動參與不平等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小學班主任應該極力避免出現此類問題。
班主任需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小學生,和學生交朋友,用心溝通,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引導后進生專心學習。對后進生的平等管理有助于提升班級的凝聚力,有助于建設和諧友愛的學習環(huán)境。如何真正做到這一點,尚且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去勇敢嘗試,只要班主任能持之以恒地愛護學生,平等對待任何學生,班級管理工作必定不再是問題。
結語:
小學班級的管理關系著我國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做好小學班級管理對我國的人才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一個友愛和諧平等的小學班級是每一個小學班主任和小學生都追求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應該針對目前小學班級存在的管理問題展開探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切實提高小學班級管理的效率,使得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努力上進。
參考文獻:
[1]陳穎敏.小學班級有效管理策略[J].江西教育,2018(06):12.
[2]劉進榮.芻議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小學班級管理有效策略[J].華夏教師,2017(20):14.
[3]張永勝.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1):277.
[4]馬海燕.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