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琴
摘? 要:在初中語文記敘文本閱讀對學生有著很高的要求,需要熟練閱讀技巧,才能掌握其中的內(nèi)涵與情感,將課本上的知識轉(zhuǎn)換為自身知識進行使用。因此就需要教師做好教學工作,在循序漸進下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教學
一、引言
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記敘文本閱讀教學,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就要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來采用高效靈活的教學方法,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結合文本特點,轉(zhuǎn)變教學方法
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文本的特點,來靈活轉(zhuǎn)變自身的教學方法。要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眼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踴躍的參與到文本閱讀中。首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做好預習準備。預習是讓學生對自身學習能力有一個全面了解的過程,是讓學生找出自身在學習中存在問題的過程,是讓學生對文本有一個初步了解的過程,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視頻的制作,讓學生借助一些媒介,來展開深度預習,圈畫出自身存在的疑問。其次,教師要做好課堂引入。正所謂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將學生快速帶入到學習狀態(tài),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讓學生正確去解決與分析文本內(nèi)容。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例如教師在教授《春》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將自身在預習中存在的疑問提出來。然后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發(fā)學生進行思考交流。如:同學們,春天在人們心目中不僅是一個明媚艷麗、鳥語花香的季節(jié)概念,更是有著感知和生命的歌詠對象,許多名句廣為傳誦。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等等,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描寫江南春景的課文。
三、做好課堂指導,引發(fā)情感共鳴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指導人與引路人,就要通過做好課堂指導,讓學生由簡到難,一步步去挖掘與理解文本內(nèi)容,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探究與解決,最終加深對文本知識的理解與認知。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將學生分為四到六人的學習小組,每一個小組選派一名小組長,來帶領與組織組員開展合作交流。然后教師在結合文本內(nèi)容,提出針對性、新穎性、教育性的問題,遵循由簡到難的原則,讓學生一步步去挖掘知識,探索知識。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通過多個渠道、多種途徑去挖掘更多知識,帶著自身的真實情感參與到文本閱讀中,從而與作者、與文本中的人物展開心靈與情感上的交流,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與表達情感。
例如教師在教授《秋天的懷念》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四到六人的小組,然后提出以下問題。如: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誰?主要講述了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不斷探究與思考,提高文本的分析與鑒賞能力。
四、重視閱讀理解,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記敘文本閱讀教學中,重點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直奔主題,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重視閱讀理解,選擇比較經(jīng)典、優(yōu)秀的文章。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文章寫作背景、作者簡介等講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學習充滿無限的動力。接下來教師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提出自身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后教師在呈現(xiàn)類似的文章,讓學生進行對比分析。說出兩者的不同點,從寫作技巧、寫作內(nèi)容、表達情感等方面依次展開分析。來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濟南的冬天》時,教師先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呈現(xiàn)關于濟南冬天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為學生呈現(xiàn)這篇作者的簡介,老舍是我國著名的現(xiàn)代著名作家、劇作家、小說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駱駝祥子》《茶館》等。接下來讓學生閱讀文本,提出問題并交流解決。
五、理論實踐融合,奠定堅實基礎
知識的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深化與理解的過程,還是一個應用的過程,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融合,設計趣味互動的教學活動,來為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角色扮演活動,就是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將其應用到教學中。教師先選派幾名學生,分別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然后站在自身扮演的角色立場上,去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通過角色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仔細認真揣摩角色人物的內(nèi)心與想法,然后將自身的觀點與想法描述出來。教師在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相應的評價,來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信心。
例如教師在教授《散步》時,教師可以選派幾名同學,來分別扮演“我”、“母親”、“父親”、“兒子”,在閱讀中,感受不同角色的性格形象與內(nèi)心想法,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豐富意蘊。來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人身態(tài)度,掌握文章的閱讀方法。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今后的初中語文記敘文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結合文本特點,轉(zhuǎn)變教學方法;做好課堂指導,引發(fā)情感共鳴;重視閱讀理解,激發(fā)學生興趣;理論實踐融合,奠定堅實基礎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宋麗.初中語文記敘性文本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7.
[2]陳紀霞,朱晶.初中語文記敘性文本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19,(6):67.
[3]王羽宇.初中語文記敘性文本閱讀教學對策[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8,(5):30-31.