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瀅
摘要:電影《天使愛美麗》,是一部真誠、暖心、處處散發(fā)著溫情的經典作品,童話般的故事情節(jié)無不筆觸邊緣人群的內心,撫慰他們的痛苦,尊重他們的嗜好。借著主人公艾米莉的義舉給予每個人最誠摯的愛護和幫助。
關鍵詞:邊緣人群;尊重個體;女性
法國電影《天使愛美麗》在輕快愉悅的氛圍中透露出一種獨特的女性氣質。導演讓·皮埃爾·熱內的作品總有別具一格的藝術追求,自成一派的畫面風格也具有非常鮮明的個性特征。細膩的創(chuàng)作手法在刻畫生活印記的體驗和對影片微末處的雕琢,賦予了《天使愛美麗》這部電影作品極大的魅力。天才的視覺創(chuàng)造力和濃郁的黑色幽默感也讓影片突顯出濃厚的詩意現實主義韻味。
愛情是永恒的主題,導演將個性的創(chuàng)作思想與真實生活緊密結合,反映社會現實,激發(fā)觀眾的審美共鳴。《天使愛美麗》是一部從始至終充滿著法式浪漫主義色彩的電影,片中人物形象鮮活、生動,影片基調瑰麗、夢幻,情感表達飄忽卻不頹廢,營造了一個近乎完整的美學空間。在讓·皮埃爾·熱內看似不切實際的逸想中,透露著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本真善良的積極力量。
一、夢幻童話的實驗影像
電影的開頭,就會被一連串奇特的旁白吸引,畫外音用嚴肅精確的口吻說出日常平凡的細節(jié)?!?973年9月3日下午6點28分32秒,一只藍麗蠅每分鐘翅膀拍動14670次停落在巴黎蒙馬特的圣文森路;同時,加列特磨坊鄰近一家餐廳的露天座,風像變魔術似的鉆進桌布底下,沒人發(fā)現舞動的玻璃杯……”,在這不同尋常的氣氛中宣告艾米莉的誕生。
區(qū)別于普通商業(yè)片一味迎合熱點的做法,電影《天使愛美麗》在諸多情況下刻意制造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感。片中出現的大量畫外音都是用男性的聲音描述少女艾米莉的生活狀況和心理變化。這種旁白的突然出現和有意安排,尤其是敘述聲音與敘事主體對象不一致的情境下,有可能減弱觀眾觀影時的代入效果,也許還會導致觀眾無法專心沉浸于故事當中,從而阻礙觀眾更加深入的感知影片的情緒傳遞和主題表達。
與此同時,整部電影的敘事主線和節(jié)奏又都由旁白牽引至艾米莉不同尋常且異想天開的精神世界。影片處處可見實驗電影的痕跡,夢幻的愛情童話,畫外音的作用就在于隨時隨地,持續(xù)不斷的根據片中人物的行為舉動與觀眾保持交流,導演采用這樣標志性的創(chuàng)作表現手法也顯得趣味十足。整部影片的人物關系也在鄰里之間、同事之間、主客之間展開。
其實,主創(chuàng)們想與觀眾探討的是如何在含蓄與直白之間找到平衡,一個有意思的問題。筆者認為實質上是在探討人際之間的邊界感。個人隱私及嗜好能夠在什么情況限度范疇內可以與他人分享。換個說法,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有所保留,無論是自己的個性或者興趣,目前人們的思想氛圍也愈發(fā)提倡所謂的“做好自己”,但是這也并非絕對化、邊緣化的,更多時候,矛盾的產生恰恰源于個體之間主動理解和愿意接納的程度不同罷了。因此,正確的面對才有舒適的生活。
二、趣味情節(jié)的巧妙鋪陳
電影《天使愛美麗》體現出了女性身上自我拯救的過程。主人公艾米莉從小沒有玩伴也缺少父母的疼愛,而長大后的她積極掌握主動權,選擇走出孤獨,調整心態(tài),勇敢闖蕩,通過幫助他人獲得滿足。艾米莉接觸身邊孤獨的人,充滿愛心和正義感的行動卻是以惡作劇的方式實施。例如,打一通靈異電話,讓白拓圖找回童年并決心跟女兒和好;偷走小矮人,郵寄風景照,委婉的勸父親走出家門去看世界。古靈精怪,手段多樣,不一而足。如同童年的艾米莉,報復欺騙她的鄰居一樣,也是惡作劇。成年后的種種“惡趣味”無疑還是延續(xù)童年的興致,也暗示了艾米莉一直以來內心的孤獨和沒有安全感。就連和心上人的調情時刻也離不開無害的惡作劇,玩味、間接、匿名。
事實上,獨自一人的艾米莉,害怕和他人正面直接的相處,甚至是對抗,她不知道如何才能走近對方。唯一能讓她安全、放松的所在,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獨的人易生幻想,他們過于敏感,怕受傷害,更愿意將自己包裹在一個理想化的國度,下意識的想要逃避與現實的接觸,思緒單純,缺乏常識和判斷力。如片中所說“做夢想家很難應付現實世界?!?/p>
然而,她又是“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艾米莉淳樸、美好的心靈的也表現出獨屬于女性的智慧。不同于男性的外露和直接,她是細膩內斂、委婉溫和的。
電影在講到艾米莉惶恐之時,如有神助的外援不期而至。被稱為“玻璃人”的老畫家,感動于她水晶般的純粹,決心幫助艾米莉走出孤獨。他不斷的予以艾米莉多重鼓勵,引導艾米莉勇敢追愛。關鍵時刻,老畫家的一段錄像,也讓艾米莉在面對愛情時,放棄收效甚微的迂回戰(zhàn)術,轉向正面攻勢,大膽尋覓愛人。這也正是對艾米莉女性人物角色的升華,輕描淡寫卻又意寓深刻。
電影《天使愛美麗》帶給筆者更多的是驚喜和甜蜜。因為故事本身的巧妙設計,謎局不斷,不僅挑戰(zhàn)了日常經驗,更是跳脫出了普遍意義上的思維局限。筆者喜歡鏡頭下的艾米莉,喜歡她孩童般的機變百出;喜歡看她把草莓一顆一顆套在手指上,然后再一個一個的吃進嘴里;更喜歡她用顏料在手指上畫著可愛小動物的躍然姿態(tài)。鏡頭快速的切換,花開花落,四季在瞬間更迭??季康漠嬅婧蜆媹D在精致中不乏靈動,一個鏡頭,似一幅畫,無不令人陶醉。影片的主旨呼應也給予了女性深刻的體察與溫婉的情誼。
三、聲畫語言的綜合運用
電影吸引人的不單單是它雜碎的有點混亂卻還想揭示點什么的鏡頭和其場景的純凈清新。影片的主要色調是綠色與紅色。從色調渲染上看到了西方電影擅長將色彩填滿畫面的每個角落,相信色彩是人物內心世界的外化,通過色彩的展現使觀眾對主角情緒、性格有所了解,從而反觀自身,得到啟示。
每部電影都有它獨特的色彩基調,也從側面影響著觀眾的認知和理解。一部電影所承載的精神文化內涵包含了雙向性和多元化等特質,一方面是創(chuàng)作者賦予藝術作品的主觀思想,另一方面則是觀者的鑒賞感受和體會。
《天使愛美麗》大多使用紅、綠、藍三種顏色,它們交織在一起產生出非同尋常的震撼力與感染力。純色代表了艾米莉的房間,紅底色的墻壁搭配綠色的小物件,補色也恰到好處,整個畫面豐富且有層次,烘托出艾米莉充滿活力的人物形象,以及她溫暖柔和又敏感封閉的性格。
影片的背景音樂以手風琴為主,鋼琴、口琴為輔。在悠揚與急促中尋求奇幻動感,在浪漫與激情中尋求興奮刺激。音樂對電影意象的塑造是不言而喻的,它使停留在屏幕中的人和物深入人心,音樂所蘊藏的情緒成為觀眾與影片碰撞交融的媒介。電影中的配樂,音符簡潔流暢如小溪般歡暢,一次又一次的變奏與色彩飽滿飄蕩著的魔幻巴黎融為一體,展現了艾米莉童趣、絢麗的夢幻想象。觀眾的心也隨之律動。
當旁白講完“偶爾在星期五晚上,艾米莉會去看電影”,特寫畫面中的艾米莉立刻悄悄對著鏡頭說“我喜歡在一片漆黑里回頭,觀察其他觀眾的表情”跟著艾米莉的視線方移向背后的觀眾,屏幕照亮他們全神貫注微笑的臉,那都是在為美好事物陶醉的面孔。一陣內心的歡愉,一股平淡的幸福。
電影的最后,每個人都朝著幸福、美好的方向迸發(fā)。生命豈能盡如人意,只要我們心存善良。正所謂“你不必萬丈光芒,也不必有什么特殊意義。你只需要做那個小小的你,然后去愛,這是那個天使告訴我的事?!?/p>
四、結語
筆者相信一部成功的電影一定有它經久不衰的理由,從《天使愛美麗》上映至今已有十八年的時間,每一次重溫,內心依然有頗多的收獲和感觸。精靈般的女孩艾米莉就如同平凡的你我一樣,面對不同的情感,陌生的人群,復雜的環(huán)境,也會手足無措,惶恐不安。想到與其探究真相,不如躲在舒適圈。但漫漫人生路,總有那么一些時刻,需要我們鼓起勇氣,大膽、無畏的迎難而上。就算一事無成,也是一種不可剝奪的權利。有誰不曾痛苦呢?我們以為眼下經歷的艱難險阻是世界上最重的,有一天驀然回首,才發(fā)現,它其實很輕很輕。我們以為的傷痕很深很深,但歲月讓我們知道,它其實很淺很淺。最淺和最重,必須和時日一起成長。
參考文獻:
[1]吳敔嫣.《天使愛美麗》:用色彩構建愛情童話[J].視聽,2019(01):83-84.
[2]衣鳳翱.論電影對白的動作張力——以《天使愛美麗》為例[J].影視制作,2016,22(03):84-88.
[3]張雪梅.電影《天使愛美麗》音樂藝術賞析[J].電影文學,2014(1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