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超
【摘? ? 要】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本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內容都是兒童文學,包括寓言、散文、童話、小說等多種類型,通過對兒童文學的學習,有助于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當下新課改背景下對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故而,教師要加強對兒童文學的學習,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兒童文學? 語文教學? 積極作用? 具體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2.192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心智不成熟,兒童文學中通俗的語言文字,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深刻的寓言故事等,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效率,增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科學合理的將兒童文學的學習貫穿于整個教學課堂中,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也要充分結合兒童文學的特點,運用多種恰當?shù)慕虒W手段,加深對兒童文學的感悟,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本篇文章將重點探討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兒童文學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
(一)有助于學生性格的塑造
兒童文學中對人物的塑造是十分鮮明的,學生們可以通過文章中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等,對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可以教會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深刻領悟“正義終將戰(zhàn)勝邪惡”的哲學道理,有助于學生性格的塑造。就以《漁夫的故事》一文的學習為例,文中漁夫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最終戰(zhàn)勝了強大的魔鬼,能夠讓學生從漁夫身上學習到機智勇敢,遇到挫折困難不要自亂陣腳,保持冷靜,沉著應對的美好人格,并逐漸融入到自我的性格塑造中去,能夠培養(yǎng)樂觀開朗的性格,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諸如此類的文學作品還有很多,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能夠慢慢完善學生的性格特點。
(二)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兒童文學中往往包含著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通過對文章的深入學習,能夠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有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也是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剖析文章蘊含的哲理,并密切聯(lián)系當下的時事焦點,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比如,通過對《坐井觀天》的學習,告誡學生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要對事物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切忌自以為是,片面看待問題,樹立學生開闊自我認知,避免見識短淺的人生觀念。
(三)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兒童文學中包含了很多的童話故事,其中不乏一些魔法世界,奇妙幻想等等,通過對這類文學作品的學習,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進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下對學生培養(yǎng)的新要求,畢竟,從我國國情出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是第一生產力,加強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增強就業(yè)競爭力,更好的融入到社會中去。就以《小蝌蚪找媽媽》的學習為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如想象小蝌蚪在找媽媽路途中的焦慮心情,詢問旁人的語言神態(tài)等,逐漸在這個過程中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鍛煉語文思維,有助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通過對兒童文學的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首先,通過對散文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畢竟,小學課本中的散文作品大多以抒情散文以及環(huán)境描寫性質的散文為主。其次,通過對小說的學習,能夠加強學生對故事性文章的了解,并學習其中運用的技能技巧,有助于提高作文寫作。最后,兒童文學的趣味性能夠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調動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有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這個過程也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表達,促進全面能力的發(fā)展和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最終提升語文素養(yǎng)。
二、兒童文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將兒童文學融入情景教學中
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情景表演的教學方式,能夠保證兒童文學教學的有效性。情景表演即通過對文中故事情節(jié)的實際展現(xiàn),加強學生的理解和感悟。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有一個嚴格的要求,需要學生加強對人物的認識,深刻揣摩文中的語言動作描寫以及表情神態(tài)等,以求能夠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比如,可以讓學生表演《賣火柴的小女孩》,在表演的過程中,讓學生對小女孩的處境感同身受,體會到當時背景下社會的黑暗,人性的殘忍以及小女孩被活活凍死餓死的悲慘命運,進而認識到當下生活的來之不易,應當知足珍惜,這才是兒童文學學習的真正目的,對其他文章的學習亦是如此。
(二)加強學生對文章的深入學習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多以講授方式為主,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也忽視了對文章情感表達和人生哲理的學習,沒有真正發(fā)揮出兒童文學的積極作用。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當前教學的不足,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對文章的深入學習,畢竟,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力弱,學習能力不強,很難自行深入體會到文章想要表達的感情和道理。
(三)加強學生課外兒童文學的閱讀
小學階段正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關鍵時期,兒童文學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積極作用,僅僅局限于對小學課本中兒童文學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加強對課外文學作品的閱讀。首先,教師要在課堂中帶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且要長期維持,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對語文學習極為有利,同樣有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其次,要求家長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來,對學生課后的閱讀情況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畢竟,小學生的自制力不強,需要外界條件進行一定的約束。
(四)將多媒體運用到兒童文學教學中
將多媒體融入到兒童文學的教學中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多媒體能夠運用生動形象的圖片和視頻將枯燥乏味的文字性內容展現(xiàn)出來,提高學習效率。比如,當學習到《丑小鴨》一文時,教師可以播放有關的兒童動畫,從聽覺、視覺兩方面入手,增強學生對本篇文章的感知,并且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完成學習,一舉兩得。
綜上所述,兒童文學的學習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并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很大的積極作用,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兒童文學的學習,并且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問題,比如,對兒童文學的學習太過膚淺,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不恰當運用等,教師要正視這些教學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以求增強語文教學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