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 ? 要】高中的古詩詞可謂是學生各個學習階段接觸的最難的內容,高中時期的古詩詞字句意思深刻,字詞的讀寫也比較困難,篇幅字數(shù)更是非常長,所以為了讓學生突破對于古詩詞學習的障礙,教師一定要思考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在有限的時間內加強學生對詩句的理解。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分析了當前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對其教學方式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對策,提高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語文? 學科教學? 古詩詞? 教學單元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044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高考中古詩詞已經成為重點考試內容,目前高中語文古詩詞也是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古詩詞所營造出的意境,領悟古詩詞的魅力。古詩詞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和瑰寶,彰顯著中華血脈的源遠流長,又很好的展現(xiàn)了人文情懷和民族精神。新課標明確規(guī)定學生要“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一、生動有趣的教學切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古典詩詞具有凝練、含蓄、意味深長的特點,初次接觸學生都會感到較難理解,并且詩詞作者生活年代久遠,其生活背景和習俗與現(xiàn)代人迥然不同,學生要想理解作者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必須要先對詩詞寫作背景和詩人有所了解,以降低學習和理解的難度。為將學生與古詩詞的距離拉近,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時營造一種氛圍,如講一些與作者有關的小故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或是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與詩詞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視頻,使學生對其有直觀的了解。
新課程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發(fā)揮組織和引導作用。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新知,課前搜集古詩詞相關背景資料,課堂上以小組形式分享,在領悟詩詞主旨或詞句賞析方面,可以由教師提出問題,小組形式進行探討,想象詩詞意境,對作者想要表達的內涵進行感悟,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想自身實際,從而使學生對詩詞有獨特的情感體驗和領悟。
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對詩詞的感受和理解會有或大或小的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體驗,引導學生對詩詞進行獨立思考和感悟。具體可以從下面幾點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二、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建相關情景
傳統(tǒng)的高中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單純注重教導學生對古詩詞的記憶,學生被動的接受古詩詞教學內容,機械的對古詩詞進行記憶,無法真正領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失去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對古詩詞教學產生抵觸心理,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教師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采取合理的方法,不要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要通過創(chuàng)建相關的情景使學生真正體會古詩詞的意境并了解古詩詞想要表達的含義,真正理解并掌握古詩詞教學內容,提升學生文化修養(yǎng)。例如在教導《琵琶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建相關教學情景,為學生講述古詩詞所表達的故事內容,可以組織學生分別扮演客人、隨從、琵琶女等角色,通過情景表演體會當中人物的心理變化,領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古詩詞,有效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多媒體教學是教育改革后產生的全新教學方法,能夠改善傳統(tǒng)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將抽象的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引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直觀的了解古詩詞中表達的情景,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充分掌握教學內容,多媒體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也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古詩詞的能力。例如在學習《采薇》時,由于這首詩詞年代比較久遠,文中生僻字較多,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很難使學生理解詩詞內容,教師可以引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向學生播放春天薇菜剛冒出新芽,夏天薇菜枝葉茂盛等相關圖片,向學生講述當時由于糧草供應不足,士兵需要采野菜充饑,再配合詩詞的朗讀音頻,直觀生動的向學生展示這首詩詞想要表達的意境及作者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使學生融入到古詩詞當中。
三、了解作者及詩詞背景
鑒賞古體詩詞也是要有門檻的,需要了解歷史背景,并且有廣闊的知識面,了了解歷史社會環(huán)境的變遷。文章往往是時代背景的寫照,同樣詩歌也是建立在特定時代背景之上,每一首詩歌,都映照出當時的社會一角,影射當時時代下的社會特點。所以呀,只有了解了詩歌創(chuàng)作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經歷,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悟才能更加具體詳細地理解詩歌,才能精準的抓住詩歌所傳達的主題思想從而欣賞鑒賞一首詩。
比方說,我們鑒賞蘇軾的詞,那我要先花一點時間去了解書是生活在怎樣的一個朝代,他的人生經歷是怎樣的,他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以及他獨特的性格特點,盡量把自己放在那個時代下,去感受這篇作品所傳達出來的感情,思索蘇軾的內心世界,感受蘇軾的情感變化從而去鑒賞他的詩歌作品。充滿感情地去理解一篇作品,跟上作者的節(jié)奏,去感受生活,感受詩歌。如果不能充分理解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又怎么去理解杜甫的“苦悶”,太白的“酷炫”,東坡的“不羈”?不要因為詩詞而僅僅看到詩人如何如何,更要去透過詩歌了解時代的痛結中獨特的人格魅力。語言既能表達自我,也可以用來思考,有工具屬性的特點,在平時鑒賞古詩詞的學習里,老師們要充分發(fā)揮語言的魅力,生動形象貼切傳神的描繪一幅古代生活情景,然后一點一點的引導同學們進入這個情景,讓同學們跟上時代的節(jié)奏,感受詩歌作者的感情,使兩者合拍。
四、結語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應當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通過新穎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習學習興趣,使學生融入古詩詞的意境當中,體會古詩詞真正的魅力,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古詩詞的能力,引導學生在反復品讀古詩詞的過程中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鍛煉學生思維創(chuàng)作能力。在教授古代詩詞的過程中,老師們需要因材施教,采取適合自己學生的方式幫助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積累詩詞知識并慢慢養(yǎng)成欣賞和鑒賞古體詩詞的本領。
參考文獻
[1]周鵬.高中詩詞鑒賞課堂教——以《雨霖鈴·寒蟬凄切》為例[J].語文知識,2016(21).
[2]周健.高中語文戲劇鑒賞教學有關問題探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