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崢嶸
摘 要:一般來說,初中生指的是12至15歲的少年,他們正處于叛逆期,同時也正處于懵懂的青春期,他們對于一切都是好奇的,但同時內(nèi)心的情感又是十分敏感多變的。本文從四個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溝通技巧應用策略,認為首先應當了解個體差異,傾聽學生需求;其次還需要用愛和尊重構建民主管理;再次應當以鼓勵的語言進行溝通,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最后也需要及時的和其他任課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管理;溝通;學生
【正文】溝通和交流是增進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最佳手段,如果我們不通過溝通和交流的方法的話,那么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將會逐漸走向疏離冷漠?,F(xiàn)階段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經(jīng)常性表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遵從懼怕的關系,這種關系過于死板,僵硬,適不適合現(xiàn)階段素質(zhì)教育要求的。想要真正的也是生互動來構建更加科學高效的課堂關系的話,那么教師就需要處處留心,時時細心,將學生的一舉一動放到新上來,并作出深刻的行為分析。
一、了解個體差異傾聽學生需求
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在長時間的一線管理工作當中筆者深知溝通的重要性,深知學生并不是完全獨立的個體,是存在于班集體內(nèi)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就像是一個個充滿活力的細胞一樣,使得班集體能夠大踏步的向前。
筆者認為,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首先應當認識到初中生正處于“叛逆期”,再對他們實施班級管理的時候應當樹立起人生而不同的價值觀,并尊重個體的差異性[1]。每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便是雙胞胎,他們的性格特點也會迥然不同,這就意味著,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不能夠總是采取一刀切式的教育原則,而是需要以個性化原則來開展師生互動,時時刻刻的去了解學生們的所思所想。
其次,教師不僅需要把握整體教學,更需要通過溝通技巧來管理班級成員,讓集體目標同個體目標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具體來說,教師需要按照學生的個性特點幫助他制定目標、計劃,增強他們主動實現(xiàn)目標的自信心和積極性。管理班級,并不是一味的依靠教師的權威和強制力,而是需要教師用愛去管理學生,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進行管理,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個性化的發(fā)展空間,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育人”。
二、愛和尊重構建民主管理
溝通應建立在師生平等的基礎上,需要理解和尊重學生,這是教育的前提。不尊重學生,搞得師生關系緊張甚至對立,教育就無法開展了。教師并不是這個班級的主導者,也不是學生們的上級領導,不能至高無上,教師應當以平等的視角去和學生進行溝通,將自己看作是學生的伙伴、是他們的良師益友、是他們獲取知識的領航人罷了[2]。應該引導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自由去探索知識、掌握知識,班級管理如果僅僅靠老師一言堂,是不可能順利開展下去的,學會用一些妙招,培養(yǎng)一些優(yōu)秀的班干部,就是一個不錯的好辦法。另外,班級制度的建立也不能靠老師一個人,需要拿到班會課上去討論,讓學生們參與進來,這樣他們才能夠有更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未來的日子里切實踐行這些規(guī)定,更好的約束自我、監(jiān)督別人。
三、以鼓勵的語言溝通,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重要實際,他們一方面要面臨自己身心上面的變化,同時又需要面對極重的課業(yè)負擔,雙重的壓力之下,使得學生們很容易產(chǎn)生一些不自信和自卑的情況。為此,作為一名初中的班主任,就需要積極地運用溝通技巧,采取更加正面的語言來鼓勵學生們,使得他們能夠樹立自信心。
也就是說,作為教師不能總是想著自己的學生哪里做的不好,而是需要多想想自己的學生有哪些優(yōu)點和特長。多多利用一些鼓勵性的正面語言,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信,讓他們學會自我認知、自我欣賞,形成健全的品格。也要鼓勵他們多多發(fā)現(xiàn)同學身上的優(yōu)點,學會欣賞別人,只有這樣,學生們才會有充沛的信心去進行學習,滿懷著喜悅之前來到班級,教師的班級管理才能真正做好。
四、及時和其他任課老師溝通
和任課老師保持適度主動性溝通,凡是聽見任課老師發(fā)具體個例牢騷,就立馬跟進。從任課老師、學習委員、課代表、學生自己了解他具體的問題。班主任負責學習態(tài)度引導的教育和談話、安排優(yōu)秀學生對其一對一學習方法上的互助、定期了解學習情況并做引導回饋、與家長溝通在家對學生學習的督促,必要時請求家長請家教,并做好個例學生和任課老師之間的第三方溝通,讓任課老師不放棄學生,學生對任課老師保持好印象。舉例來說,如果在和任課老師進行溝通以后,發(fā)現(xiàn)一段時間內(nèi)本班級的學習風氣逐漸下滑,那么就可以開學習動員班會解決,班干部會議提出進行日常行為強化。
【結束語】對于班主任來說,他們不僅肩負著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文化素養(yǎng),提高成績的重要職責,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日常生活處處留心,對他們的行為習慣做出相應的約束。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班主任不僅僅是一名任課教師,更多的還擔當起了家長和監(jiān)護人的角色,這就要求我們要時時刻刻和孩子們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洞悉他們的一切情感走向。想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那么只有真正的貼近初中生的生活實際,以平等的態(tài)度和他們進行溝通,和他們成為亦師亦友的伙伴,打造更好的師生互動關系。
【參考文獻】
[1]王麗波.初中教學管理中的師生溝通問題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4):199.
[2]張菊.初中班級管理中的師生溝通問題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188.1B431A6E-3239-4E5A-9FC0-70D2AC306C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