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五瓊
【摘? ? 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盡快適應學習階段的升級轉(zhuǎn)換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作為剛剛從學前過渡到小學的學生來說,生活情景在課堂之中的引入無疑成為我們開展教學的一條可行方法。本文將結(jié)合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對這個問題進行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生活情景?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2.070
作為學前到系統(tǒng)化學習的起點,小學的教學成效無疑是學生今后學習基礎和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節(jié)點。為了更好地開展小學階段的教學,讓學生更適應教學階段的轉(zhuǎn)變成為我們重要任務。而小學數(shù)學作為重要的基礎學科,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更高的要求。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資料搜集和實踐過程中的總結(jié),我認為在課堂上依托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shù)學教學不失為明智之舉。接下來,我將從教學價值、實施方式和教學反思與改進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彰顯生活情景教學法的價值,獲取學生和家長的認同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教學中,教師由于背負著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打下中學學習基礎的重大任務,往往會在課堂上更多地占據(jù)主導權(quán),以傳統(tǒng)的傳授方式幫助學生適應這樣的學習模式。但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適應和過渡,我認為生活情景教學法具有更大的實踐價值。
(一)幫助學生更好地過渡新階段,找到平衡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剛剛進入一個新的學習環(huán)境,往往因為害怕而束手束腳,或因為新奇而注意力不集中。而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應當是先找到一種適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過渡、適應到這個新階段,找到學習過程中的平衡。情境教學取材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場景,比如簡單的買賣就應用到了算術知識,而分組等日常活動又需要用到乘除法。這樣熟悉的生活場景,能夠讓學生很快融入在課堂之中,也能讓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之上。這樣能夠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幫助所有學生適應課堂和學校的新環(huán)境,讓我們的教學成效得到提升。
(二)學以致用,加深學習體驗
數(shù)學本身就是一門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情境教學法不同于其他教學方式的主要特點就是讓學生能夠?qū)W以致用,在生活中體驗數(shù)學的美好。比如之前提到的買賣,學生可以在付款的過程中利用自己學習到的數(shù)學知識檢驗;在分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讓人數(shù)最多地參與進來。這樣的學習和實踐能夠維持學生學習數(shù)學、應用數(shù)學的長期興趣,保證學生更長時間的注意力,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是在實踐生活中非常有用的。這也培養(yǎng)了他們學習的核心信念和數(shù)學的核心素養(yǎng)。而更重要的是,這種學以致用的心態(tài)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知識用于實踐的習慣,激發(fā)他們思考學習的興趣,不只是數(shù)學,在其他的學科領域,在之后的學習階段也能夠很好地保持。這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挖掘趣味生活情境引入形式,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引導學生和家長接納生活情景引入教學之后,我們就應當圍繞這個教學方式,進行有益的嘗試,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取材于生活場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首先,我們作為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因時制宜進行教學上的規(guī)劃。比如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數(shù)學學習,如大家課前一起唱歌,讓每個學生記錄下自己聽到的“我”總共有多少次。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像是回到了學前階段大合唱活動,這樣的形式對于他們來說是熟悉的。而到了中高年級,我們可以開展更復雜豐富的生活場景模擬,比如買賣交換以及一些需要用到復雜運算的場景。取材于生活化的場景,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解題的細節(jié)和數(shù)學在生活中應用的具體過程。為了營造更好的課堂氛圍,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將課堂中生活場景的引入記錄成文字,在教室的墻面做一面“展示墻”。學生可以在課間觀看、重溫,回顧自己學到的知識。這樣能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讓學風井然有序。
(二)引導學生參與到其中,讓他們擁有更多課堂主導權(quán)
除了平時教師的教學設計之外,想要讓學生學得更好,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主動權(quán)。在學生進入中高年級,已經(jīng)對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初步的了解和把握之后,我們要引導學生參與到其中,讓他們自身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多的參與,這樣才能讓他們課堂參與的熱情一直貫穿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比如我的一個學生在這個過程,受到情景劇的啟發(fā),認為我們班可以舉辦一個“小小數(shù)學情景劇比賽”。在征求全班學生的意見之后,我認為這樣的想法確實有其可行性。綜合學生的意見,我們將這個比賽形式設置成了小組展示。由各位學生自行組隊,在保證人數(shù)相當?shù)那闆r下集思廣益,為我們帶來精彩紛呈的表演。在這次的比賽中,有的學生按照買賣為背景,在生活化的場景中展現(xiàn)了最廣泛的數(shù)學應用場景;有的小組別出心裁仿照一些生活化的小品,并加入了數(shù)學元素;還有在具體情境表演之后設置問題,讓其他觀看的學生進行回答。這樣的形式能夠讓大家更多地互動起來,讓所有人都參與到了情境化課堂的環(huán)節(jié)中。而實踐證明,學生還是非常喜歡這種形式的。這次比賽之后,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更加喜歡上了這種趣味的課堂模式。
三、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jié),修正自己的不足
再好的教學規(guī)劃,落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還是難免偏差。而我們作為整個課堂的設計者,需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jié),適當修改自己的不足。
(一)聽取學生的意見
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對我們教學模式的設計是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所以,我們應當先聽取學生的意見。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和學生多親近,做他們的知心人,了解他們對于課堂最真實的看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針對現(xiàn)有不足“對癥下藥”。我們也要注意在這個過程中搜集更多更有效的意見。
(二)征求家長和其他教師的建議
我們可以定期設置“公開課”活動,讓教學過程適當向其他教師和家長展示出來。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孩子,這樣的教學方式適不適合,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家長是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我們可以征求他們的意見。而專業(yè)教師能夠給出較為客觀的意見,這對于我們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結(jié)束語
小學數(shù)學教學是一段漫長而有意義的旅途。我們教師是引路人,而真正開拓這片“風景”的是學生。生活情境教學在課堂的引入,能夠讓學生更快地融入小學的教學模式,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時保持更高水平的專注。想要達成這樣的效果,我們需要獲取學生和家長的認同,在合理的教學規(guī)劃和實踐之后,進一步了解現(xiàn)有不足,進行改正和優(yōu)化。只有在保證這些步驟的前提下,我們的教學才能真正地落到實處、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